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层出不穷的海洋舰船
9232800000005

第5章 法国戴高乐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设计建造费用为29亿美元,是法国近70年历史上耗资最多、装备最先进、指挥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艘军舰。该舰标准排水量36000吨,满载排水量39680吨,舰长261.5米,宽31.7米,吃水8.5米,飞行甲板长261.5米,宽64.4米。

“戴高乐”级航母是一艘采用弹射器和拦阻装置的传统式中型核动力航空母舰,舰首为封闭式,岛式上层建筑位于右舷,其后设有两部舷侧升降机。从上到下,全舰共有15层甲板,由纵横舱壁分成20个水密舱段,共有2200个舱室。

为了提高抗爆的能力,该级航母在结构上作了加强,并布设了装甲防护,除机库和动力装置外,全舰形成了一个堡垒式的结构、舱内保持正压,具有防核、防生物和防化学战的能力,舰上的电气设备有抗核爆炸电磁脉冲措施,在核爆炸产生电磁脉冲后,舰内仍能保持基本的通信能力,仍能快速回收和发射一个由6~8架飞机组成的攻击波。舰体水下部分采用多层或双层结构,并增强船底板强度,使其具有抗水下爆炸的能力。

全舰的关键部位均有装甲防护,弹药库、机舱等最危险的地方除在四周采用装甲防护外,为防止引起链锁式爆炸反应,将其前后分散布置,相邻舱之间采用装甲隔壁隔开,备用弹药均放在水线以下的弹药舱中。

该级舰具有2200个舱室,分布在20个水密舱段、15层甲板中。在龙骨与飞行甲板之间,有一双层底和八层中间甲板。编制人数为1850人,其中550人为航空部门人员。

该舰的通信系统由对内通信系统和对外通信系统组成。对内通信包括用于直观通信的扬声器、电话机、对讲机、频警器等;对外通信一般利用卫星及数据链进行,既可与陆地指挥机关通讯,又可与编队内部联系。

舰上的探测系统十分齐全,其中有一部远程对空警戒雷达,一部中程对空警戒雷达,一部防空、反导弹制导雷达,两部导航雷达,一部着舰雷达,一部红外警戒,一部敌我识别器,一部电子分析仪,一部无线电指向标。

根据“阵风”飞机海军型的研制情况,法国海军决定,第一阶段(即1998~2004年间),“戴高乐号”将搭载“超级军旗”战斗机、“阿利兹”反潜巡逻机、“海豚”直升机等。第二阶段(即2004年后),将以“阵风”战斗机取代“超级军旗”战斗机。以“阵风”战斗机取代“超级军旗”战斗机后,“戴高乐”航母主要携带“阵风”战斗机、E一2C预警机和NFH一90直升机。飞机的搭配是:战斗机30~33架、预警机3~4架、直升机4~6架。

“阵风”战斗机采用多种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隐形性能。在对海攻击时,“阵风”的外挂为两枚AM~39或AMS超音速导弹、四枚“米卡”中程拦射导弹、两枚“魔术”导弹、两个1300升副油箱、一个1700升副油箱,作战半径大于1000千米,同时具有对海对空作战能力。

“戴高乐”级航母的斜角甲板上设置了三根可供飞机正常降落时使用的拦阻索,其直径均为108毫米,可阻拦时速140节、19吨重的飞机。此外,还有一部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拦阻网。

“戴高乐”级航空母舰的作战系统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编队作战系统,其二是本舰作战系统。这两个作战系统既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

编队作战系统与陆上指挥中心沟通,用于保证编队作战准备和实施攻击的顺利进行。本舰作战系统主要用于将本舰警戒系统和自动防御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其他海军航空兵部队自动输数据,保证对战区内的战术形势作准确判断,对空战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对威胁进行精密评估,对来袭导弹、飞机、鱼雷进行自动防御。

除了舰载飞机外,舰上装备有自动防空武器群:在右舷舰首和左舷中部有32个SAAM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航空、反弹道导弹发射井)、两座六联装“萨德拉尔”近程导弹系统、四座“萨盖”欺骗干扰发射系统、两座ARBB33型干扰发射系统、一座反鱼雷欺骗系统。可在15千米近程内对航空母舰形成软硬结合的三层反导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