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层出不穷的海洋舰船
9232800000004

第4章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苏联解体后,其海军的主力舰几乎全部易帜为俄罗斯海军舰艇。然而,俄罗斯建立了自己的海军后,不仅没有建造新的航空母舰,反而对已有的航空母舰停建的停建、退役的退役、出卖的出卖、解体的解体。现在,俄罗斯海军的圣安得列旗下,只剩下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苏联海军元帅号”(以下简称“库兹涅佐夫”)航空母舰。

1990年,一艘新的大型航空母舰在黑海尼古拉耶夫第444船厂交付前苏联海军,舰尾上标出金色的舰名“第比利斯号”。1990年10月4日,前苏联海军改“第比利斯”为“库兹涅佐夫号”。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于1985年12月下水,1989年9月开始海上试航,经过16个月的黑海试验后,于1991年1月正式服役。在“库兹涅佐夫号”下水的同时,该级的第二艘“瓦良格号”(曾名“里加号”)开工建造。接着,该级舰的第三艘“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又干1988年动工建造。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吨位上已经接近美国最初的几型现代航空母舰,如“福莱斯特”级和“小鹰”级等,但从战术意图上讲,“库兹涅佐夫”级基本上是一种防卫型舰艇。

在设计思想上,“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更强调机舰协同,它不仅是飞机运载支援平台,也是一个作战平台。同时,该舰利用本国的技术优势,采用了利用滑撬式甲板实现高性能飞机滑跃起飞的独特方式,开创了舰载机舰上起降的新途径,使该舰成为世界上第一艘无需弹射就能使常规起降飞机升空的航空母舰。

该舰长302米,宽69米,满载排水量67000P~毡,蒸汽轮机推进,总功率达147兆瓦,四轴四桨,航速30节,舰员2100名。其外形布局与美国航空母舰相似,舰上设有斜直两条飞行甲板,斜甲板长205米、宽23米,与舰体轴线成七度夹角。斜甲板通常用于降落,其中后部设有四道阻拦索和辅助回收装置,但因该甲板较长,也常用于起飞苏一27这样的较重型飞机。直甲板专门用于飞机起飞,长105米,首部呈12度上翘,斜坡部分长60米,由于采用滑跃起飞而不用弹射器,不仅避免了飞机特设技术上的复杂性,减轻了载舰和飞机的负担,使舰艇有效负载能力增大,而且安全性好。该舰飞行甲板上绘有九个供直升机着舰的白色标志圈,后部还有一个标有“M”的大圈供雅克一38着舰使用,这个区域甲板表面铺设耐高温材料,以经受高温气流的侵蚀。

右舷舰岛的前后各设一台20×15米、载重量为35吨~40吨的舷侧升降机。舰中前部左右两个燃气导板之间还有一部13×4米的轻型升降机。

飞行甲板下的机库长约170米、宽约35米、高7.5米,可容纳苏一27K与米格一29K战斗机、雅克一38垂直起降战斗攻击机、卡一27反潜或导弹中继制导直升机共约40架。

“库兹涅佐夫”航空母舰的武器空前强大,有任何国家航空母舰所不能比拟的强大武器系统,真是武装到了牙齿的地步。

在反舰武器方面,有舰首部飞行甲板下隐蔽装有12具SS—N一19舰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该导弹可通过卫星接收目标信息进行超视距攻击,对大中型舰艇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在防空武器方面,该舰拥有由舰空导弹、弹炮结合近防系统和速射炮近防系统组成的三道防空反导火力网,共有256个导弹发射单元,其中SA—N一9导弹92个,SA—N—11导弹64个,另有132管30毫米炮,能够对突破舰载机防空系统的敌飞机和导弹进行有效近距离拦截。

在反潜武器方面:该舰装备两座十联装RBU一12000型火箭深弹发射装置,其最大射程12千米,比苏联以往深弹的射程提高了一倍。

“库兹涅佐夫号”的舰岛上面装置相控阵雷达、三坐标雷达、导弹制导雷达、卫星通信、导航、电子对抗和飞机归航引导系统。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舰载机也较为先进,可搭载60架飞机,这不仅在载机量方面比“基辅”级提高近一倍,而且在机种、机型方面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按照计划,该级舰将装备苏一27远程战斗机、米格一29近程战斗机、苏一25攻击机(训练型)、安一74预警机、雅克一14l垂直短距起降飞机以及卡一27反潜直升机等,其中,苏一27K与米格一29K都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战斗机。这些飞机无疑会大幅度提高该型舰以制空和反潜为主的综合作战能力。

近来,俄罗斯国内又时时传来不需要航空母舰的声音,军事观察家们分析,俄罗斯近年来不可能再新建航空母舰。而且,由于经济不景气,仅剩的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能否得到应有的维护保养也令人大打问号,换句话说,这只孤独的“北极熊”能否平安地度过俄罗斯经济萧条的“冬天”,人们还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