书城军事中国历代兵法精粹
2792000000040

第40章 孙膑兵法(12)

孟明视听完弦高的这一番话,心中暗暗吃惊。这一次本想劳师远袭,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现在看来,郑国早已知道秦军的来意,并做好了战争的各种准备,要偷袭己经不可能了。他收下了弦高送来的礼物,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何必这么费心。你就回去吧。”

弦高走后,孟明视对他手下的将军说:“郑国现在已有了防备,偷袭成功的希望不大。我们还是回国吧。”

秦军终于改变了突然袭击郑国的计划,只是顺手在滑国捞了些物资,便撤军回国向秦穆公交差去了。

机智是应付任何变化不可或缺的品质,我们很难精确地对其进行定义,而且这种品质很难通过后天教育的方式进行培养。但是,毫无疑问,对那些渴望在这个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这种品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名家论战】草庐经略·尚秘

兵者,机事也。机不深藏,使士卒得窥其际,敌人闻之而预备矣。故兵之所加,兵不先知,且示安暇。侦敌无备,然后速进,此进师之秘也。至若阴谋奇计,梦寐之间犹恐宣泄。务令幽深玄远,莫可端倪,则鬼神不能窥,智者不能谋,然后惟吾之所为无不如意。有时秘藏如处女,有时飘忽如风雪,有时群言交非而我不求是,有时任怨任疑而我不求白。盖智在人先,机关难以告人也。或博访群帅,咨访佥谋,亦不得彰明播露,阳弃阴收,颠倒不测。军士静以幽,其是之谓乎!

略甲(1)

【本篇主旨】

本篇文字残缺严重,内容不连贯,难以看出主旨。据题目看,“略”指夺取,“甲”指甲士,估计本篇主要是讨论如何攻击敌方精装兵士的。

【原文】

略甲之法,敌之人方阵无……欲击之,其势不可,夫若此者,下之……以国章,欲战若狂,夫若此者,少阵……反,夫若此者,以众卒从之,篡中因之,必将……篡卒因之,必……

……左右旁伐以相趋,此谓钩击。之气不藏于心,三军之众循之知不……将分军以寡而民……威其难将之也。分其众,乱其……阵不厉,故列不……远揄之,敌倦以远……治,孤其将,荡其心,击……其将勇,其卒众……彼大众将之……卒之道……

【注释】

(1)略甲:打击强敌,战败精装兵力。

【译文】

因本篇严重缺损,故不译。

【故事论述】

南宋时期,刘锜与岳飞、韩世忠、张俊齐名,被人们合称为“南渡四将”。他特别精通射箭技巧,能以容器盛水,用箭射透容器,拔出箭杆,使水向外流,然后再以一箭射入原来的孔洞,将流水堵住,这简直神乎其神,在当时传为佳话。

绍兴十年(1140年),金人说是愿意将东、西、南“三京”(开封、洛阳、商丘)归还给南宋朝廷,刘锜被赵构任命为东京副留守,节制军马。他带着所部八字军37000人和殿司3000人从临安出发,前往开封就职。当他五月到达顺昌(今安徽阜阳县)时,金人又反悔了,重新进驻东京,并继续南侵。

顺昌知府陈规问刘锜打算怎么办,刘锜说:“如果顺昌城里有粮食,我可以同你一起固守。”陈规说:“城中有米数万斛。”刘锜说:“已经足够了。”

古代以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南宋末期方改为五斗为一斛,两斛为一石。无论是十斗一斛或五斗一斛,有米数万斛,确实不算少。

刘锜把将士们召集起来商量此事,许多人都说:“金兵人多气盛,看来是抵挡不住的;还是用精兵断后,让随军家属先走顺流而下回江南吧!”

刘锜对大家说:“我们本来是要到汴京去的,如今虽已不能去汴京了,军队并未受到损伤,有城可守,为什么要主动放弃呢?”

部将许清表示拥护刘锜的决定,说:“我们军人要走倒也容易,若要抛弃父母妻子那就不忍心了。带着家属一起走,一旦敌人发起攻击,打起仗来就嫌累赘,他们想逃也逃不掉了。还不如奋力守顺昌,于死中求生。”

刘锜听后十分高兴,下令将船只沉入水中,表示誓不后退。将自己的家属安置在一处寺庙中,门前堆积着柴草,吩咐守卫人员说:“一旦情况紧急便自己纵火焚烧,以免落入敌军手中。”

经刘锜亲自上城布置,历时六天,顺昌已成了一座设防城市,不但军中将士和城中民众斗志高昂,连妇女也动员起来了。大家都说:“平日里别人都很有些瞧不起咱八字军,这一回,咱八字军一定要为国家破贼立功,做出个样子来给他们看看。”

所谓的八字军,指的是南宋初期河北、河东地区人民抗金自卫的武装组织。王彦任河北制置使时,在太行山组织人民武装,许多人都在脸上刺着“誓杀金贼,不负赵王”八个字,故号八字军,后来八字军便成了人民武装的代称。

金人涉过颍河,企图包围顺昌,初战第一仗就中了刘锜预先设下的埋伏,千户阿黑等二人被俘。经过审讯,阿黑供认:“韩将军扎营白沙涡,距城30里。”

刘锜派出1000多人,连夜出发偷袭,韩将军根本未曾料到。战斗展开后,敌军伤亡惨重。敌将三路都统葛王和龙虎大王合兵直逼顺昌城下,刘锜下令将几处城门全部打开。敌人要围城了,反而大开城门,哪有这么个打法?金兵疑疑惑惑的,远远地便停下来了,不敢接近城门。

刘锜也确实并非毫无把握地冒险。原来,他在靠近城墙脚下,还筑了一圈羊马垣,守城将士都隐藏在垣内。敌方发射过去的箭,不是偏高射到了城墙上,就是直接扎在了羊马垣上。守军以破敌弓翼和神臂、强弩从城上和垣内向外发射,敌人因没处躲藏且距离较近,被射中了不少,只好往后撤退。刘锜乘势出动步兵突袭,破敌铁骑数千,许多人都掉进颍河淹死了。

顺昌被围四天后,金人驻营于距城20里处的东村。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刘锜挑选出数百名壮士前往掩袭,从电光中只要见到头上有辫发的便砍杀,闪电一过又重新隐蔽。敌人摸不清底细,既不知宋军来了多少人,也不知他们藏在何处,自相惊扰,一直乱了一夜。刘锜派出的人按照预先的约定,一听到暗号便集合起来转移了,既杀伤了不少敌人,又保全了自己。

金兀术在汴京听到了前线屡屡失利的消息,很是气恼,连续赶了七天路,亲自来到了顺昌。

刘锜召集将领们开会,又有人主张撤走。刘锜说:“朝廷养兵15年,正是为了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使用,何况我们已经挫伤了敌人的锐气,建立起了声威,虽然人数比他们少,仗还是可以打下去的。两军营垒相接,金兀术又亲自来了,我们一走他就会跟上,倘若在追击中被他们打败,岂不是前功尽弃?让敌人占据了两淮,江、浙便震动了,我们的报国之志必将变成误国之罪,所以现在只能进不能退。”

于是大家又振奋起精神,表示一定听从他的指挥,坚持战斗下去。刘锜选派曹成等二人到敌军中去用计,临行前教导他们说:“我打算让你们直入敌营,事情办成后有重赏。只要能按照我的吩咐回答他们的问话,敌人是决不会杀害你们的。现在,先将你们编进巡逻队伍,遇到敌人后。假装从马背上不慎跌落下来,以便让敌人将你们捉住。倘若敌方首领问话,可以告诉他们:‘刘锜嘛,他是沪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九个儿子,特别喜欢声色歌伎,朝廷是因为两国讲和,派他到东京去享乐的。’只要能把这些话传扬出去,任务就算完成了。”

曹成等二人依计而行,被俘入敌营。他们有关刘锜的评价被金兀术知道后,金兀术十分高兴,说:“如此说来,刘锜没有什么了不起,顺昌城很容易就能攻破。”于是便下令将鹅车炮具等攻城利器搁到一边,认为已不需起用了。

第二天刘锜在城楼上望见远远地来了两个人,拉上来一看,原来是曹成等二人,身上还带有一份金兀术的文书。刘锜当即将文书烧掉,连瞧也没有瞧一眼。

金兀术来到顺昌,严厉指责金军将领不应该打了那么多次败仗,损失了那么多的人。大家回答他说:“南朝用兵,今非昔比啦!元帅如不相信,亲自到城下去看一看就知道了。”刘锜派耿训去下书约战,金兀术大怒说:“他刘锜怎么还敢同我作战?我只需动一动靴尖,就能将顺昌城踏平。”耿训说:“太尉(刘锜)不但要同太子战斗,还说太子绝对不敢过颍河呢!如果太子敢过河,他宁愿替你搭五处浮桥,待你们过河后再开战。”金兀术哪肯示弱,当即答允渡河作战,并说次日一定要在顺昌衙门里聚餐。

第二天,刘锜真的搭好了五座浮桥,听任敌人过河。刘锜预先派人在颍河上游和附近地区的野草上,都投放了毒药。下令自己的部队即使渴死也不准饮用颍河水。敌人气势汹汹,过河后排好阵势,准备大战一场。有人主张先打韩将军,刘锜说:“韩将军并不紧要,就算把他打垮了,金兀术的精兵也还在,依然不好对付。按照兵法,应当先打金兀术才对,只要金兀术动摇了,别的人就稳不住了。”

时值大暑,天气炎热,敌方的人马过河呆了一阵以后,纷纷饮水止渴,结果毒性发作,一个个精神萎靡,全都振作不起来了。而刘锜让部队隐蔽在羊马垣下休息,将士们轮流进餐,一直待到太阳偏西了,方才派数百人出西门接战。敌军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西门后,再命数千人悄无声息地从南门突然杀出,直奔兀术精锐,在一阵乱砍乱杀下,金兵大败。金兀术将他的王牌“铁浮图”(重铠甲兵)和“拐子马”都用上了,亦未能扭转败势。恰好当晚暴雨骤降,平地水深尺余,金兀术呆也没处呆,只好往北撤;刘锜督军从后追袭,又杀敌万余人。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弃尸毙马,血肉枕藉,车旗器甲,积如山阜”。金兀术撤退到陈州,治了将领们的败军之罪,自韩将军以下全都挨了他的鞭打,然后便领兵返回开封去了。

赵构接获顺昌的捷报,不胜欣喜,特授刘锜为武泰军节度使、侍卫军马军都虞侯、顺昌知府、沿淮制置使。陷入敌手的洪晗从敌人后方密奏南宋朝廷说,顺昌之捷简直使金人丧魂落魄,连燕京地区的重宝珍器也都开始在往北运输了,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就准备放弃整个燕南地区。所以后来许多人都认为,当时如果各路宋军能同时分道进击,收复汴京是很有可能的。没想到朝廷反而下令迅速班师,结果坐失战机。7月,刘锜被任命为淮北宣抚判官。不久,秦桧命杨沂中退回到镇江,刘锜退回到太平州,岳飞则一直退到临安,这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克敌制胜了。

顺昌之战,刘锜的战斗兵力不足2万人。金兵多达数十万,营垒连接,长达15里,每天黄昏时,鼓声震动山谷,军营内一片喧腾,整夜不息;他们派人到顺昌城下窃听,城内却静得出奇,连鸡鸣犬吠声也听不到。金兀术为确保安全,下令命帐前甲兵一层层手执兵器日夜警戒,骑兵轮番在马背上打瞌睡。刘锜的做法恰恰同他相反,开战前总是让士卒们得到充足休息,养精蓄锐,以逸待劳,故士气高昂,每战必胜。

【名家论战】草庐经略·持重

“六术”有云:号令欲严以威;赏罚欲必以信;处舍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参以伍;遇敌决战必行吾所明,无行吾所疑。此其说大率多持重也。否则,侥幸乘危,轻进而易退;锐于见敌,事至而周章;或矜己之长,而为人所诱;成忽人之计,而尝试其军;成变动无常,急遽无渐,儿戏无备;过险而不戒,布阵而不整,置垒而不坚,料敌而不审;虑事弗精,驭军弗严,决胜弗周。是数者,皆持重之反也。明于此而反其所为,则进不可御,退不可追,暗不可袭,明不可攻,何敌能谋而胜也哉!

客主人分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讨论战争理论问题,指出:作战时人众、粮多、武器精良等因素都不足凭恃,只有掌握战争规律,明了敌我双方情况,善于利用有利形势和良好地形,才是取得胜利的保证。

【原文】

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1)。客之分众,主人之分少。客倍主人半,然可敌也(2)。负(中间缺九字)定者也(3)。客者,后定者也,主人安地抚势以胥。夫客犯隘逾险而至,夫犯隘……退敢刎颈,进不敢拒敌(4),其故何也?势不便,地不利也(5)。势便地利则民自……自退。所谓善战者,便势利地者也(6)。

带甲(7)数十万,民有余粮弗得食也,有余……居兵多而用兵少也,居者有余而用者不足。带甲数十万,千千而出,千千而之……万万以遗(8)我。所谓善战者,善翦断(9)之,如会兑者也。能分人之兵,能按人之兵,则锱[铢](10)而有余。不能分人之兵,不能按人之兵,则数倍而不足。

众者胜乎?则投算而战耳。富者胜乎?则量粟而战耳。兵利甲坚者胜乎?则胜易知矣。故富未居安也,贫未居危也;众未居胜也,少[未居败也]。以决胜败安危者,道也。敌人众,能使之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者不得相……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士有勇力不得以卫其将,则胜有道矣。故明主、知道之将必先,可有功于未战之前,故不失;可有之功于已战之后,故兵出而有功,入而不伤,则明于兵者也,五百一十四。

……焉。为人客则先人作……

……兵曰:主人逆客于境……

……客好事则……

……使劳,三军之士可使毕失其志,则胜可得而据也。是以按左抶右,右败而左弗能救;按右抶左,左败而右弗能救。是以兵坐而不起,避而不用,近者少而不足用,远者疏而不能……

【注释】

(1)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战阵中有进攻一方和防御一方。客,进攻方。主人,防御方。分,分量、比例。

(2)客倍主人半,然可敌也:进攻方面和防守方面的力量对比是二比一,这样才能抗衡。敌,抗衡。

(3)定者也:做好战斗准备。

(4)退敢刎颈,进不敢拒敌:士兵勇猛,甚至于自杀都不怕,但是没有有利地形作为凭依,就不敢抵抗敌人。

(5)势不便,地不利也:形势和地形不利。便,有利。

(6)所谓善战者,便势利地者也:所谓善战的人,就是能够灵活利用形势和地形使之有利于自己作战。

(7)带甲:穿戴盔甲的人,指军队。

(8)遗:送来,这里指敌军向我进发。

(9)翦断:截断,切断。

(10)锱、铢: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这里借指极少量的物资消耗。

算:古代计数用的算筹。

道:战争的规律。

明主、知道之将:圣明的君主和懂得战争规律的将领。

本篇字数

逆:迎战。

安:牵制。抶:打击。

【译文】

作战有进攻的一方和防御的一方。进攻方的兵力多,防御方的兵力可以少一些。进攻一方的兵力是防御者的一倍,防御一方的兵力是进攻者的一半,这样的力量对比才能够相抗衡。

防御的一方先做好战斗准备,进攻的一方后做好战斗准备,防御者在自己的地盘上占据有利地形,先做好战斗准备,等待穿越关隘险阻的进攻者到来……士兵很勇敢,甚至敢自己抹脖子,但是没有地形优势就不敢抵抗敌人,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形势和地势都不利于自己。形势和地势都占优势……所谓会打仗的人,其实就是能够使形势和地势有利于自己一方。

几十万的军队,即使百姓有余粮也供养不起,有余……养兵多而用兵少,养兵时感觉多余,用兵时感到不够。几十万的军队,成千成千地出征,成千成千地列阵补充……敌军成万成万地向我进攻。所谓会打仗的人,就是善于截断敌人……能分散敌人的兵力,能牵制敌人的兵力,即使是极少量的物资都显得多。如果不能分散敌人的兵力,不能牵制敌人的兵力,就是再多几倍的物资也显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