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
8655100000055

第55章 教育基本法

俄罗斯的普京在总统卸任之后又和梅德韦杰夫玩了一把乾坤大挪移,经过总理位置再次出任总统,这在大多国家很少见,一般来说国家领导人鲜有在卸任之后东山再起的。

但日本经常有这种事情,特别是战前。战前的首相从理论上来说是由天皇任命的,天皇想任命谁,在什么时候任命当然是随天皇高兴,所以伊藤博文、西园寺公望、桂太郎、近卫文麿都有过下台一段时间之后再出任首相的经历,战后则改为了议会多数党领袖组阁,所以吉田茂也有过卸任之后复出的经历。现在安倍晋三再次出任日本首相。

安倍晋三到底干过什么了不起的事呢,原来大帅爷的《教育基本法》最后是在他任上修改的。这个《教育基本法》就是大帅爷用来代替“教育敕语”的,可以说是“教育宪法”。传说中当年诸葛亮靠几块石头就困住了东吴大将陆逊,而现在大帅爷就是靠这二纸法律困了日本人六十几年,《教育基本法》虽然被修改了,但宪法的修改还不知道会到猴年马月,再说现在修改的《教育基本法》也就是增加了“要爱国”的内容,真要想还原“教育敕语”的内容,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这个教育改革其实是美国国务院主持搞的,大帅爷在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个“教育敕语”当回事,因为美国人不照样成天念叨“爱上帝敬国旗”什么的吗?日本人念叨念叨似乎也不奇怪啊。后来看到SWNCC-172,也就是俗称为“日本再教育计划”(Reorientation of the Japanese People)文件之后才恍然大悟。

美国国务院从战争结束的1945年7月开始,就设置了专门委员会来研究如何对日本人进行再教育,因为在美国国务院看来,教育应该是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不是像日本的教育制度那样,力图消灭个性和想象力,一切忠诚于国家或者军部,强调自我牺牲。而且日本的教育过分精英化,占据官僚、军人以及大企业的高管职位的,都是经过一系列主要是依靠死记硬背的考试所选拔出来的精英,不改变这种教育的实际,日本还会再次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也就是说,日本教育需要改革的不仅仅是制度,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首先要废除教育敕语,弄一个东西来代替,这个代替的东西就是《教育基本法》。

这个《教育基本法》是在1947年3月31日施行的,比大帅爷的《日本国宪法》的施行还要早上一个月,而且“教育敕语”的正式废止,一直要到一年多以后的1948年6月19日国会通过了《有关排除教育敕语的决议》以后,这种时间顺序就足以说明在大帅爷这儿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大帅爷要办的事情很多,要提倡国际主义、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要鼓励男女同校,要鼓励私立学校,来打破日本的精英教育性质。但是这些都是大面子上的话,实际上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来培养人,所以大帅爷的那个《教育基本法》虽然很复杂,但精髓却很简单。日本人也知道那个精髓之所在,所以安倍晋三在修改这个法律的时候真正修改的地方也很少——就只有两处。

一个地方是大帅爷的法律里没有“道德”两个字,还有一个地方是大帅爷的法律里没有“爱国”这两个字。

大帅爷很巧妙地利用了当时日共等左翼思潮,对引起战争的原因和战争中军部所作所为做了反思,即把“道德”和“忠君爱国”画上了等号,再把“爱国”替换成了“爱皇国”或者“爱军国”。本来日本的教师们就在反思“我们把学生送上了战场”这么一个问题,这几个因素加起来,“和平”就成了日本教育中最主要的关键词,甚至在日后朝鲜战争时期,大帅爷已经和日共完全分道扬镳之后,对于“日本教职员组合”(简称“日教组”)的前身“全日本教员组合评议会”提出的“再不让我的学生上战场”这个口号也容忍了下来,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吉田茂也和日共一样,不但不愿意派日本兵去朝鲜,连弄点日本兵来守守日本都不愿意,要知道当时想和平的不止是左翼,右翼也一样。

既然要和平,不但战前的那些鼓吹军国主义的教材内容全部被删掉,就连“战争”、“武士道”、“切腹”都成了敏感词;投弹、刺杀、匍匐前进这些军事体育项目当然是废除了,就连剑道、柔道这些体育项目也被当做军国主义的内容而遭到了禁止。后来是因为那位把日本给炸平了的亚太地区第21轰炸机集团司令官卡梯斯·李梅(Curtis LeMay)美国空军上将喜欢柔道才给柔道解了禁,剑道的解禁就更加靠后了。

过去爱国就是“爱皇国”,这样一来连作为这个“国”的象征的国旗日章旗和国歌君之代也有点古里古怪了,只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存在,大家都知道那是日本的国旗和国歌,但一直到1999年之前并没有正式的法律来规定这一点。虽然学校里都挂着日章旗,但加入了日教组的教师们一般都不肯向那面旗起立,不愿唱君之代,到现在还成天为了这件事在打官司。但是现在打这种官司时,日教组一般都会输,这就是因为《教育基本法》已经被修改过了。

所以安培晋三会被认为“唯一干了点正事的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