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历代兵法精粹
2792000000039

第39章 孙膑兵法(11)

玄襄阵的要领是要多竖旗帜,使鼓声雄壮,士卒混乱就使用坐阵保持阵形,战车混乱就排列成行。已经整顿好的部队……车马士卒声音鼓噪,像是从天而降,又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士兵来来往往,造成有无数军队源源不断开来的假象,以迷惑敌军。这就是玄襄阵。

火战法是在已经完工的沟垒以外,再加筑宽五步的壕堑,堆积柴草要疏密均匀,要有一定数量的夫役,命他们制作属枇,属枇要轻便……大火烧了自己,再作战不能取胜,只好败走。火战法是如果敌军所处位置低下,又长满野草,士兵无处可逃的时候,就可以使用火攻。杂草迎风生长,柴草储备已经完备,而营寨驻扎不当,防范不严,对这样的敌军也可以使用火攻。火攻开始,纵火扰乱敌人,放箭压制敌人,士兵们呐喊敲击兵器,加大声势来扰乱敌军。火战法……

水战法:要增加步兵数量减少战车,制作钩、楷、蓯、(木且)、貮、辑、绛这些水战器具,要全都具备。前进时后队要跟上前队,后撤时不要互相拥挤,船只排成方阵顺流而下,把敌军人员作为目标射击。水战法是以轻便的船作为旗舰来指挥,以快艇来进行联络,敌人撤退就追击,敌人来犯就迎击,进退要谨慎戒备,敌阵移动时骚扰它,敌人列阵时要袭击分散它,敌人调整部署时要打乱它。水战兵器中要有铧,战车要有驾驶者和跟随的步兵。要了解敌军的多少,一面攻击敌船,一面封锁渡口,通知兵民进入战备状态。这就是水战的方法。

【故事论述】

南宋高宗十年的秋天,金国统军呼珊与迪布禄率精兵5万侵犯南宋边境,屯兵于刘家圈(今甘肃天水市东北)。南宋右护军统吴磷奉命统率精兵28000人迎敌。

吴磷带兵来到秦州城(天水市)下之时,老于用兵的呼珊和迪布禄已占据有利地形安营扎寨,前有高山峻岭作屏障,后有腊家城为护卫,布防十分严密。呼珊和迪布禄接到吴磷派人送来的挑战表后,忘乎所以地放声大笑道“有利地形已被我占领,明天宋军来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当天晚夜竟然不做一丝戒备。

吴磷派人送出挑战表后,立即召集众将,发布突袭命令。吴磷先委派将军姚仲、王彦连夜出击攻占山上高地,举火为号,袭击敌寨,又命令一将抄小路控制腊家城,以截断呼珊的退路。当天夜晚,恰逢大雾弥漫,姚仲、王彦率宋军悄悄占领了山间高地,呼珊等人这时还在做他们的春秋大梦呢。吴磷命人燃起火把,山岭之上一片火光;吴磷又派少数兵马在呼珊的大寨前挑战,诱敌出兵。迪布禄主张不予理睬,待天亮后再战,呼珊却自恃居高临下,不把吴磷放在眼里,大开寨门,冲杀出来。

吴磷治军有方,又统兵作战多年,天长日久,研究出了一种奇特的叠阵法。作战时,骑兵做两翼列阵于前,后面依次排列着长枪队、强弓队、强弩队,各队相互配合,一战再战,犹如一阵阵波浪向敌人压去,不给敌人以喘息还手之机。吴磷见呼珊冲下山来,立刻以叠阵法迎战。呼珊气势汹汹地向山下冲,吴磷先以强弩队迎战,强弩队万箭齐放,呼珊的兵马尚未逼近吴磷,兵马已倒下一片;待呼珊逼近时,强弩队退走,强弓队冲上前又是一阵乱箭齐发,呼珊又损失了一批兵马;双方短兵相接后,吴磷的骑兵奋勇当先;随后,步兵又冲杀出来,这样几次三番令敌莫支。

呼珊被吴磷的叠阵法“冲”晕了头,茫然不知如何迎战。呼珊的兵马死的死、伤的伤,王彦率领宋军向守卫大寨的迪布禄发起猛攻。迪布禄和呼珊见大势已去,弃寨落荒而逃,当时因为奉命堵截呼珊的宋将未能及时赶到腊家城,呼珊和迪布禄才得以带着残兵败将逃入腊家城,保住了性命。

秦州城一战,吴磷在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果断定计,以奇阵破敌、擒敌、毙敌万多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

【名家论战】草庐经略·习技艺

今日之操练,不教诸军以技艺,而第教以阵法,已非矣。况所谓阵者,又沿习久而易讹。即使尽善而无技艺,犹金弓玉矢,不可得而用也。一十八般武艺,人虽不能全习,亦当熟其一二,而弓弩枪刀则人人不可无,又人人不可不熟。教之者第无务用花法耳。盖花法者,进退回旋,止可饰观。而与敌相对,务宜前进,稍尔回转,敌必乘之,胜负之机,于兹决矣。故但当教以临阵正法,使之精熟。盖临阵对敌,非若暇豫从容,白刃交前,存亡系念,心手张皇,成法易忘,艺虽夙胜,到此能用其半,亦足以制敌矣。倘从前生疏,角刃之际,必将一技不施,安望执馘献俘也哉!是以教习之欲精也,一人教十,十人教百,百人教千。千人教万,时时按阅,评第高下,优者赏之,劣者罚之,令在必行,断无宽宥。罚者不惟罚其本军,亦罚及其教师;赏者不惟赏及其本军,亦赏及其教师。上专于此,日务其事。日务其事,庶人心鼓舞,武艺娴熟,三年之后,定为精卒。

十问

【本篇主旨】

本篇包括十组问答,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不同情况,提出了攻击敌人各种阵形的方法。全篇体系完整、论述细致,为我们研究古代战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原文】

兵问曰:交和而舍(1),粮食均足,人兵敌衡(2),客主两惧(3)。敌人圆阵以胥(4),因以为固,击之奈何?曰:击此者,三军之众分而为四五,或傅而佯北(5),而示之惧。彼见我惧,则遂分而不顾。因以乱毁其固。驷鼓同举(6),五遂俱傅(7)。五遂俱至,三军同利。此击圆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富我贫,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有方(8),击之奈何?曰:击此者,阵而之,规而离之,合而佯北,杀将其后,勿令知之。此击方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人既众以强,劲捷以刚,锐阵以胥,击之奈何?击此者,必三而离之,一者延而衡(9),二者恐而下惑,下上既乱,三军大北。此击锐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既众以强,延阵以衡,我阵而待之,人少不能,击之奈何?击此者,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10),期其中极。此杀将击衡之道也。

交和而舍,我人兵则众,车骑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当保险带隘,慎避广易。故易则利车,险则利徒。此击车之道也。

交和而舍,我车骑则众,人兵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慎避险阻,决而导之,抵诸易。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之道也。

交和而舍,粮食不属,人兵不足俧,绝根而攻,敌人十倍,击之奈何?曰:击此者,敌人既而守阻,我……反而害其虚。此击争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将勇而难惧,兵强人众自固,三军之士皆勇而无虑,其将则威,其兵则武,而理强梁偼,诸侯莫之或待。击之奈何?曰:击此者,告之不敢,示之不能,坐拙而待之,以骄其意,以惰其志,使敌弗识,因击其不,攻其不御,压其骀,攻其疑。彼既贵既武,三军徙舍,前后不相睹,故中而击之,若有徙与。此击强众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人保山而带阻,我远则不接,近则无所,击之奈何?击此者,彼敛阻移则危之,攻其所必救,使离其固,以揆其虑,施伏设援,击其移庶。此击保固之道也。

交和而舍,客主两阵,敌人形箕,计敌所愿,欲我陷覆,击之奈何?击此者,渴者不饮,饥者不食,三分用其二,期于中极,彼既,材士练兵,击其两翼,彼喜三军大北。此击箕之道也。七百一十九。

【注释】

(1)交和而舍:和,军队两翼。本句意为两军对峙。

(2)人兵敌衡:指双方兵力和装备相当。敌,势均力敌。衡,均衡。

(3)客主两惧:攻守双方彼此害怕。客,进攻方。主,守御方。

(4)胥:等待。

(5)或傅而佯北:一接触就假装战败。傅,当读为“薄”,接触。佯,假装。北,败。

(6)驷鼓同举:兵车和战鼓同时行动。驷,战车,一辆战车配备四匹马称为驷。

(7)五遂俱傅:五支队伍都反攻而至。遂,指部队。

(8)其来有方:敌军排成方阵前来。

(9)延而衡:与下文“延阵以衡”同意,指把军阵延长,横着摆开。

(10)材士:有特长的士兵。练兵:精选的士兵。

期其中极:指以敌人的要害部门为攻击目标。中极,要害。

当保险带隘:指凭借险要地形。

慎避广易:指要避开宽阔平展的地形。

导:引导,引诱。

抵诸易:指把敌人逼到平阔地带。抵,挤,推。

徒人:步兵。

属:接应,供给。

俧:恃,依靠。

理强梁偼:读为“吏强粮接”,指军吏精明粮草接应充足。

诸侯莫之或待:指其他诸侯国都不能抵御。待,抵御。

骀:懈怠。

我远则不接,近则毋所:我离敌远则打不到敌人,离敌近则无立足之地。

揆:揣度。

援:援军。

移庶:移动的敌兵。

敌人形箕:敌人把军队布置成簸箕形的阵势。

【译文】

就用兵的方法有人提出一系列问题:两军对垒,粮食都很充足,兵力、武器装备相当,攻守双方彼此害怕,敌人列成圆阵等待交战,很是稳固,我军该怎么打呢?答:对付这样的敌人,应该把全军分成四五个部分,与敌人一接触就假装败走,装作害怕敌人的样子。敌人见我军害怕,就分兵全力追击,这样一来就打乱了敌军的稳固部署。这时战鼓齐鸣,五个分队同时反扑。当五队聚齐后,全军合力进攻,最终夺取胜利。这就是击破圆阵的方法。

两军对垒,敌人后备充足,我方后备欠缺,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敌人以方阵攻击,该怎样对付呢?答:对付这样的敌人……打乱敌人部署,一开始交战就假装败退,转而出其不意袭击敌人后方。这就是击破方阵的办法。

两军对垒,敌人在人数和战斗力上都占优势,而且行动迅速,士气顽强,又列成锐阵等待作战,该怎样对付这样的敌人呢?对付这样的敌人,应该把军队分成三部分,其中一支排成横阵对敌,另外两支……敌人指挥员恐惧,士兵慌乱,敌人上下混乱,全军大败。这就是击破锐阵的办法。

两军对垒,敌人人数多,而且战斗力强,排成长的横阵,我军也列阵等待,但兵力不足,难以抗衡,该怎样对付这样的敌人呢?对付这样的敌人,应该把我军分成三队,训练敢死队,其中的两支张成两翼,另外一支挑选出来的精锐集中进攻敌人居中指挥的将领。这就是杀死敌军主将击破横阵的办法。

两军对垒,我军步兵较多,战车和骑兵少,敌人的战车和骑兵是我军的十倍,该怎样对付这样的敌人呢?对付这样的敌人,应该占据险要的地势控制隘口,避免与敌人在宽阔的平地上交战。因为平地有利于战车,而险要地形有利于步兵作战。这就是对付战车的办法。

两军对垒,我军战车、骑兵多而步兵少,敌人步兵是我军十倍,该怎样对付这样的敌人呢?对付这样的敌人,应该避开险要地形,把敌人引诱到平阔的地方。虽然敌人是我军十倍,但地形上有利于我军战车和骑兵有效打击敌人。这就是对付步兵的办法。

两军对垒,我军粮食供给不足,兵力和武器装备不占优势,全力进攻,敌人兵力又是我军十倍,该怎样对付这样的敌人呢?答:对付这样的敌人,敌军既……而且占据险要地形,我军……反过来进攻它的虚弱的地方。这就是夺取……的办法。

两军对垒,敌军将领勇猛而且很难威吓,兵力强,人数多,内部团结,全军将士勇猛,没有顾虑,将士威武,军吏精明,粮草充足,各诸侯国都不是它的对手。该怎样对付这样的敌人呢?答:对付这样的敌人,要表现出我军不敢也没有能力打仗,保持低调,等待时机,让敌人产生骄傲思想,斗志松懈,使敌人错误估计形势。我军则乘机出其不意进攻,攻击它没有防御的部队,压着打它懈怠的部队,攻击其弱势部分。敌人妄自尊大,全军移动时前后难以照应,所以给敌人以拦腰攻击,向敌人显示我军人数多。这就是击破人数众多的强敌的办法。

两军对垒,敌人占据险要地势,我军离远了就打不到敌人,离近了又没有有利的地势可以利用,该怎样对付这样的敌人呢?对付这样的敌人,敌方既然占据险要的地势……就攻击它必须救援的要害,使它离开坚固的防御阵地,准确判断敌人的意图,设置伏兵和援军,攻击敌方移动的部队。这就是击破据险固守之敌的办法。

两军对垒,攻守双方都列阵完毕,敌人把军队布置成簸箕形状,估计敌人的意图是想围歼我军,该怎样对付这样的敌人呢?对付这样的敌人,我军将士渴了不喝水,饿了不吃饭,抓紧时间,用三分之二的兵力攻击敌人的要害,敌人……用挑选出来的精兵攻击敌人两翼……敌人全军大败。这就是击破箕形阵的办法。

【故事论述】

公元前628年,也就是秦穆公三十二年,秦穆公再一次萌生了吞并郑国的念头,但苦于一时找不到适当的时机。正在这时,秦国驻守在郑国的使者杞子暗中派人带着一封给秦穆公的密信偷偷地回到了秦国。

秦穆公打开信一看,只见杞子在信上写道:“郑国人现在很相信我,让我掌管郑国城池的北门,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咱们的军队偷偷地开到郑国的北门下,到时我就会暗中把城门打开,这样一定能给郑国一个突然袭击,很快地占领郑国。”

秦穆公意外地得到了这一情报,心里非常高兴,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心里想:这一次我绝不会放过郑国。

秦穆公立即下令,任命孟明视为大将军,西乞术、白乙丙分别为副将军,率领秦军东进,企图对郑国发起突然袭击。

12月,天气已经很冷了,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孟明视率领秦军冒着严寒,日夜行军。第二年的2月,他们来到了河南偃师西南的一个当时被称为滑国的地方休息。

秦军向郑国进犯,这时的郑国却还不知道任何消息,情况已万分危急了。

郑国有一个叫弦高的牛贩子,他经常外出去做贩牛的生意。这弦高虽然是一个牛贩子,但却是一位聪明机智的爱国志士。这一天,他赶了差不多300头牛准备到洛阳去卖。当弦高走到黎阳津这个地方时,正好碰上了一位由秦国来的老朋友。

老朋友相见自然高兴得很,两人就在一个小酒店里一边喝着酒,一边聊了起来。从这位朋友的嘴里,弦高听到秦国要派兵进攻郑国的消息,并得知秦军已于去年12月出发,现在已行军到了滑国之地,不久就要到达郑国了。

弦高万分焦急。他急中生智竟想出对付秦军的办法来了。

他告别朋友后,先派人火速赶回郑国向国君报告这一消息;然后把自己装扮成郑国国君的一名使臣,精心挑选20头又肥又大的牛,带上4张特等牛皮,乘坐一辆马车,迎着秦军而去。

弦高急匆匆地赶到了滑国的延津,在这里他遇到了孟明视率领的秦国军队。面对人数众多的秦军,弦高表现得非常镇静。他按照使臣的礼节拜见了秦军主将孟明视。

孟明视看到郑国使者来见,感到十分奇怪,也按礼节接待了弦高。

刚一坐下,弦高就对孟明视说:“将军们辛苦了,我们国君早就听说贵国要派将军率军队从我们国土上经过,所以今天特意派我准备了一点薄礼,前来迎接和慰劳众将士们。你们即使在我们国土上只停留一天,我们也应该准备丰盛的饭菜来招待你们,也一定会保证你们的安全。这一切就请将军放心!”

弦高停了一下,又接着说:“虽然我们郑国是处在几个大国之间的一个小国,但由于不断遭受大国的侵犯,我们郑国时刻都厉兵秣马,边防将士更是常备不懈,枕戈待旦,丝毫不敢大意,所以还请你们看到这些情况后千万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