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的主要装备是“东风”系列多种型号的战略导弹,主要型号有:“东风—3号”(射程在4000千米左右,具有多弹头施放能力,能带3枚核弹头)、“东风—4号”(射程在5500~6000千米,可带2200千克重的核弹头)、“东风—5号”(射程在11000千米左右,可携带一枚400万吨级TNT当量氢弹弹头)、“东风—31”(射程在8000千米左右,具有装分导弹多弹头的能力)、“东风—41”(射程为12000千米左右)。
此外,还有M族系列(M7、M9、M11、M18)战役战术导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二炮兵装备的导弹武器将会在固体化、小型化和机动化等方面进一步得到改进,并进一步提高其命中精度、快速反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更好地发挥它的威慑作用和突击作用。
(五)预备役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统一编制组建起来的一支新型部队,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于1983年组建,分为陆军、海军、空军和兵种预备役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的基本任务是努力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不断增强现代化条件下快速作战能力;切实做好战时动员的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准备转为现役部队,执行作战任务;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各项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武警部队总员额现为66万人。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警察部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3年4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在北京成立,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实施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总部、总队(师)、支队(团)三级领导机关。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武器装备,以步兵轻武器为主,兼有少量重型武器和特种武器。
《国防法》规定,武装警察部队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主要职能是:第一,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是通过执行边境武装警卫勤务、安全检查勤务、海上巡逻勤务来履行这一职能的。第二,维护社会治安。作为公安机关的一部分,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担负着用公开武装的形式预防和镇压敌对势力的破坏,应付各种紧急意外情况,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第三,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此项职能主要通过执行警卫勤务、安卫勤务、消防工作、反恐活动来实现。
武警部队主要由内卫部队和警种部队组成。此外,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也列入武警序列,总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内卫部队。这是武警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受武警总部的直接领导。其主要任务是承担固定目标执勤和城市武装巡逻任务,保障国家重要目标的安全;二是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参加抢险救灾。
第二类,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它是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的部队。其中,边防部队主要担负边境检查、管理和部分地段的边界巡逻以及海上缉私;消防部队主要担负防火灭火任务;警卫部队主要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主要领导人及重要来访外宾的警卫任务。
第三类,警种部队。它是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的部队。这些部队既担负经济建设任务,同时又负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其中,黄金部队担负黄金勘探和生产;水电部队承担国家能源重点建设项目;交通部队担负公路、港口、城建等工程设施的施工任务;森林部队负责森林的防火灭火、林区治安,保护森林资源。
三、民兵
中国民兵是由不脱离生产的人民群众组成的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
中国民兵组建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战争年代,民兵为民族的解放、为赶走日本侵略者、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兵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全国的民兵工作由总参谋部主管。加强民兵建设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措施。
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根据我国《兵役法》关于民兵年龄的规定,28周岁以下退出现役的士兵、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规定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为基干民兵;其余18~35周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编为普通民兵。女民兵只编基干民兵,人数控制在适当的比例内。
《兵役法》规定,民兵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各项任务;担负战备执勤,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第六节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简称动员,也称战争动员。国防动员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运输动员、政治动员和科学技术动员等。
一、武装力量动员——动员的核心内容
武装力量动员是指国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将军队及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所采取的措施,它在国防动员中居于核心地位。武装力量动员是战争初期夺取战略主动权和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环节,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战时军队扩编和战略展开,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粉碎敌人的战略突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武装力量动员包括兵员动员、武器装备动员和后勤物资动员等。
兵员动员的主要工作是:召回正在休假的现役人员、预备役人员和民兵;停止现役军人的退役;征召预备役人员和适龄公民入伍,以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官兵将平时编制的现役部队齐装满员;组织战前应急训练,使部队处于良好的临战状态;迅速将预备役部队转为现役;扩编和组建新的作战部队;伴随着战争的发展和形势需要,持续动员,保障战时部队的兵员数量。
武器装备动员和后勤物资动员在战时的主要工作是,在军事系统的统一部署下,本着就地就近原则,紧急启用军事系统储备的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及时地配发、补给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等其他武装组织,保证战时的需要。
二、国民经济动员——动员的基础
国民经济动员是指国家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应对战争,将经济部门及其相应的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从平时体制转入战时体制。主要手段和目的是重新配置经济资源,使经济部门转入为国防斗争服务的轨道,增加武器装备及其他军用物资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战争需要。国民经济动员包括工业动员、农业动员、商业贸易动员、财政金融动员、邮电通信动员、科学技术动员、医疗卫生动员和劳动力动员等。
现代战争不光是比拼人力的战争,更是比拼物力、财力的战争,是比拼综合国力的战争,国民经济动员保障了战争的物质基础,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三、人民防空动员——防御支柱之一
人民防空动员是指国家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消除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人民防空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式空袭兵器不断出现,空袭反空袭已成为现代战争的形式,因此搞好人民防空动员,对于保护国家的基础设施、作战能力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人民防空动员一般包括群众防护动员、人防专业队伍动员、人防工程技术保障动员和人防预警保障动员。
人民防空动员的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民防动员是抗敌空袭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民正是依赖卓有成效的民防动员,以劣势装备抗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达78天之久,创造了“战争奇迹”;第二,卓有成效的民防动员可使战争潜力得以保存,人力资源是战争潜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做好民防动员,才能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第三,战时社会稳定需依赖民防动员。战时维持社会稳定,是争取主动、保证持久作战的一个关键。而民防动员能够有序地组织民众开展防空活动,达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乱的目的,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等的正常进行。
四、交通运输动员——战争需要的保障
交通运输动员是一个国家为了适应战争需要,组织和利用各种交通运输线路、设施和工具,进行人员、物资、装备输送的活动。它对保障战争需要、夺取战争胜利具有重要影响。国防交通动员,通常在国家动员领导机构的统一带领下,由国防交通主管机构组织,协同政府、军队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国防交通动员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动员。
国防交通动员的主要任务包括:根据战争规模和作战需要,有计划地将平时国防交通领导机构迅速转入战时体制;根据作战需要,动员、征用社会运输力量,必要时对交通运输系统实行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军事化管理;动员、组织各交通保障队伍和交通保障器材迅速到位,实行运输、抢修、防护任务;根据统帅部的规定,做好弃守地区的交通遮断任务。
五、政治动员——影响到战争的进程
政治动员是为进行战争而开展的宣传、教育、组织工作和外交活动。政治动员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其他动员的效果乃至战争的进程。政治动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取民众对战争的理解和支持。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吸取越南战争失败的教训,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二天,美国总统即通过接受记者的采访,向美国人民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声称“出兵符合美国的利益”,为战争做舆论准备。战争期间,美国发表了自越南战争以来的第一个战时国情咨文,以此来争取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此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二是为战争胜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目前,把外交活动和对外宣传纳入政治动员之中,争取国际支援,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动员手段。
六、科学技术动员——战斗力的保障
科学技术动员简称科技动员,是一个国家保障战争需要、统一组织和调整科技研究机构、科技人员、科技装备、科技资料及其成果所进行的活动。科技动员旨在利用科学技术争取战争优势。在现代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技术条件下,科学技术已成为战斗力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线战事吃紧,各国紧急动员科技力量,发明了喷气式飞机、雷达及新型坦克、舰艇、通信器材等一大批战争武器和装备,火箭技术得到突破,原子弹研制成功,计算机问世。这些发明和技术被迅速运用于战争,显著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进程。在大约相同的时间内,科技领域有这样多的重大突破,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