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9669900000017

第17章 日本妖怪文化在艺术中的体现(2)

物语文学,一直都是妖怪文化赖以生存的沃土,很多妖怪传说都是经由物语文学得以保存和流传的。从《宇治大纳言物语》、《宇治拾遗物语》到《今昔物语集》,都记述了很多与妖怪有关的传说。其中《今昔物语集》第二十七卷为《本朝付灵鬼》,专门收录了有关灵怪、野猪、狐狸等妖怪的传说,共45则。除了这些取材自民间传说的物语文学以外,创作物语中也有不少与妖怪有关的章节。在描写贵族生活的《源氏物语》中,就有六条妃子变成般若伤人的情节。另外,从文学意味来看,物语文学与妖怪文化也有共通的意趣。本居宣长认为,《源氏物语》的本质就是“知物哀怜”。“物哀怜”是日本古代文学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自然景象与人生际遇在人的情感上引起的反应和对人的心境的影响。比如说,人们看到残月会觉得感伤,这残月就是“物”,而感伤的情感,就是“哀怜”。杜甫所说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可谓“知物哀怜”。人们在世上经历着自然界的四时风景和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优美、感伤、沉静、情趣……这些情感在心底沉淀、酝酿,会提炼升华成一种精致纤细的哀愁,并最终形成以这种情感为基底的伦理观、宗教观、人生观、命运观等。日本到了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物哀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观。许多人认为,“知物哀怜”的观念正是日本文学艺术的本质。可以看出,这种艺术观在妖怪传说中也有十分明显的体现。日本妖怪中,十恶不赦的不多,“逼上梁山”的不少;真正可恶的不多,十分可怜的不少。特别是那些日本女妖,无论是清姬还是雪女,是狐女还是桥姬,乃至以杀人卸尸为乐的安达原鬼婆,都是遭遇十分悲惨的“悲情妖怪”。至于《源氏物语》中化为般若的六条妃子,生平所遇也是十分令人痛心。可见,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一旦形成,就会渗入到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现代日本流行的都市妖怪传说,可谓是传统妖怪传说的发展和变形,也是妖怪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结果。以前的妖怪传说,常常是发生在一些人身上的奇妙经历,比如与天狗、河伯、幽灵、狐狸等有关的奇闻怪事,故事发生的地点也多为高山、河流、城乡交接的荒野、墓地等。一般来说,这些故事虽然少不了恐怖的因素,但也常常会有很多妖怪们恶作剧的逗趣搞怪情节。而现代的都市妖怪传说,发生的地点常常是在城市的超级市场、快餐店、停车场以及学校的音乐教室里、厕所里和学生们放学回家的路上,故事的恐怖程度也逐渐升级,妖怪们常常会要了人的命。

“都市传说”一词来自美国,是对“urban legend”的翻译。都市传说集合了奇幻、悬疑、恐怖、怪谈等类型的小说,描述的是发生在“不确定的地带,介乎想象与现实的中间”的故事。在美国,此类故事中常常出现鬼屋、狼人、吸血鬼等传统鬼怪故事的要素,在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上稍加转换,就成了发生在现代都市人们身边的故事。

在日本,类似的故事转换更是不胜枚举。著名的“裂口女”的传说还曾在日本社会引起过很大的惊慌。另外,日本传统妖怪“人面犬”也曾在1989年重新流行,一时间大有卷土重来、人尽皆知的势头。“人面犬”的故事最初流传于19世纪的江户田所町,被记载于《街谈文文集要》一书中。当时的江户也和今日的日本大都市相似,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随着商贾们四处流散的不仅有各种货物商品,还有作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妖怪传说,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妖怪传说的内容。

“都市传说”和那些传统的妖怪故事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都市传说”必须是发生在人口稠密的现代都市;其次,“都市传说”的传播速度很快,常常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热潮,流传地区也更为广泛。这些传说一般发生在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和高大建筑物之中,比如高楼中的电梯、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照相馆等地。另外,通过现代人的通讯工具——电话、手机和E-mail、ICQ、MSN等途径散布的灵异事件或妖怪故事也时有发生,颇有亦真亦幻、扑朔迷离的效果。

另外,发生在学校的奇谈异闻也是“都市传说”的一种。而且,“学校怪谈”一旦形成,往往不受地域的限制,能够在日本各地不约而同地流传着情节近似的故事。有网友曾将“都市传说”的定义归纳如下,引以参考:

1.把未经证实的传言当成是事实传播出去,类似电子邮件的转寄信。

2.以都市为主要传播环境,内容和都市生活有关。

3.经由口耳相传或利用网际网路进行传播。

4.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几乎大家都听说过。

5.伴随着特定的地名或人名,被当做真实的生活经验来传播的故事。

6.无从查证它的真实性,甚至不知道最初是从哪里开始传播的。

7.传播的内容反映当代的社会现状。

传说的生命力往往是极为茂盛的。只有人们真正喜欢,才会乐此不疲地互相告知,它们也才能流传得起来。所谓“巧而多怪者老幼喜闻,平淡无奇者行之不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到了现代社会,这些传说的形态和以前有了极大的不同——大众媒体的出现,使它们能够以影像的方式存在,并传播到更为遥远的地方。于是,那些流传在民间千百年的妖怪故事开始活跃在荧屏上,在现代社会继续着它们的生命。

二、日本儿童文学中的妖怪文化

除了这些自古以来流传于民间以及形诸笔端的传说和物语以外,日本妖怪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对日本儿童文学的影响。文学按照主要的接受群体来分,可以分为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日本的妖怪传说,有一部分写的是成人生活中的事件,还有一些却十分富有童趣,这是因为妖怪本身就有不同的面貌。在看原惠一导演的动画片《河童之夏》时,笔者发现日本妖怪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儿童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像天狗、河童、座敷童子、小豆洗等传说,有的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守规矩,能够起到警戒儿童的作用;有的则寄予了让孩子平安长大的希望。至于狸猫、獭、狐狸等妖怪本身就带有十分浓郁的儿童特点,那种浓浓的憨厚、天真和稚拙,也正是它们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儿童文学往往是动漫作品取材的宝库。由于动漫与儿童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和相似性,很多动漫作品都是由儿童文学改编而成的。因此,了解妖怪文化在儿童文学中的表现,对研究动漫大有裨益。日本的儿童文学历史并不长,历经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个时代,至今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在这一百多年间,日本的儿童文学发展十分迅速,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逐渐与欧美儿童文学发达国家拉近距离,并以自己独特的面貌,在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牢牢占据着一块领地。日本儿童文学繁荣的原因有很多,当笔者试图从中寻找妖怪文化的踪迹时,满满地收获了大量的例证——这简直让人有“正中下怀”的惊喜。下面就从对几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分析中,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儿童文学中的妖怪文化。

(一)小川未明的童话与“人鱼”传说

人鱼,在很多国家的民间传说、童话中都出现过。安徒生这位伟大的童话大师,更是以一篇《海的女儿》,将人鱼的崇高和美丽推演到极致。日本童话作家小川未明也有一篇广为流传的童话《红蜡烛与美人鱼》,里面的美人鱼形象和海的女儿虽然不同,却同样震慑人心。然而这两种震慑力却又大相径庭:《海的女儿》是以一种纯净哀婉的细腻情感以及宗教般的牺牲和慈悲让人心折、叹服;《红蜡烛与美人鱼》透露出的却是对人类的贪婪、背信弃义等劣性的批判。如果说《海的女儿》中的人鱼公主像是一位纤尘不染的精灵,那么《红蜡烛与美人鱼》中的人鱼母女,就更像是日本传统妖怪的形象了:她们绝非不食人间烟火,有时候,她们的感情比世人要浓烈很多,法力只是帮助她们舒缓情感的方法和途径。如果她们心头漫溢着的是怒气、怨气,那么法力造成的结果极可能是灾难性的。

在各国民间传说中,人鱼的形象也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传说中的人鱼,大多是鱼尾人身的美丽生物,以女性居多。而在日本的民间传说里,人鱼是一种神秘的鱼族,被称为鲮鱼或发鱼。她们的姿态并不一定很美,甚至是奇形怪状的较多。人鱼只在狂风暴雨迫近时出现,若狭湾、九州、四国等近海,都是人鱼出没的地方。

自古以来,对于人鱼的出现,有人说是不祥之兆,也有人说是祥瑞的象征。关于人鱼最早的传说发生在推古天皇27年(公元619年),据说有渔夫在摄津国(大阪府及兵库县一部)的堀江这个地方捕获了一条人鱼,外形像是人类的婴儿。这样的事,江户时代也发生过,尤其是宽政12年(公元1800年)在大阪西堀附近的河里钓到的人鱼,据说很多人都看到了,造成了很大的轰动。这个人鱼身高一公尺多,并发出婴儿哭泣般的声音。

菊冈沾凉著的《诸国里人谈》中也有关于人鱼的记载。说的是18世纪初叶,若狭之国有渔夫加害人鱼而招致天灾的故事。若狭之国的大饭郡有一座御浅岳是御浅明神的居所,人鱼被当地的百姓视为御浅明神的使者。宝永年间的一天,乙见村的一位渔夫去海里捕鱼,发现有东西躺在岩石上。凑近一瞧,这个“怪物”有着人类的头,胸前有像鸡冠一样的红色肉褶,下半身是一条鱼尾。渔夫看了觉得很恶心,拿起船桨就把它打死,扔到海里去了。很快,海上掀起大风大浪,剧烈的海啸整整持续了十七天才停止。海啸过后,发生了猛烈的地震。从御浅岳的山脚下直到海边的地面都裂开了,乙见村也因此沉入了海底。这次大灾难,据说是御浅明神为了惩罚人类而制造的。

在人鱼的传说中也有类似“动物报恩”的故事。据《广大和本草》记载,有位渔夫捕获了人鱼之后,又把她放生了。三天以后,人鱼又游到岸边向渔夫告别。

人鱼到底是什么模样?其实,究其根源,日本的人鱼与中国有很密切的关系。《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记载的“氐人国”,“其为人面而鱼身,无足”,即是神话传说中人鱼的形象。在《山海经》里还有一些文字,描述了诸如鲮鱼、山椒鱼、大鲵(娃娃鱼)、鳗、鲶鱼之类的水中生物,长得像人形,全身覆盖着鳞片,接近半人半鱼的怪兽形象。这些人鱼的动物性较多,而《搜神记》中记载的“鲛人”则更具有人性和神性。《搜神记》卷十二有一段关于鲛人的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类似的记载在《博物志》、《述异记》中也有。另外,《太平御览》上还有这样一个故事:“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太平广记》中也有对人鱼的描述:“海人鱼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皆为美丽女子,皮肉白如玉,发如马尾,长五六尺。”这些故事里的人鱼已经越来越接近于人,与北欧童话中的人鱼形象已经相去不远。可见,“人鱼”这一形象是经过了鱼——兽——人的转变的。这些传说流入日本,为日本人鱼形象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在日本七世纪完成的《日本书记》里,有“像人一样的异形之物”、“既是人也是鱼”之类的文字,描述了人鱼当时的形态。在13世纪的《古今著闻集》里,人鱼被描述成“头部像猿猴,有着像鱼一样细细的牙齿”的怪兽。而《古今奇谈莠句册》中的记载是:“头部有像人脸一般,眉毛眼睛俱全,皮肤很白,头发是红色的,红鳍之间有手,并且指间有蹼,下半身为鱼形”。

在江户时代末期,西方的人鱼像传入日本,研究荷兰文化的学者大槻玄泽所写的《六物新志》(1786年)中附了人鱼的图片,上半身是人的模样,下半身是鱼形,有鳞片和鱼尾。人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由此渐渐确立。这本书中也记载了“人鱼之骨”,据说是可以入药的珍品。曲亭马琴(1814~1842年)的长篇历史奇幻小说《南总里见八犬传》中写到人鱼的油脂很有用。书中对油脂的具体用途没有清楚的描述,但当时出版的古本上有人鱼上半身的插图。这段时期,还传说有人发现了人鱼木乃伊,可见当时的人们相信人鱼是真实存在的动物。

到了明治时期,作为植物学家和民俗学者的南方熊楠,将“儒艮”以及“海牛”等海洋动物的生态陆续写成了专著发表。根据书中的描述,人们普遍认为人鱼就是以这些海洋动物为原型幻想出来的动物,但是冲绳地方的人们依然相信人鱼是真实存在的。也有人不敢捕捉“儒艮”,以食用“儒艮”的肉为禁忌,因为他们仍认为人鱼有神性,食用人鱼的肉会招来噩运。在日本的民间传说中,吃了人鱼肉的人可获不死之身,但这样的情况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吃了人鱼肉都会被毒死,而身体强健的人则会变成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