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隋炀帝艳史
972100000019

第19章 东京陈百戏夸强 北海起三山眺望 (1)

第十回东京陈百戏夸强 北海起三山眺望 (1)

词曰:

日食三餐,夜眠七尺,所求此外无他。问君何事、苦苦竞繁华?试想江南富贵,临春与结绮交加。到头来,身为亡虏,妻妾委泥沙。何似唐虞际,茅茨不剪,饮水衣麻。享芳名万载,其乐无涯。叹息世人不悟,只知认白骨为家。闹烘烘、争强道胜,惟识眼前花。右调《满庭芳》

却说宇文恺与封德彝,领了造离宫的旨意,在江都一带地方,骚搅的郡县烦疲,人民愁苦。道路上日夜闻呼号之声,不是搬砖,就是运木。宇文恺犹嫌迟缓,与封德彝商议,又於东京点出二百员官吏,分头催督。地方如有迟延,便指名参奏处死。苦的郡县官员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起初只点精壮人夫做工,后来点完了不够,只得将老老幼幼,妇人女子,都点了来搬泥运土。任是穷乡下邑,也无一人得免。精壮的还打熬得几日,可怜那些老幼妇女,如何受得这般苦役?不两日便死了无数,再两日又死了无数。不月余,死亡的填街塞巷,到处哭声不绝。郡县官看了,伤心惨目,无法区处,只得叫百姓就将装木料的车辇,先将尸骸载到荒郊野外去埋。争奈死亡相继,埋了一拨,又是一拨。可怜东至成皋,北至河阳,这一路上抬尸骸的与抬木石的,相伴而行。正是:

从来土木伤民命,不似隋家伤更多;道上死尸填作路,沟中流血漾成河。哭声遍野何时绝,怨气冲天不可磨。试问筑成宫馆后,君王玉辇几经过?

宇文恺与封德彝日夜坑民,起造宫馆不题。

却说炀帝自到显仁宫,车驾便日日在东京游幸。花如锦绣,酒若渑河,真个朝朝寒食,夜夜元宵,说不尽君王的行乐。原来隋家天下,亏了文帝节省之功,各处皆兵精粮足,君臣又励精求治。故外国的胡夷,畏威怀德,年年纳贡,岁岁来朝。这一年诸国差来的酋长,晓得炀帝在东京受朝,便一个个都到洛阳来进贡。炀帝见各国来朝,心中大喜,欲要夸张富贵,暗暗传旨:不论城里城外,凡是酒馆饭店,但外国人来饮食,俱要将上好酒肴供他,不许取钱。又命有司将御街上的树木,都以锦绣结成五彩。端门街一带,俱要娇歌艳舞,盛陈百戏,使外国见天朝的富胜。百官领旨,真个在端门街上,搭起了无数的锦蓬,排列了许多的绣帐。令众乐人,或是蛮歌,或是队舞。有一处装社火,有一处蹬高橇。有几个舞柘板,有几个撵百戏。滚绣球的,团团而转。耍长竿的,高入青云。软索横空,弄丸夹道。百般样的伎巧,都攒簇在五凤楼前。虽不是圣世风光,到也热闹好看。御街上的游人推挤不开。真个是

楼前百戏竞争新,傀儡当场妙入神;柳外漫夸台阁好,花前还有舞蛮人。

外国人一一看了,都惊讶道:“中华如此富丽,真天朝也。”三三五五,成群游赏。也有到酒肆中饮酒的,也有到饭店中吃饭的。拿出来都是美酒佳肴,吃完了与他钱时,都说道:“我们中国丰饶,这些酒食,都是不要钱的。”外国人都欢喜道:“原来中国的风俗,这等有趣!”便来来去去,酒饮了又饮,饭吃了又吃。这几个醉了,那几个又来;那几个饱了,这几个又到。就如走马灯一般,不得个断头。炀帝在端门楼上,听见外国人欣羡中国,满心欢喜道:“耍得这些外国人甚畅。”谁知外国人到恣心观览,落得受用。游了两日,炀帝暗暗差人问道:“汝外国亦有中华这等富盛么?”只见外国人有几个狡猾的,出来答道:“俺们外国,虽无这样富盛,却都饱食暖衣,不像中国有没衣穿的穷人。”随将手指著树上的彩缎说道:“这东西舍与那些穷人穿穿也好,拴在这树上何用?”说罢,大家都嘻嘻的洒笑而去。差人报知炀帝,炀帝大怒道:“外国焉敢讥诮天朝?”使要杀这些外国人。众官慌忙劝道:“外国跋远而来,若因一言不逊,便将他杀了,只道陛下无容人之量,恐阻他们向化之心。”炀帝忿怒半晌,方才准奏。随传旨,赐宴一概遣归。后人读史至此。有诗感之曰:

曾闻修德远人来,未见此朝只逞财;可惜东京好风景,却将饮食与人猜。

炀帝受朝之后,心愈满,志愈骄。不多时,又将一所显仁宫游厌了,遂命驾还西京。回到宫中,萧后接住说道:“陛下在显仁宫,游览甚畅,亦念妾深宫寂寞否?”炀帝道:“朕岂不思与御妻同乐,但恨路远,往来不便。”萧后道:“这般说,则妾再不能到东京矣!”便惨然不乐。炀帝道:“御妻休恼,这有何难?东京显仁宫,不过是几间宫殿,无甚好处,朕已厌游。明日在显仁宫旁选一块宽大地方,另造一所苑圃。朕与御妻,索性迁到东京,朝夕游赏,有何不可?”萧后欢喜道:“若得如此,感陛下之恩不浅。”遂排宴与炀帝接风。二人欢宴了一夜不题。

次日炀帝坐在便殿中,宣虞世基商议道:“显仁宫虽则华丽,不过是高房大殿,只好朝接四方。若论游览,毕竟还是有山有水,或亭或榭方妙。朕嫌西京太朴,欲迁都东京,须另造一所苑囿,以备宸游。内中要叠石为山,凿地为湖,可以泛舟而嘲风弄月。可以著屐而饮酒赋诗。朕万极之下,与卿等畅游其中,亦是快事。卿可到彼,选择胜地,专督其事。”虞世基奏道:“造苑以寓搜道,乃天子盛事。愧臣菲才,恐制度不足以当圣意。”炀帝道:“卿才足胜此任,不必过谦。虞世基领旨而出,随往东京选择地方。周围踏看,惟有城西一带,宽广空阔,可以起盖。遂丈量了大小,看定了形势,回奏炀帝道:“臣选得显仁宫西一块基址,地势丰厚,尽堪起造苑囿。若将上面民房拆去,周围足有二三百里宽阔。”炀帝道:“如此宽阔,何以制造?”虞世基道:“以臣愚见,南半边可分东、西、南、北、中,挖他五个湖。

每湖要方圆十里,四围尽种奇花异草;湖傍开几条长堤,堤上百步一亭,五十步一榭。两边尽要桃花夹岸,杨柳分行。再造些龙舟凤舸,以备宴游。向北这半边,地势宽旷,可掘一个北海。周围要四十里为圆,凿渠与五湖相通。海中间可造三座山:一座蓬莱,一座方丈,一座瀛州,就像海上的三神山一般。山上多造楼台殿阁,四围掩映;山顶要高出百丈,东京的箕山、颖水,便可一览而尽;又可以回眺西京,又可以远望江南。湖海交界中间,却造正殿。海北一带,可委委曲曲凿一道长渠,引接外边的活水,随湾就湾,俱要洁白婉转,曲通於海。傍渠胜处,便造一院。一带可造十六院,院中俱填实美人,以备洒扫,臣鄙见若此,伏乞对旨裁定。”炀帝听毕,抚掌大喜道:“卿之调度,井井有条,深得朕心矣!卿可先去,火速盖造,朕随即迁至东京,以观落成。”虞世基道:“乞赐一名,以便号召天下。”炀帝道:“地方既在显仁宫西边,就叫做西苑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