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9657100000070

第70章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穆旦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风扫着北方的平原,

北方的田野是枯干的,大麦和谷子已经推进了村庄,

岁月尽竭了,牲口憩息了,村外的小河冻结了,

在古老的路上,在田野的纵横里闪着一盏灯光,

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

他想什么?他做什么?

在这亲切的,为吱哑的轮子压死的路上。

风向东吹,风向南吹,风在低矮的小街上旋转,

木格的窗纸堆着沙土,我们在泥草的屋顶下安眠,

谁家的儿郎吓哭了,哇——呜——呜——从屋顶传过屋顶,

他就要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

从屋顶传过屋顶,风

这样大岁月这样悠久,

我们不能够听见,我们不能够听见。

火熄了么?红的炭火拨灭了么?一个声音说,

我们的祖先是已经睡了,睡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

所有的故事已经讲完了,只剩下了灰烬的遗留,

在我们没有安慰的梦里,在他们走来又走去以后,

在门口,那些用旧了的镰刀,

锄头,牛轭,石磨,大车,

静静地,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

1941年2月(选自《穆旦诗集1939—1945》,1947年5月出版)

作品导读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生于天津。在西南联大外文系就读期间,受英国诗人威廉·燕卜荪影响,研读了叶芝、艾略特和奥登等现代派诗人的作品。1945年,根据入缅作战的经历,创作了诗歌《森林之魅——祭野人山死难的兵士》,开始引起诗坛关注。1940年代出版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和《旗》。1949年赴美留学,1953年返国后,主要从事俄、英诗歌的翻译工作。

出生在初春的穆旦对冬天似乎有着特别的好感,他曾经写信给朋友说:“不知你爱秋天和冬天不?这是我最爱的两个季节。它们体现着收获、衰亡、沉静之感,适于在此时给春夏的蓬勃生命做总结。”在他的诗作中,关于冬的意象比比皆是。写于1941年的《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北方原野的冬夜景象。从诗中“枯干的田野”、“厚重的,多纹的脸”、“低矮的小街”、“木格的窗纸”等意象的重复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在战争阴云笼罩下北中国的寒冷、枯竭与困窘。在千百年世代相传的岁月里,在同一个屋檐下,祖先、父辈和后代们交接着凝滞单调、一成不变的生活。孩子的哭声“从屋顶传过屋顶”,仿佛是一线生命活力的闪光。但是“他就要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而“泥草的屋顶”就是这种生活方式沉默、恒久的见证。没有任何主观意识的粗糙浸染,如同一声悠长而深沉的叹息,巨大的荒凉与悲哀便随着诗句的静静展开,无边无际地覆盖过来,震撼着所有人的心灵。然而,诗作的结尾却让我们看见了冷寂冬夜里的平静,那承接着雪花的“锄头,牛轭,石磨,大车”与“用旧了的镰刀”,仿佛以一种无形的坚韧和忍耐,消解了冬的肃杀与威严。那些隐藏在灰烬中炭火的星光,仿佛是未来的希望,虽然微弱,却有着生生不息的坚强。

这就是那个时代穆旦心中的冬天——冷清寂寞,惆怅哀怨,却又带着几分静穆的高贵与凝重的伟大,有别于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悲怆与忧郁。古往今来,似乎很少有诗人对冬天注入像穆旦这样深厚诚挚的感情。如果对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便很容易发现,这些诗作的现实主义色彩十分明朗。穆旦身上体现了那个艰难年代一个中国诗人最为宝贵的品格:密切关注着时代与生活,关注着脚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作为学院派诗人的代表,穆旦并没有躲在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里字斟句酌地独自吟哦,或是陶醉在对自己作品精雕细刻的欣赏中。在他的诗作里,我们时常可以感觉到泥土和汗珠的气息扑面而来。穆旦诗歌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他能踏实地站在这方灾难深重的土地上,将自己作为诗人的冥思玄想与知识者的现世关怀融合在一起。同时,又以高超的技巧穿透时空的表层遮蔽和自我的情感障碍,直接逼视历史的本质与真实。因此,我们才有可能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1940年代的中国诗歌界,穆旦不但“有着最鲜明的现代诗风”和“最深沉的哲理内涵”(唐湜《九叶在闪光》),而且是最能反映时代真实声音的诗人之一。

拓展阅读

穆旦:《诗八首》、《还原作用》、《赞美》

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收入《穆旦诗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