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的目标,量力而行。根据环境、条件,自己的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进攻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不能坐等机会,要自己创造条件。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仅要善于观察世界,善于观察事物,也要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拨动自己特有的音符。
[BT3]如何认识自我
要认识自我的潜能,要创造成功美好的人生,必须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去发掘与完善“自我”,从而为成功奠定稳固的基础。
卡耐基非常重视“自我认识”,他认为“自我观”是决定人们各自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每一个人,无论是聪明或愚蠢,贤良或奸诈,他的表现,都是与其当时的“自我观”相符的。没有人会去做一件在当时他认为与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能力以及他本身任何一方面不相宜的事情。就像穿衣服,他会选择和他的年龄、职业相称的服装,讲话时会选择和自己身份相称的词句,外出吃饭也会选择与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相称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依照他的自我认识,来决定哪些事他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或是该怎样去做好一件事情。同时,别人也能够根据他所表现的行为,对他有所了解和认识。
如果一个人对于自我的认识,都和真正的自我颇为接近,也就是说,他有着比较正确的“自我观”,那么他所表现的行为,自然会很恰当。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一个人之所以不易于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往往是因为许多方面不能直接衡量,而间接得来的资料又不十分可靠。但即使如此,我们也应当尽力去认识自我。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从而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并进一步完善自我。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这句古老的神谕将人的眼光由自然宇宙拉回人类自身,可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今天,这句名言的现实意义是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绐自己准确定位。
正如著名的爱尔兰戏剧家王尔德所说:“那些自称了解自己的人,都是肤浅的人。”这的确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为对每个人来说,要想完全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很多时候,我们甚至还会对自我产生不同层次的认识误差。人的一些复杂的品质,是目前还没有办法可以直接准确度量的。于是人们就得经常利用间接的方式来获得一些对自己的认识。
通常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式来较为正确地认识自我,尽量减少自我认识的误差。
a实际成果检验法
我们可以凭借自身实际工作成果来评定自己。由于这种方法有比较客观的事实作为依据,所以通常由此而建立的自我印象也是比较准确的。但这里所说的工作成果是广义的,并不仅限于日常的工作或学业的成绩。
由于每个人所具有才能的性质各不相同,如果只是看他们在少数项目上的成就,往往不能全面地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与作用。很多时候,一部分人的某些才能或许因得不到施展的机会而被埋没。
b比较检验法
想要认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运用这个方法,我们除了要不时和四周的人相比较之外,还要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比较。从父母、教师以及各种传播渠道处,我们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与价值观念,并由此形成了若干的理想与模范标准。我们知道了很多名人或成功者的事迹,并被教导要以他们为榜样。也就是说,把他们作为比较的对象,以自己能否达到跟他们同样的标准作为成功或失败的衡量尺度。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屡见不鲜。
然而,比较检验法虽然是简便常用的方法,也还称不上是十分理想的方法。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它的缺点。首先应该指出的,就是人们很难在真正公平的情况下,互相比较。通常人们评价同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会认为他们都是由同一位教师教导,用同样的题目考试,计分标准也没有差别,应该可以算是公平的了。但是如果我们再认真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无论在身体条件、智力水平,还是在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各个方面都有差别,有的甚至差别很大,因而学习的成绩,必将有所差异。那么这时互相比较的结果,就不能说是完全合理的。
c人际反馈法
每个人总是在跟别人交往、共处,因而别人对你的态度,相当于一面镜子,可以用以观测到自身的一些情况。比如某人若是被父母所钟爱,被师长所重视,被朋友所尊重和喜爱,大家都乐于和他交往,愿意和他一道工作或游戏,那就表明他一定具备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如果他经常被大家推举承担某项工作,或是经常成为周围人们求教的对象,则表明他具备某些领导才能,或是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其他的人。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被周围的人所重视和喜爱,甚至大家对他有厌恶感,不喜欢与他一起工作或活动,这虽不足以说明此人满身缺点,但通常情况下,他应当会感到不安,而不得不自我反省一下了。
我们因为看不见自己的面貌,就得照镜子。同样,当我们无法准确地衡量自己的人格品质和行为时,就得利用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反应,来获得一些正确的自我认识。一般来说,当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愈密切时,他的态度也愈有影响力。
以上几种认识自我的方法虽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如果综合起来,对于较为全面地进行自我认识,还是很有帮助的。尽管要完全彻底地认识真正的自我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但我们仍然应当尽力去了解真实的自己。
打开自己内心的宝藏
潜能无时不在,每时每刻它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
——雅斯贝斯
唤醒心中的巨人
你有没有听过关于一只鹰的寓言?
一天,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养鸡场附近的一座山上去,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拿了一个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因而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什么。起初它很满足,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但是,当它逐渐长大的时候,它内心就有一种奇特不安的感觉。它不时地想:“我一定不只是一只鸡!”只是它一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直到有一天,一只了不起的老鹰翱翔在养鸡场的上空,小鹰感觉到自己的双翼有一股奇特的新力量,感觉胸膛里心正猛烈地跳着。它抬头看着老鹰的时候,一种想法出现在心中:“养鸡场不是我呆的地方。我要飞上青天,栖息在山岩之中。”
它从来没有飞过,但是它的内心有着力量和天性。它展开了双翅,飞升到一座矮山的顶上。极为兴奋之下,它再飞到更高的山顶上,最后冲上了青天,到了高山的顶峰,它发现了自己的伟大。
当然会有人说:“那不过是个寓言而已。我既非鸡,也非鹰;我只是一个人,而且是平凡的人。因此,我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能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来。”或许这正是问题的所在——你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能够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来。这是实情,而且这是严重的事实,那就是我们只把自己钉在我们自我期望的范围以内。
但是人体内确实具有比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才气、更多的能力、更有效的机能。我们不妨再举个例子。
一位农夫在谷仓前面注视着一辆轻型卡车快速地开过他的土地。他14岁的儿子正开着这辆车。由于年纪还小,他还不够资格考驾驶执照,但是他对汽车很着迷——而且似乎已经能够操纵一辆车子,因此农夫就准许他在农场里开这辆客货两用车,但是不准上外面的公路。
突然之间,农夫看见车子翻到水沟里去了,他大为惊慌,急忙跑到出事地点。他看到沟里有水,而他的儿子给压在车子下面,躺在那里,只有头的一部分露出水面。
这位农夫并不很高大,他只有170公分高,70公斤重。但是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把双手伸到车下,把车子抬高,足以让另一位跑来援助的工人把那失去知觉的孩子从下面抱出来。
这个时候,农夫却开始觉得奇怪了,刚才他去抬车子的时候根本没有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抬得动,由于好奇,他就再试了一次,结果根本就动不了那辆车子。医生说这是奇迹,他解释说身体机能对紧急状况产生反应时,肾上腺就大量分泌出激素,传到整个身体,产生出额外的能量。这就是他可以提出来的惟一解释。
这类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人通常都存有极大的潜在体力,并不光是肉体反应,它还涉及心智和精神的力量。农夫在危急情况下产生出一股超正常的力量,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可能要淹死的时候,他的心智反应是要去救儿子,一心只想把压在儿子身上的卡车抬起来,而再也没有其他的想法。可以说是精神上的肾上腺引发出潜在的力量;而如果情况需要更大的体力,心智状态就可以产生出更大的力量。
据斯迈尔斯的研究报告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只发挥了其能力的百分之十五。
这份报告还指出,不能发挥其余百分之八十五能力的原因在于恐惧、不安、自卑、意志薄弱及罪恶感。将所有的原因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与外界的不调和”,因为不能包容外界,则等于是替自己的潜能踩了刹车。
与外界的调和能使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因为所谓创造的行为,是向着外界去发挥,所以一旦能和外界调和,自然产生优异的结果。以体育比赛为例,还在考虑胜败、估计双方实力的选手,心中已经存在了感情对立的疙瘩,所以不能发挥潜力。一定要超越那些估计,和外界合为一体,才能激发潜在能力。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凡是在下棋时,对对手抱有对立情绪,赢了就觉得快乐的人,他们的进步都很有限。相反的,能和对手配合,不在乎胜败,只求下出正确的棋招并在其中寻找乐趣的人,下棋则能充分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他们也就进步神速。他们不把象棋的胜负当做一种斗争,而把它当成“问答”。如果有两个人他们天生资质相等,但他们所采取的弈棋态度有所不同,最后他们两人的棋力也必有天壤之别。
生活中,有的人常常感到现实中的“我”离理想中的“我”太遥远了。
卡耐基说:“人人都是一座金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潜能。”为什么有的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而有的人终生都一事无成?问题不在于一个人的“天赋”有多高,而在于人们常常看不清自己,难以认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能深入地认识自身的潜能。
卡耐基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的共同心理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他认为,不管环境有怎样的限定,也没有人们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在每个人的体内,都潜伏着巨大的力量。这些力量,只要你能够发现并加以利用,便可以帮你成就你所向往的一切。
人体内的亿万细胞中,有着巨大的潜在力量。这种潜力要是能够被唤醒,就能创造出奇迹,然而大部分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病人在呼吸困难、生命垂危时,听了医师或亲友的一席热烈恳切的鼓励之后,竟然会起死回生。这种情况在医生看来是常有的事。可见,疾病之所以置人于死地,首先是因为病人已经失掉了对生命的信心。
世界上有无数庸庸碌碌的人,在这些人的体内同样有着巨大的潜能,只要能够激发他们体内的一小部分潜能,就可以成就他们伟大的、神奇的事业。
比如,当有人遇到某种意外事件或灾祸时,一般人都会奋不顾身地去救他。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英雄品格,而意外事件和灾祸不过是催化剂,使人有了显露这种品格的机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在灾祸临头时能做出惊人的事情。
一个体力平常的人被催眠以后,有人把他的头和脚搁在两只椅子的边上,而身体悬空着,这时让六、七个人站在他身上,而他竟能支持得住。在他的身上搁一块木板,让一匹马站上去,他竟然也能支持得住。这都是由于人心灵深处内在力量被激发后所创造的奇迹。因为一个人在正常状态下绝不能支撑一千多磅的重量,但是,在催眠状态下,他竟然毫无困难地做到了。
那么,他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力量来自于哪里呢?当然不是来自于催眠家,催眠家的作用仅在于把被催眠者的力量从身体里激发出来。这力量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是潜伏在他自己的身体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