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9669900000015

第15章 日本妖怪文化探源(6)

综观这些日本传统的节日和仪式可以发现,在日本人的民间信仰中,对神灵和妖怪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他们同样受到人们的祭祀和供奉,共享人间烟火。而且,祖先如果没有得到祭祀,也会转化为徘徊在人间的怨灵,侵扰人们的生活。这也证明了日本“神灵与妖怪同根同源”的说法确实是有根据的。日本的神力量大多数很弱小,他们各司其职,大多数的神能力很单一,这和别的国家神通广大的神是不同的,倒是和妖怪颇为相似。另外,在日本人的信仰中,神和妖怪并不是绝对的善或者绝对的恶。人们对待邪神、邪灵和妖怪不会去镇压和消灭,而常常是去供奉和祭祀。他们认为,善和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些曾经罪孽深重、给人类带来过很大灾难的妖怪,通过供奉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成为人们的守护神,保护人们的生活。因此在日本常常可以看到人们供奉凶恶妖怪的情境,这在别的国家是少见的。这种现象投射到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中,表现为日本人的善恶观念并不十分清晰,在价值判断中,是非标准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他们更倾向于以心态和信念来判断意义和价值。

因此,日本人虽然相信善恶有报,但也很难见到日本人疾恶如仇。综观日本妖怪的形成原因就可以知道,妖怪往往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形成的某种执念,他们并没有大坏大恶,都是很可怜的。因此日本人在构建妖怪世界时投注了很大的同情和理解,即使是对一些危险性很大的妖怪也并不是一味打倒,而是用供奉的方式与之握手言和。同样,在日本人看来,恶人也是可怜的,他们的恶行也是源于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且,不善待恶人本身就是一种恶行,并会因此遭到报应。

除了逢年过节各种以神仙、祖灵、妖怪为主题的祭典和活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形形色色预示祸福的说法。比如,日本人忌讳荷花,因为他们认为荷花是“妖花”、“丧花”;在民间有“看见黄鼠狼代表将有厄运来临”的说法,因为人们相信黄鼠狼具有魔力,不仅会骗人,还会潜入人们家里偷东西,而且群聚的黄鼠狼还能引起火灾。鸟山石燕笔下的《鼬》就描绘了几只黄鼠狼将身体叠起来潜入民宅的情景。对黄鼠狼,人们也自有一套破解的方法。据说,黄鼠狼骗人时会注视着人的眉毛。因此,遇见黄鼠狼的时候用自己的唾液将眉毛弄湿就能幸免于难。日本人常常把可疑的事物称为“眉唾液”,就和黄鼠狼、狐狸等作祟的妖怪有关。

妖怪文化在语言中也有明显的表现。日语里有很多和妖怪有关的俗语。比如,传说中河童爱吃黄瓜,所以卷着小黄瓜的寿司就叫做“河童卷”;知道了鼻高天狗的传说,就明白说别人“生了个天狗鼻子”是在形容他骄傲自大。关于鬼的俗语也有很多:形容前途未卜、吉凶莫测时人们会说“碰到鬼了”或者“碰到蛇了”;形容某人得到了一件很有用的东西、变得更为强大时,中国人喜欢说“如虎添翼”,日本人却说“鬼得了铁棍”;中国人所说的“猫儿不在老鼠跳梁”,在日语中的说法是“鬼不在的空隙洗衣服”;“猫哭耗子假慈悲”,日本人叫做“鬼口边念佛”;形容一个人得意洋洋的时候,日本人会说他“像砍掉了鬼的头一样”;形容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心软,日本人爱说“鬼也会流泪”;如果谁家娶了个十分厉害的恶媳妇儿,就会被叫做“鬼嫁”;“把鬼蘸了醋来吃”是在说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到了近代,学校里的学生们常常给特别严格的老师奉献外号“鬼某某”,而对那些特别仁慈的老师则尊称为“菩萨某某”。除此之外,鬼也活跃在孩子们的生活里,几乎所有的日本人小时候都玩过“鬼追人”的游戏。

另外,日本人把夜晚埋伏在深巷拦路抢劫的男子称为“见越”,这和一种叫做“见越入道”的妖怪有关。这个妖怪喜欢躲在墙壁、大树后面等隐蔽的地方,在有人经过时再猛地跳出来。而且在跳出来的同时,他的身材会一下子膨胀好几倍。此情此景常常把人吓得魂飞魄散。用这个妖怪来形容强盗,倒也恰如其分。

妖怪文化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也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不像与生活中的影响那么清晰可见,但却也并非无迹可循。比如说,日本人非常注重保持私人空间。传统的日本人即使是在自己家中也很注意礼节,并不习惯亲昵无间的家庭关系。在妖怪文化中,人的世界和妖怪的世界有清楚的边界,人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禁忌。比如说,晚上是妖怪的时间,所以人们要把晚上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妖怪,让“百鬼夜行”、“老鼠娶亲”。另外,妖怪有很多自己的隐私,他们不喜欢人的窥伺。比如在日本传说中,河童与山童会在特定的季节变身,偷看了变身过程的人们会染上重病死去。另外在黑泽明的电影《梦》里,偷看了山里的狐狸娶亲的人要去找狐狸谢罪,听任狐狸的惩罚。类似的禁忌虽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严格,但至今仍在人们的生活中留有影子。

日本人对待神灵和妖怪的态度,表现出了日本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的特点。日本的本土妖怪原本是极少的,在众多外国妖怪涌入国门之后,一概将其“本土化”,有些妖怪改头换面之后,已经难辨原貌了。日本人就秉承着这样的一贯做法,创造出了绚烂诡异、区别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妖怪文化,并将其体现在古往今来的多种艺术形态中。

注释:

[1]〔日〕水木茂著,苏阿亮译:《中国妖怪事典》,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31日初版,第18~19页。

[2]日本古代从东北地区到九州岛一带传说中的妖犬,由于地域的不同,也有地方称之为狼。

[3]叶渭渠:《日本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第26页。

[4]〔日〕水木茂著,吴佩俞译:《世界妖怪事典》,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31日初版,第12页。

[5]〔日〕宫家准著,赵仲明译:《日本的民俗宗教》,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1页。

[6]〔日〕宫家准著,赵仲明译:《日本的民俗宗教》,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14页。

[7]〔日〕小泉八云著,〔日〕落合贞三郎编,胡山源译:《日本与日本人》,九州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37页。

[8]〔日〕梅原猛著,刘瑞芝、卞立强译:《地狱的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4页。

[9]〔日〕水木茂著,苏阿亮译:《中国妖怪事典》,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31日初版,第13页。

[10]〔日〕宫家准著,赵仲明译:《日本的民俗宗教》,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197页。

[11]〔日〕水木茂著,苏阿亮译:《中国妖怪事典》,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31日初版,第21页。

[12]王晓平:《佛典·志怪·物语》,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87~88页。

[13]王晓平:《佛典·志怪·物语》,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4页。

[14]〔日〕水木茂著,苏阿亮译:《中国妖怪事典》,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31日初版,第128~129页。

[15]〔日〕水木茂著,苏阿亮译:《中国妖怪事典》,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31日初版,第174~175页。

[16]〔日〕水木茂著,苏阿亮译:《中国妖怪事典》,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31日初版,第18页。

[17]〔日〕水木茂,苏阿亮译:《中国妖怪事典》,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31日初版,第103页。

[18]〔日〕梅原猛著,卞立强、李力译:《世界中的日本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12页。

[19]王晓平:《佛典·志怪·物语》,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109~110页。

[20]〔日〕宫家准著,赵仲明译:《日本的民俗宗教》,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1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