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
8655100000054

第54章 改革的根本

“二·一总罢工”事件只标志着大帅爷和日本共产党之间那种虚拟的蜜月关系正式结束,大帅爷并没有立即和共产党翻脸,因为大帅爷还有事情要干。对美利坚合众国殖民总督大帅爷来说,共产党还只是纤介之疾,并不是什么心腹之患,这不,大帅爷只动了动手指头就按住了。那个什么“日本军国主义”才是美国的真正敌人,那些在太平洋战场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枪,绝望地向美军发动万岁冲锋的日本军人才是大帅爷的噩梦,就连埃克尔贝格那个没出息的中将还成天不学好想去当皇军的大队长,也不想想这么胡说八道对得起肩上扛的那三颗星吗?

总之,一定要彻底控制日本民族,这才是大帅爷的首要任务。

大日本帝国的命根子,实际上并不是大日本帝国陆海军或者是大日本帝国议会什么的,那种看上去挺吓人的东西只是硬件,实际上很好处理,既可以废除,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像那种祖孙三代的职务一样但称号还都不能相同的国家仅仅是变态而已。更大的问题是在软件上,对大日本帝国来说就是两部成文了的“大和魂”,也就是《大日本帝国宪法》和《教育敕语》。

《大日本帝国宪法》前面已经说了,这个《教育敕语》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所谓“敕语”,从字面上来看应该是天皇发布的“最高指示”,但说是说“敕语”,真的是不是天皇本人说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个教育敕语实际上是1890年的山县有朋内阁,以明治天皇的名义发布的一个有关帝国教育方针的文件,全文如下: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尔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持己、博爱及众、修学习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进广公益、开世务、常重国宪、遵国法。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者不独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

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朕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咸一其德。

粗看起来也就是一些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废话真理,但实际上这是明治宪法不可缺少的补充部分,明治宪法规定了天皇的神圣不可侵犯,而实现对天皇的绝对忠诚则是通过这个“教育敕语”来实现的。所有的学校都有一个叫做“奉安殿”的地方,里面放的就是天皇和皇后的“御真影”和这个教育敕语。这个敕语真要认真分析起来能分为“孝、悌、和、信、谦逊、博爱、学习、开智、德育、公益、遵法、义勇”等“十二德”,其中心就是“忠君爱国”。

日本人从上学开始就背那玩意,几十年下来就真像当年说的那样“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了。说起来大帅爷在南太平洋看到的那些没事就玩“玉碎冲锋”的日本兵,实际上是这个“教育敕语”的产物,因为其实日本历史上并没有什么这种“玉碎冲锋”,而现在的日本人也不会干这一套,比如这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在要出动消防队或者自卫队的时候最迟疑不决的就是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问题。

日本人知道这个教育敕语到底意味着什么,战败后的1945年8月18日,东久迩宫内阁的文部大臣还发表谈话,说战后重建离开了教育敕语是不可想象的。

大帅爷要搞的民主改革中就有一项是“教育改革”,这个改革有两方面的内容:日本教育的形式要改革,日本教育的内容也要改革,日本教育的宗旨更要改革。

首先就是教育的形式要改革。为了把日本的教育能够框到美国式教育方法中去,必须向日本出口美国教育体系。实际上就是不从这个政治意义出发,进口美国教育体系也是很有必要的。战前日本已经有了很完整的教育体系了,而且过于完整从而变得繁琐不堪。教育是培养社会劳动力的事业,社会劳动力的职业各有不同,教育的内容当然也不相同,但日本人能弄出来各种不兼容的教育体系来培养社会劳动力。在战前的日本除了小学是一样的之外,进入中学之后,按照官僚、军人、医生、教师、护士、工程师等不同职业就分成了最后是面向帝国大学陆士海兵(陆军士官学校、海军兵学校)还是医科大学、师范大学的不同教育系列,彼此之间一般不能兼容,也没有一个什么相应的标准。举例来说,到战后陆士海兵毕业的学历居然只相当于“短期大学”,翻成中文的话就是“大专”,当然这与战后军人再不吃香了有关系,但是陆士海兵本身的学制比其他学校要短也是一个因素,但报考陆士海兵的考生质量却不在考虑之列。

采用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理由,在明治初期急需大量人才的时候,采用这种从一开始就分门别类地进行专门教育的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用最少的资源培养出最多的人才,但是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是那么大的时候,这种方法就呈现出了问题。除了繁琐之外,过于专门的人才和社会需求如何匹配也成了问题,此时社会需要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互换的通用型教育。

最后在大帅爷的主持之下,把繁琐的日本学制在大学之前全部简化成了6+3+3这种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通用的学制,就是小学校6年,中学校3年,高等学校3年。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中级教育是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简称“初中”和“高中”,而日本的中等教育则是分为“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简称“中学”和“高校”。“高校”在中文里指的是大学,这点在阅读日文资料时是需要注意的。

大学一般分成两年制的“短期大学”、五年制的医科大学,除此之外全是四年制。

但这些并不是麦克阿瑟教育改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