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隋炀帝艳史
972100000020

第20章 东京陈百戏夸强 北海起三山眺望 (2)

第十回东京陈百戏夸强 北海起三山眺望 (2)

其余湖院,俟盖完了,朕再制名,卿可尽心竭力,务要精丽,不得苟简,以辜朕望。”虞世基领旨,随却会同各有司,先将地方上的民房拆毁,也不论是田、是地,也不管种桑、种麻。一概俱著人夫锄去。可怜这二百里内的居民,犹如遭水淹火烧一般,好好的一个家当,都尽行没了。只得抱男携女,哭哭啼啼,各处去逃生。虞世基就如秦始皇筑长城,先叫人打起这二百里苑墙;又如夏禹王治水,又叫人掘了这五个湖,一条北海,一个长渠。又像五丁力士开山,又像女娲氏炼石补天。海中又叫人一篑篑,推起了三座大山。苑当中又造起一座大殿;渠旁又造了十六所宫院。四下里又造了千百间的楼阁亭台。湖海中又制了无数的龙舟凤舸。苑墙上都以琉璃作瓦,紫脂泥壁。五湖北海,俱以青石剥岸;长渠彻底,俱以五色石砌成。清泉映带,水面上俱漾成五彩。三神山都用长峰怪石,叠得嶙嶙峋峋,就像天生的三座石山,一毫不似人力筑成。

台榭尽是奇材异料,金装玉裹,浑如锦绣裁成,珠玑造就。无一事一物,不是穷天下之美。又传敕令:各郡县地方,凡有花木禽鱼,俱要进贡至京。不几时,普天下的奇花异草,走兽飞禽,都从驿地里献入东京。就是西京上好之物,也都移来。把一个西苑填塞的桃成蹊、李列迳、梅绕屋、柳垂堤,仙鹤成行、锦鸡作对、金猿共啸、青鹿交游,就像天地间开辟生成的一般。只苦了四方的百姓,拖累的骨血淋漓。这一场土木之工,也不知枉费了多少钱粮,也不知坑害多少性命,方得完成。虞世基造完了,便表请炀帝亲临来看。原来炀帝为人性急,此时已同萧后带合宫妃妾,迁到东京,专等西苑功成。这一日正在显仁宫与萧后看花饮酒,忽见虞世基来请,满心欢喜。便撇了萧后,飞辇到西苑来看。到得苑中,只见五湖荡漾,北海汪洋,三神山佳气嶙峋,十六院风光淡爽,各处俱制造得精美富丽。真个是九洲仙岛,极乐琼宫,不似人间富贵。怎见得?后人有诗单道这五湖之妙云:

五湖湖水碧浮烟,不是花围便柳牵;常恐君王过湖去,玉萧金管满龙船。

又有诗单道这北海之妙云:

北海涵虚混太空,跳波逐浪遍鱼龙;三山日暮祥云合,拟有仙人咫尺逢。

又有诗单道这三山之妙云:

三山万叠海中浮,云雾纵横十二楼;莫讶移来人世里,若无仙骨亦难游。

又有诗单道这长渠之妙云:

逶迤碧水绕长渠,院院临渠花压居;不是宫人争斗丽,要留天子夜回车。

又有诗单道这楼台亭榭之妙云:

十步楼台五步亭,柳遮花映锦围屏;传宣半夜烧银烛,远近高低灿若星。

炀帝一一看了,满心欢喜道:“此苑造得大称朕心,卿功不小。”虞世基奏道:“此乃陛下福德所致,天地鬼神效灵,小臣何功之有?”炀帝问道:“五湖十六院,可曾有名?”虞世基道:“微臣焉敢擅专,伏乞陛下裁定。”炀帝遂命驾到各处细看了,方才一一定名。你道俱是何名?

东湖——因四围种的都是碧柳,又见两山的翠微与波光相映,遂名为翠光湖。

南湖——因有高楼夹岸,倒射日光入湖,遂名为迎阳湖。

西湖——因有芙蓉临水,黄菊满山,又有白鹭晴鸥时时来往,遂名为金光湖。

北湖——因有许多白石若怪兽,高高下下,横在水中,微风一动,清沁人心,遂名为洁水湖。

中湖——因四周宽旷,月光照入,宛若水天相接,遂名为广明湖。

第一院——因南轩高敞,时时有薰风流入,遂名为景明院。

第二院——因有朱栏曲屈,回压琐窗,朝日上时,百花妩媚,遂名为迎晖院。

第三院——因有碧梧数株,流阴满院,金风初度,叶叶有声,遂名为秋声院。

第四院——因将西京的杨梅移入,开花若朝霞,遂名为晨光院。

第五院——因酸枣邑进玉李一株,开花虽白,丽胜霞彩,遂名为明霞院。

第六院——因有长松数株,俱团团如盖,罩定满院,遂名为翠华院。

第七院——因隔水突起一片石壁,壁上的苔痕纵横,就如天成的一幅画图,遂名为文安院。

第八院——因桃杏列作锦屏,花茵铺为绣褥,流水鸣琴,新莺奏管,遂名为积珍院。

第九院——因长渠中碎石砌底,簇起许多细细的波纹,日光一映,都射入帘栊之内,连枕簟上都有五色之痕,遂名为影纹院。

第十院——因四围都是疏竹环绕,中间却突出一座丹阁,就像凤鸣一般,名为仪凤院。

第十一院——因左边是山,右边是水,取乐山乐水之意,遂名为仁智院。

第十二院——因乱石叠断出路,惟小舟缘渠方能入去,中间桃花流水,别是一天,遂名为清修院。

第十三院——因种了许多树,尽以黄金布地,就像寺院一般,遂名为宝林院。

第十四院——因有桃蹊桂阁,春可以纳和风,秋可以观明月,遂名为和明院。

第十五院——因晚花细柳,凝阴如绮,遂名为绮阴院。

第十六院——因有梅花绕屋,楼台向暖,凭栏赏雪,了不知寒,遂名为降阳院。

长渠一道——逶迤如龙,楼台亭榭,如鳞甲相似,遂名为龙鳞渠。

海中诸山,及各处亭台,炀帝都一一评品,定了名字。虞世基奏道:“这五湖十六院,得陛下敕赐了佳名,更觉增胜;但每院中须得宫人百名,美人二十名。陛下常恃宠幸的有爵夫人一位,掌管院事,陛下幸临,方才有人承应;若没有宫人美女,陛下游览时,如何得有兴趣?”炀帝大笑道:“若不要与佳人行乐,要此山水楼台何用?卿不须虑。数月前,朕已差许廷辅往选矣,想不日可至也。”虞世基道:“陛下举动,何其神速!”炀帝笑道:“及时行乐,安可缓耶!”虞世基道:“美人既选,则苑中百事俱备矣。”炀帝道:“苑中百事虽备,还有苑外这条御道,高低倾圮,乘舆不便往来。卿何不一发收拾好了,以奏全功。”虞世基道:“大工已成,这条御道,不过一二里,有何难哉!即奉明旨,不一日便当告竣。”炀帝大喜,遂赐宴留饮,只吃到日暮方散。炀帝比及到宫,许廷辅已选有千馀美女,都纷纷的献入宫来。

炀帝仔细一看,见个个都是欺桃赛杏的容颜,笑燕羞莺的模样,喜得满心乱痒,无处去挠。随同萧后尖上选尖,美中求美。选了十六个形容窈窕,体态幽闲,有端庄气度的,封为四品夫人。就命分管西苑十六院事。又选三百二十名风流潇洒,柳娇花媚的,充作美人,每院分二十名,叫他学习吹弹歌舞,以备侍宴。其馀或十名,或二十名,或是龙舟,或是凤舸,或是楼台,或是亭榭,都一一分散开了。又於后宫中,发了无数的宫人,到西苑来备用。又升太监马守忠为西苑令,叫他专管出入启闭。不一时,将一个西苑内,填塞的锦绣成行,绮罗逐队。那十六院夫人,既分了宫院,一个个都思想要君王宠幸,在院中尽铺设起琴棋书画,打点下凤管鸾笙,恐怕炀帝不时游幸。这一院烧龙延,那一院就蒸凤脑;前一院唱吴歌,后一院就翻楚舞;东一院作金玉脍,西一院就酿仙液琼浆。就像石崇与王恺斗富一般。各院中争花竞靡,百样安排,只博的炀帝临幸时,一刻喜欢,再一次便就厌了,又要去翻新立异。正是:

宫中行乐万千般,只博君王一刻欢;终日用心裙带下,江山却送别人看。

十六院夫人,争尚华侈不题。却说虞世基领了开御道的旨意,便集工匠,连夜开修。这条御道,自显仁宫开起,直开至西苑,有一二里远近,四五丈开阔。先以黄泥填实,又将石灰铺平。上面却将白石砌面,石上都细细凿了蟠龙舞凤的花纹;又将青石凿成栏杆,列在两边,栏杆外都种参天的长松高柳,一路上翠碧交加,阴阴森森,其实可爱。又在半中间,盖一所四方八面的驻跸亭。将到西苑,又造一座迎仙桥。一路树裹里,又造许多营房,与侍卫的军士们歇宿。因恐怕炀帝不时游幸,军士们昼夜俱不放还。那些宫旗禁旆,从绿树影里飘漾出来,红飞彩映,绣簇朱翻。真个是:

红旗夹道迎仙掌,绿树分行引紫微;莫道五云才咫尺,君王行处六龙飞。

御道开完,虞世基便请炀帝来看。炀帝看了,满心快畅道:“非卿高才,如何得一一皆称朕心!合当以美官酬卿之劳。”遂命加升虞世基为翰林院大学士。虞世基辞谢道:“此皆奉陛下之命,微臣不过效犬马奔走之劳,焉敢受此大位!”炀帝道:“不必推辞,朕还有事与卿商量,不知卿可能为朕出力。”虞世基道:“陛下有何事命臣,臣虽菲才,原效一得之愚。”只因君臣这一商量,又不知费天下多少钱粮,害天下多少性命。这正是:

得陇还思蜀,为君复望仙;要人心满足,除是盖棺年。

炀帝与虞世基不知毕竟又商量何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