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9657100000071

第71章 金黄的稻束/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选自《诗集 1942—1947》,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4月出版)

作品导读

郑敏(1920—),福建闽侯人,生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在联大就读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与穆旦、杜运燮并称“联大三星”。诗风受到了老师冯至及德国诗人莱纳·里尔克较深的影响,1948年出版了代表作《诗集1942—1947》。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度,中国文学史上历来便不缺乏优秀的女性诗人。她们以自己顽强而坚定的存在,表述着女性丰富的内心和眼中的世界,在以男性书写为中心的诗歌领域,增加了些许亮丽温馨的色彩。1940年代,当郑敏出现在诗坛,便以她优雅聪慧的诗歌形象延续了这一传统。而她所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广阔的现实世界、更为复杂的情感空间和更为多变的表达方式,这又决定了她绝不仅仅是一个闺情私怨的叙述者。在女性的温婉与柔和之中,更添加了良好的哲学训练所熏陶出的内省与沉思的色彩。正如唐湜所评价的那样,郑敏是“一朵开放在暴风雨前历史性的宁静里的时间之花”。(唐湜《郑敏静夜里的祈祷》)

咏物诗在郑敏的诗作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国古代咏物诗所强调的不粘于物、寄托遥深的传统,与“里尔克式”丰富繁密的意象性,在郑敏的诗歌中似乎并没有截然的区别。她力图在保留古典氛围所能营造的巨大想象空间的同时,以流动连绵的线条和浓淡相宜的笔墨,呈现出雕塑或油画的图景美,“它的效果是细致、缓慢、持久而又留有想象余地的,就象细雨滋润禾苗,渗入了土地一样”。(袁可嘉《〈九叶集〉序》)在流动中寻找一瞬间的定格,从凝固中发掘变化的韵律,郑敏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将诗性的情感深藏在别具匠心的意象之中,并寻觅到了二者最完美的一致。

这就决定了郑敏始终在她的诗歌中保留了一双观看的“眼睛”:一方面聚焦外在的世界,一方面内视自己的心灵。哪怕在她面前只有一把“金黄的稻束”,她也凭借这双慧眼发现意识与现实的凝结点,达到“物中有我、物我合一”的完美境界。在秋天空旷的田野上,离开了大地的稻束垂首站立。原本带有几分幽怨和伤感的画面,却在郑敏的诗作中呈现出一个母亲的全部特征:操劳时的付出,收获后的静默,甚至那被脱去了谷穗的空壳,都让人想起母亲满是皱纹的美丽的脸。人世间总有一些精神是不囿于时空而永恒存在的,那“肩荷着伟大的疲倦”的母亲雕像就是明证。收获时的满月和暮色中的远山,都不过是为母亲的雕塑献上敬慕的光环。诗人眼中的稻束就以这种方式,凝固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在伟大的母亲面前,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在这里,有淡淡的哀愁,有朦胧的希望,有对于宇宙万物的细致体验,也有对于人生世事的认真思索,而这些主观感受全部凝聚在诗人精心刻画的意象上。郑敏的诗歌“叫人看出一个丰盈的生命里所积蓄的智慧”,“人间极平常的现象,到她的笔下就翻出了明暗,呈露了底蕴”(陈敬容《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因而显得分外真切而动人。

拓展阅读

郑敏:《濯足》、《生的美:痛苦,斗争,忍受》、《来到》

蓝棣之编选:《九叶派诗选》(修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唐湜:《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