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人也是看到皇榜后主动报名前往西域意欲为朝廷效力的。可以说他俩志趣相投,皆想借此机会做出一番事业来。共同的志愿把他们的心连在一起,他们都为此事曾对张骞倾诉过衷肠,而张骞也曾对他们谈起过出使西域的抱负。他二人被召进殿,见驾后谢过龙恩便分坐龙案两边。
汉武帝对青年武士特别垂青,与他们谈话往往不拘俗礼,显得痛快豪爽。所以,他开门见山地说:“此次出使西域,你二人应诏前往,成就一番事业,志气非凡,朕十分高兴。但不知正使应由何人担当为好?”
堂知行与范标听后当即起身,异口同声地回答:“依我之见,当由张骞担当。”
问得直截了当,回答得也干脆利落,毋容置疑,这正合了刘彻的脾性。
刘彻支走了两位青年,又宣旨常庚进殿。
常庚进殿后急忙跪拜于地,同时口称:“臣见驾!”
刘彻口称“平身”,让他站起坐在一旁,然后问道:“朕来问你,出使西域,是你自愿应诏,还是戍边侯刘甲指派于你?你要如实禀报。”
常庚听皇帝如此发问,不知究竟为了什么,心里紧张。因此,他神态慌乱,吞吞吐吐地说:“这个……为臣本当应诏,戍边侯指令下官,正合为臣之意。为臣此次出使西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显然是一些官腔套话,实属言不由衷。聪明的刘彻一听就心里有数了。但他依然平静地问道:“你看正使,该由何人担当?”
常庚思虑再三,迟疑不决,刘彻不由瞪起眼睛直逼常庚:“看你年轻力壮的,说起话来怎么这样犹豫不决!我问你,正使应由何人担当为好?”
常庚本想说应由自己担当最好,但又摸不透皇帝的心思,不敢贸然吐口,只好违心地说:“这——依臣之见,当由皇上委决,臣不敢妄言。”他一边回答一边察看刘彻的脸色。
刘彻心想此人不乏心计,太过巧言了。他支退了常庚,又把张骞宣进殿来。
张骞是汉中成固人,即现在的陕西省城固人。他自幼胆大刚烈,颇有主见,他在皇宫担任郎官恪尽职守,颇得人心。虽说年轻资浅,然而他雄心勃发,大有气吞长虹之志。
张骞长得浓眉大眼,容貌庄重文雅,给人以慈祥和善而又不失威严的感觉。他那高挑的身材,稳健的步履,宏亮的嗓音,诚厚的表情,给人以足可信赖的印象。言谈举止、神态气度表明他是个超然脱俗的儒雅之士,但又不失刀剑之气。他自有一种令人慑服的精神魅力。当他温文尔雅地跪拜完毕之后,刘彻立刻赐他座位。
刘彻说:“张爱卿,你首揭皇榜,出使西域,矢志不渝,令人感动!但不知此行意欲何为?你可知晓?”
张骞坦然地回答:“皇上!匈奴单于野心勃勃,屡犯我朝西陲边境,民无宁日。此去西域一来疏通道路,二来联合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平息战火,确保天下太平,万民共乐。”
刘彻又问:“通往西域的要道被匈奴控制,你将如何通过?”
张骞欣然答道:“必须巧扮商旅,昼伏夜行,翻山绕岭,避开匈奴把守之地,勇开通道,逢凶化吉,无往而不胜。”
刘彻颔首道:“茫茫大漠,万山阻隔,人迹罕至,你焉知何处有路可行?”
张骞不假思索地答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有知己堂知行,他生在匈奴,长在西域,足迹踏遍了西域各地。他既善射,又熟地理,有此活地图,何愁不成功?”
刘彻面呈喜色,再次问道:“万一落入匈奴魔掌,生死难料,你作何打算?”
张骞肃然回答:“欲得虎子必入虎穴。为了国家大事,何惧生死二字?!纵然误入魔掌,身为大汉臣民,即使钢刀扼颈,也面不改色。生当人杰,报效朝廷。死化杜鹃,声声啼血。这就是为臣的心愿。”
刘彻听完,肃然起敬,夸奖道:“爱卿之言甚合吾意。大汉有你这样盛德雄才之人出使西域,朕放心矣!”说完后,他立即宣旨让常庚、堂知行、范标等人上殿。当这三人跪拜完毕立于一旁时,刘彻很果断地说:“出使西域,朕封张骞为正使,常庚为副使,堂知行、范标为随员。”
刘彻的话音刚落,他们随即喊出一声“谢皇上”,便整齐地跪在地上谢恩。
刘彻令他们站起来,然后步下龙椅,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用竹杖和牦牛尾做成的使节,赐给张骞,说出几句令常庚震惊不已的话。
刘彻对张骞无限深情地说:“朕赐你这柄大汉使节,带领人马,即日前往西域,完成大业。”说到这里,他转脸瞅着常庚,声严色厉地强调:“这柄使节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我大汉的尊严与权力,你们必须服从张爱卿的指挥,不得恣意妄为,分庭抗礼,否则,张爱卿全权处置。”刘彻的这番话明指众人,暗对常庚,惊得常庚神魂不安,垂首无语。
张骞接过使节高高举起,慨然说道:“奉诏出使,人存节在,绝不辱没使命!”
刘彻当即宣旨后宫摆宴,要为张骞等人饯行。
宴罢之后,刘彻又特意留下张骞面授机宜,具体而又明确地指令他出使西域的最终目的是联络远在匈奴西边的大月氏,同心协力夹击匈奴,断去匈奴的一条臂膀,置其于困境之中,尔后挥师歼灭,除却后患,确保西域诸国与西汉王朝的和睦共处与友好往来。
刘甲是当朝皇帝刘彻的异母兄,平时倚仗皇家权势骄横跋扈,为所欲为,表面上对刘彻俯首听命,暗地里怀恨在心,伺机图变谋位,早日登上龙椅。当刘彻宣旨张骞出任正使的消息传出后,刘甲暗地里暴跳如雷,愤恨不已。他找来心腹常庚,密商对策,再三指令常庚暗中活动,想方设法在出使西域的路上害死张骞,夺取正使一职,实现其借助外力促使内乱以夺取皇位的野心。
对此,汉武帝刘彻丝毫也没有察觉。
数日后,张骞带领一百多人,从长安出发,取道陇西,出使西域,开始了艰难而又漫长的征程。
这日,张骞一行人马穿过大漠来到险山峻岭之中的深谷幽地。此时已经是赤日落归,夕照尽染黄沙碧草的时候,幽深的峡谷偶而传出几声雁鸣。他们是为了避开匈奴兵的驻地,潜行到这险山深谷之地,打算翻山而去。但常庚在前日已派心腹飞马而去密报了驻扎在湖边的匈奴兵。于是,他们的行踪便被层层传递到匈奴的大本营。
早已投降了匈奴的西汉将领刘渊,被匈奴单于封为东灵王。
他本是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弟,由于刘氏家族阴谋夺权的结果,他以失败者身份为保活命而逃奔西域,做了匈奴右贤王费木居的女婿。
刘渊得到消息立刻派手下部将塔居力带领庞大的骑兵队伍埋伏在陷马谷,专等张骞一行入谷待缚。欲想翻山必先入谷,否则是无法攀越大山的。
塔居力坚信张骞一行非入谷不可,所以布下了绊马索。
头戴方巾,身背使节,腰挂宝剑的张骞骑在一匹白马上,站在谷外四下巡视着。他此刻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连日来长途跋涉,历尽千难万险,忍饥挨饿,人马不断地伤亡,给他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他立马举目远眺,但见崇山峻岭横亘眼前,高插云天,无路可攀,实在令人胆寒。俯首深谷,荆棘无边,泥淖暗布,森严可怖。眼看落日沉没,天光暗淡,又将为行路之难增添无限的惆怅。面对深谷是进还是不进?他犹豫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