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足杯炉形如高足杯。直腹,下收,深腹。
○台几炉形如台几。方口,沿较宽较平。
○方炉形如略矮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直腹(或腹下部弧收)四矮足,或方圈足。多有两耳。
○扁炉浅腹,直壁,整体器型矮、宽。方口,或圆口。很矮的筒式炉、方炉等皆可列入扁炉。
○博山炉模拟仙山景象。炉盖高起呈山形(顶部尖锐),镂有孔洞。圈足,或足座造型接近圆形。炉腹与圈足间多为束腰炉柄。炉壁及炉底或有通气孔,或有承盘。具体造型变化较多,例如:炉盖上方设有凌空的禽鸟等等。
○佛塔(式)炉模拟佛塔造型。常为五足或圈足座。
○竹根炉又称“竹节炉”。模拟竹根(竹节),轮廓似筒式炉。足多为“竹根足”。
○动物、植物造型炉模拟动植物造型,如莲花、橘瓣、海棠、梅花、竹节;鹤、鸭、象、狻猊、角端、麒麟等等。有的香烟可从兽口中散出,或是兽口“含”香。
○卧炉、印香炉、多穴炉、柄炉、提炉、手炉、薰球、薰笼、香筒可参见“香具:香具的家族”。
局部样式
○朝天耳又称“冲天耳”。立于炉口上(或向外倾出),半圆形(或方形),微尖,有敬天之意。
○索耳又称“绳耳”。立于炉口上,形如绞绕的绳索。
○桥耳又称“凤眼耳”。立于炉口上,较低,倾斜成坡形,如桥。浑圆者称“虎眼耳”。
○朝冠耳在于侧面,向上翘起,如纱帽方翅。
○蚰龙耳又称“蚰耳”、“蜒蚰耳”。位于侧面,以简洁、圆润的线条象征弯曲的“蚰龙”。
○夔龙耳夔龙形。或龙首向内(吻接炉壁,或衔炉沿),龙身弯曲;或龙首向外,自龙口吐出弧状握把。
○鱼耳又称“双鱼耳”。在侧面,略如鱼形,近“耳垂”处分叉以象征鱼尾。鱼耳与戟耳相似,鱼耳下端有分叉,戟耳无之。
○戟耳在侧面,如(兵器)戟头,线条或劲直,或柔和。
○连环耳在侧面,环耳,又衔圆环,成连环状。
○雁翎耳在侧面。形如展开的雁翅,羽外端尖锐。多用于“法盏炉”,称“雁翎法盏”。
○兽首耳在侧面,凸起成狮、虎、象、豸、天鸡等兽首形,或有衔环。
○(鸟兽)吞口耳鸟兽在炉口上昂身低头,以兽口衔炉口。
○弦纹壁饰以数条水平直纹(多为凸起的棱箍)。如,弦纹用于筒式炉,有“三元炉”(三线)、“九元三极炉”(九线三组)等。
○文字纹壁饰以文字或符号,如梵文、阿拉伯文、满文、藏文、汉语篆字、福、寿等等。
○乳足上圆下尖,乳状,有肥短者,有瘦长者。
○戈足如戈,长而尖。
○象鼻足如象鼻,或垂下,或卷鼻(鼻孔向上)。
○多足四足或五足(或更多)。
装饰工艺
○錾花錾刻、雕镂出凹入、凸起或镂空的各式图案。
○镶嵌先錾刻出一定深度的图案纹理,再在凹槽中嵌入金银丝(片)。或錾出阳纹,再“包”金银丝片。
○鎏金(银)又称镀金。以金、水银制成银白色的“金泥”,涂于炉器表面;以火烘烤,使水银蒸发而金固结;再刷洗、磨压,使之致密光亮。可全炉鎏金或局部鎏金。
○铄金铸炉时将金屑散于(铜)溶液中,冷却后则金屑如星,融入铜料,遍布炉身,不怕擦洗,也不会剥落。
○渗金借助水银将金质熏擦、渗入铜骨,再用火烧,可有雨雪点、碎金点等各种样式。
○点金以金片贴于炉器表面。“金点”大小不等,有雨雪点、碎金点、大金片等各种样式。
○珐琅工艺先制器胎,再于表面施以各色珐琅釉料,然后焙烧、磨光、鎏金。据其工艺特征可分掐丝珐琅(景泰蓝)、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画珐琅等类,据所用胎料可分铜胎、瓷胎、金胎、玻璃胎、紫砂胎珐琅等类。
第三节云烟缭绕的山海—博山炉
“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这是西汉经学家刘向撰写的一段铭文,所咏器物就是著名的“博山炉”。
博山炉是一种造型特殊的薰炉。炉盖高耸如山,顶部呈尖锥形,模拟仙山景象。山间饰有灵禽、瑞兽、神仙人物,随山势的起伏镂出隐蔽的孔洞以散香烟。足座多为圆形,通过立柱炉柄连接炉腹。足座下设贮水的圆盘,润气蒸香,象征东海。焚香时,袅袅香烟从层层镂空的山形中散出,缭绕于炉体四周,若有圆盘贮水,则还有香烟戏水的奇观,宛如云雾盘绕的仙山,现出生动的山海之象。
汉代多为铜博山,也有铀陶和彩绘博山。魏晋南北朝则多见青瓷博山。陶、瓷博山炉造型较为简约,也更容易制作,不会锈蚀,便于使用。除了室内薰香,博山炉还用于薰衣、薰被、取暖等,东汉后也用于道教、佛教等祭祀焚香。
博山炉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自西汉中期至魏晋南北朝的700年间多为王公贵族所用,也是汉晋时期地位最高、最为特殊的一类薰炉,并被视为汉代工艺品的重要代表。博山炉最为流行的时间,也正是薰香风气得以迅速扩展的汉代,可以说,博山炉是中国香文化史上的标志性器具。
西汉的铜器工艺高超,所制铜博山也十分精湛,常施以嵌金(银)、鎏金(银)等高档工艺。如汉武帝时的“鎏金银高柄竹节薰炉”,底座透雕双龙,龙口吐出竹节形炉柄,炉柄上端再铸三龙,龙头托起炉腹,腹壁又浮雕四条金龙(龙身鎏金、龙爪鎏银),分三组饰九龙,是典型的皇家器物,也是目前规格最高的博山炉。此炉先用于武帝宫中,后赐予卫青和阳信长公主夫妇。中山靖王刘胜的“错金博山炉”也是一件精品:炉盖山景优美,神兽、灵猴、猎人造型生动。炉柄透雕三条蛟龙,龙头擎托炉腹。从底座到炉盖的山石,通体以金丝金片“错”(嵌金或鎏金)出回环舒卷、刚柔相济的云气,雕镂精湛,端庄华美,这两座博山炉都是国宝级文物。
因薰香风气的兴盛,博山炉式样也不断增加。汉成帝时,宫中有“五层金博山香炉”,著名的长安巧匠丁缓还制出精巧的“九层金博山香炉”,镂以奇禽异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
精美的博山炉在汉代时也常被视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目前发掘的多个西汉高规格墓葬中都有此类薰炉出现。魏晋时期将薰香和博山炉作为上层社会优越生活的标志,如昭明太子萧统《铜博山香炉赋》有:“蕙帷已低,兰膏未屏。爨松柏之火,焚兰麝之芳。”
梁孝元帝萧绎《香炉铭》有:“苏合氤氲,非烟若云,时秾更薄,乍聚还分。火微难尽,风长易闻,孰云道力,慈悲所熏。”
博山炉拟山象海,独具气势,尖顶朝天,又有敬天礼地之意,再加两汉宫廷及魏晋道教、佛教的推重,故也成为历史上地位最高的一种香炉。南北朝之后仍有久远的影响,唐宋明清历代都有仿制,人们也常将“博山”、“博山炉”用作香炉的代称。
第四节珠光宝色的传奇—宣德炉
据明清文献记载,明·宣德三年,暹罗(今泰国)进贡一批优质“风磨”铜,宣宗便遣人以这些有黄金般光泽的矿石为主料,精工制作了3000余件供祭祀及宫廷日用的鼎彝炉具,这些精美绝伦的香炉就是著名的宣德炉。
铸造宣炉所用的原料种类甚多,除了黄铜矿石,赤金、白银以及锌、锡等金属,另有品类繁多、五彩斑斓的矿石、宝石等物。铜料的冶炼也极为精纯,普通的铜四炼即为质优,而宣炉所用的铜,精者十二炼,少者也有六炼,每斤矿石出铜不足半斤,精者则又减半。
其铸造采用了工艺复杂的失腊法,从而使炉器造型更为自由,且没有范痕,表面光洁细腻,浑然一体。
宣炉色泽内敛,古朴端庄,质感特殊。有些炉随季节、天气及炉温的改变,色泽还会发生变化。冒襄曾言:“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肤柔腻可掐。爇火久,灿烂善变,久不着火,即纳之污泥中,拭去如故。”项元汴言:“宣炉之真者,如良金之百炼,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淡淡穆穆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里之间,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莹映彻,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
炉身的整体颜色有棠梨色、蜡茶色、藏经纸色、蟹殻青色、栗壳色、琥珀色等等多种。斑色亦多,如朱砂斑、石绿斑、石青斑、枣斑、桑椹斑、紫葡萄斑、黑漆古斑等,脚色也有多种。有的宣炉还以渗金、点金、鎏金、金银镶嵌等作装饰。造型简洁大雅,大多是参仿商周名器、唐宋炉具等前代已有的式样,形制有117种之多,多数宣炉都没有炉盖。
自宣德三年铸炉之后,一直有很多人追随仿制,参与铸炉的吴邦佐是最早的仿制者。宣炉停铸后,他用相同的方法自行“私”铸,其炉品质甚高(款识为“琴书侣”)。明清时期,陆续有仿宣名家制作了很多精美的仿品,款识亦模拟官铸宣炉,如“宣德”、“大明宣德年制”等,有的甚至可以乱真。
宣炉之后,美观且不易锈蚀的黄铜香炉受人喜爱,瓷炉则数量大减。
时至今日,宣德三年的官铸宣炉已极为罕见。要确证一些工艺高超的“宣德炉”是否为官铸炉具,即使对文物专家们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那些精美到真假难辩的“宣德炉”也足以成为稀世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