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游酢新论
8655300000006

第6章 游酢“程门立雪”和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2)

志于道。“道者,天也,故言志。”道是天,所以说向往。游酢将道当成是宅心,即心的安顿处。心要安顿在道上,安顿在本上,安顿在仁上,也就是志要向往在道上、立在道上、立在根本上。“知孝悌为仁之本,则本立而道生。”只有心安顿在道上,志立在仁上,才能做到念念不忘道,念念不忘仁,念念不忘孝悌,于是就能“入孝而出悌,身谨而言信,处众而讯爱,交友而亲仁”。把心寄托在道上,把志立在仁上,一心一意致力于根本,那么就会无杂念无他为,而只有精纯和专一。无杂念有精纯,无他为只专一,就会不偏颇、不动摇、不改变。这样,执道就会掌握中庸之道,立志就会高尚坚定,从而就达到了“志于道”的效果了。

据于德。“德者,地也,故言据。”德是地,所以说依靠。游酢在《论语杂解》里说:“天下达道五: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天下必须依靠的、遵守的道德标准有五个,这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间的交往的道德标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游酢接着上面的话说:“先王之时,在上者舍是无以教,在下者舍是无以学,故孟子曰‘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游酢明确地指出:古代贤君在位时,在上位的除讲这五种道德准则以外就再没有别的教育,在下位的除这以外的也再没有别的东西值得学习,所以孟子说“这五类人际间关系的道德准则,是夏、商、周三代共同的”。现在,据于德,还是要讲这五种人际关系,这样侍奉父母就能尽力,侍奉君主就能忠心,对妻子儿女就能爱护,对朋友就能守信,人际间的道德关系就会亲厚。因此,据于德,就是要达到明人伦、识天理、人心仁的目的。据于德,德者得也。游酢认为,这得,这体会,要得于自己,要从自己内心深处获得而不是从外部,因为只有自己内在力量强大了,即德行粹然,那么坚固的外物也就无法使它倾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据于德”的效果。

依于仁。游酢认为,“依于仁”就是要时时、处处都不违仁,因为仁就是人。人是万物之首,人“依于仁”,人就会有“仁爱”之心,就会学圣人做圣人,对万物施仁,而促使万物发育生长,促使人类蓬勃发展。人若离开了仁,就不是人了。仁、义、礼、智“四端”,仁为源头和目的,义为宜仁,礼为体仁,智为知仁。“四端”都归于仁。因此说,人只有“依于仁”,才会有爱,才能去讲爱、施仁、做善事。仁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为人的标志。有了仁,才有爱,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才能和睦,社会才能和谐,世界才能和平。“仁者,人也,故言依”,“依于仁,所以成德也”。

游于艺。游酢认为,“至于游于艺则所以闲邪也”,即“游于艺”的目的是防止人有邪念而走入歧途。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门技艺。学习这些技艺,就是为了“仁”这个目的。游酢说:“蓋士志于道,苟未至于纵心,则必有息游之学焉。”士人志向于道,如果不放荡心思,那么就一定有休闲旅游娱乐的学问。士人通过这些学问来稳定情绪,把心思集中于道上,加强道德修养,“治气养心,行己接物”而进入圣域。游酢认为:六艺中的礼,是防止浮躁;乐,是引导柔和;射,是使内心方正而外体正直;御、书、数,也是这样,都是“操心之术”。游酢进一步指出,学到稳定情绪,把心思集中于道上,那就是“至诚”、“诚身”的地步了,这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游酢说:“至诚之道,精一无间。心合于气,气合于神,无声无臭,而天地之间物莫得以遁其形矣。”这是说,至诚这一道理,精微专一到没有别的东西掺杂在里面。心和气合,气和神合,无声音无味道,然而在诚的面前世间万物都无法逃脱它的原形。游酢又说:“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学至于诚身,安往而不致其极哉!以内则顺乎亲,以外则信乎友,以上则可以得君,以下则可以得民。此舜之充塞,所以克从也。”这是说,搞不清什么是善,就做不到诚心实意。学习到了能够诚心实意,就是到达了圣人的境界。这样,内可以孝顺父母,外可以信任朋友,上可以得到君主的宠信,下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戴。这就是舜遵循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准则而成功的原因。至诚,精微专一;自身,诚心实意。游于艺,还是为了成德。

游酢这样把孔子的道、德、仁、艺紧密连串起来作深刻的阐述,从而更加强调和突出了他的教育宗旨:德育为先。这说明游酢的教育思想的最核心最本质之处,是以人为本,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但同时,游酢在对“游于艺”的阐述中,也明确地表示学子还应有“息游之学”,还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陶冶人的情操,以强壮人的身体,以增强人的美感,以增进人的智慧,促使人能够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因此,游酢的教育宗旨,亦是德育为先、全面发展。

2.教育教学内容与教材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是宋明理学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经典。《宋史.程颐传》载:“(程颐)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标指,而达于‘六经’。”这说明,“二程”把“四书”并行提高到与“六经”相同的地位,作为他们创建新儒学即理学的主要经典之依据。自“二程”始,“四书”就成为理学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经典。

游酢师承“二程”,同样推重“四书”,认为“四书”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只要对“四书”融会贯通,就能找到圣人传心之旨,所以他强调“四书”是新儒学——理学经典的基础,以“四书”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教材,是最能体现从儒学到理学的现实的需要、时代的特征和书院理学教育教学的实质。游酢认为,“二程”正是因为推重“四书”,把“四书”作为理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的启蒙教科书,而形成的理学教育思想体系,有着教化成俗的重大作用,而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游酢在《书明道先生行状后》里说:“先生(指程颢)之教,事系天下之重,专尚宽厚,以教化为先,本于诚意正心,所学皆心到自得,无求于外,以故甚贫者忘饥寒,已仕者忘爵禄,鲁重者敏,谨细者裕,强者拂理,懦者有立志,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从“四书”的内容上看,《大学》提出修身治人的要求,“内圣外王”的理想是儒家区别于释、老的主要标志;同时阐述为学的“三纲”“八目”,强调“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宋儒说它是“古人为学之大方”,“为学纲目”教人“先须通此,方可读书”。“二程”说:“《大学》,孔子之遗言也。学者由是而学,则不迷于入德之门也。”“二程”明确地指出:《大学》是孔子的遗言,学子要认真地学习,入德之门就不会走错。游酢在《中庸义》里说:“《大学》自诚意正心至治国、平天下只一理,此《中庸》所谓合内外之道也。”这是说,《大学》从诚意、正心说到治国、平天下,只是一个理,这就是《中庸》里说的将“内圣外王”的道合起来。“合内外之道”,“内道”就是“内圣”,就是诚意、正心,就是修身;“外道”,就是“外王”,就是治国、平天下,就是治人。如何“合内外之道”?游酢认为,要按照《大学》里讲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和步骤去做。这就是,要平天下,就须先治国;要治国,就须先齐家;要齐家,就须先修身;要修身,就须先正心;要正心,就须先诚意;要诚意,就须先致知;要致知,就须先格物。做学问,就要遵循“八目”的步骤和方法,一步一步地去做,自然就能够达到“三纲”的目标。达到了“三纲”之目标,也就做到了既修身又治人,实现了“合内外之道”。因此,游酢强调《大学》乃入德入门之书,是圣人之门户,是取道之至径,书院理学教育教学必须从《大学》入手,如果忽视了《大学》的教育教学,那么就会迷失方向,就不能获得修身治人之要领,而进不了道德之门,入不了圣人的门户。《大学》应该是书院理学教育教学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教材。

《中庸》。《中庸》是阐述精妙的心性学说,非常有利于对抗佛教的心性思想。“二程”曾经指出:“《中庸》之书,决是传圣人之学不杂,子思恐传授渐失,故著此一卷书”、“《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善读《中庸》者,只得此一卷书,终身用不尽也。”二程认为,《中庸》是子思害怕圣人之学失传而著的一部纯粹的传播圣学的书,是孔门传授心法的大书;学子拥有一卷《中庸》并能善于学习,那是终身用不尽的。程颐还从《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命题中发挥出“性即理”的思想。天命是性,遵循性是道,性又是理,理是天地人之本。所以程颐说:“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圣人本天,释氏本心。”可见,“二程”所讲的圣人之学、圣人之道,就是性,就是天理,即人的本然之性、天的自然之理,也就是人性本善、生生之仁,也就是人生哲学、道德修养的学说。

游酢为了追述“二程”的遗训,而著《中庸义》,阐发《中庸》大义,使学子明确“天命之谓性”的意义,而能通过学圣人之道,做到“正其心,养其性”,入德成圣,成为道德高尚的大圣人。游酢说:“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则天命也。若遁天背情,则非性矣。天之所以命万物者,道也;而性者,具道以生也。因其性之固然,而无容私焉,则道在我矣。夫道不可擅而有也,固将与天下共之,故修礼以示之中,修乐以道之和,此修道之谓教也。或蔽于天,或蔽于人,为我至于无君,兼爱至于无父,则非教矣。知天命之谓性,则孟子性善之说可见矣。或曰性恶,或曰善恶混,或曰有二品,皆非知天命者也。”游酢的这段话有六层意思:一是上天的旨意是天命,不违背天命、不违背人情是性;二是上天驾御万物的规律、事理是道,性是依着道而生的;三是顺性无私心,道就在,有私心道就不在,因此道是不可以独占的,而是和天下人共有的;四是修道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要让人懂得天命、人情,懂得君臣、父子;五是懂得天命就是性,就会懂得孟子的性善说;六是性是善的,性恶、性善恶混、性有三品都是不懂得天命。显然,游酢是号召学子要接受教育,加强修养,去除私心,顺性行道,做个懂天命明人伦的道德高尚的君子。游酢在《中庸义》里还说:“《中庸》以人伦为主,故以孝德言之。”这是说,《中庸》是以人伦为主要内容,所以谈的都是孝德。孝德乃圣学之本源,入德之根本,“孝悌乃为仁之本”,所以《中庸》为传圣贤之道之大书。推崇《中庸》,就是要把《中庸》作为教育教学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教材,学子要尽心学习。

《论语》、《孟子》。《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表现出圣人注重日用常行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特点;《孟子》则提出并阐明性善论,解决儒家道德论的根源。“二程”说:“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言。如仲尼只说一个仁,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学者先须读《论语》、《孟子》。穷得《论语》、《孟子》,自有个要约处,以此观他经,甚省力。”这是“二程”对孟子发展孔子学说的贡献的肯定和彰扬,并且主张理学教育教学和学子穷经要从《论语》、《孟子》开始,因为它们是必读的入门读物。

游酢同样把《论语》、《孟子》作为进德穷经入门之要,作为书院教育教学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教材。他认为,《论语》是孔子传道立言、教人求仁进德的圣学,最能准确体现孔子的思想。于是,他也和他的老师“二程”一样,强调“非孔子之道,不可学也”,要求学子读孔子之书、学孔子之道。游酢说:“理也,义也,人心之所同然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心所同然者也”、“人之志在于善。”天理、正义,这是圣人的人道之学,是人心所共同向往的。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只是追求人心所共同向往的圣学。人的志向就是在于追求善德(即仁德)。游酢又在《论语杂解》里说:“君子之道亦务本而已矣。孝悌也者,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仁此者为仁,履此者为礼,宜此者为义,信此者为信,顺此者为乐,兹非仁之本与?知孝悌为仁之本,则本立而道生之说见矣。”《论语》里,处处都体现着孔子的仁德思想和人们求仁进德的路径。这就是要致力于根本,人人都讲孝悌,仁义礼智信处处都得到体现,这样本立而道生。至于《孟子》,游酢将它视为进入圣学门户之阶梯,学子只要凭借孟子的言论就可以求其理,凭借孟子的行动就可以一步步迈进圣域,找到儒家道德论的根源。因此,《论语》、《孟子》自然地成为他办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