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美哈密
8119900000004

第4章 呼唤来自哈密原生态的美-赵剑尘

2012年6月17日,河南万人游哈密拉开帷幕。首趟专列的七百多人抵达哈密,开始他们期盼已久的旅途。对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河南人来说,新疆是一片神秘的所在,他们对新疆不仅仅是一种好奇,更是一种近乎崇拜的体验式向往,他们中间大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去新疆一定会后悔!”因为哈密是进入新疆的第一扇大门,从这里开始,东疆、北疆、南疆将一步步揭开神秘的面纱,天山、松林、戈壁荒漠、魔鬼城、胡杨、草原、古城,无一不是一种召唤,呼唤一种抵达,呼唤一种亲历,呼唤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

来自河南的游客,下了火车的第一站,就分批赶到哈密有名的白石头,感受与中原风景完全不同的东天山风光。无论在何处,他们的相机都显得异常忙碌。这不,似乎离公路很近,就是大片大片的草原,而路边除了骏马的身影,还有墨绿挺拔的松林,其间零星点缀着红顶的小别墅似的房子,白顶圆形的毡房,再往里去,竟然是排排木质的栅栏,围着圆木搭建的小屋。在人们一声一声的惊叹中,车已嘎地停住。

这片土地奇在南有天山北坡皑皑的雪山,与东天山巍峨雄伟的喀尔里克峰遥遥相对,北面的巴里坤北山似乎也近在眼前,但云遮雾绕看不清其真貌。雪线下有层层叠叠的松林,绵延二百八十多公里,由天山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组成,轻风袭来,便闻得阵阵松脂清香,让人不由得陶醉其中。巍峨的山体阻隔了喧嚣,像天堂般宁静。松林下几乎没有任何分割线,绿得让人欣喜的草原便扑面而来,左面的伊叶英格尔草原一望无际,右面的巴里坤大草原水草丰美。

这些在新疆人眼里极为平常的景色,在河南游客的眼里,定当是人间仙境了。而有名的白石头,也让此山此水别有意味。据说这块白石头是天外陨石,不知何年何月落在了此处;还有人说是这块白石头是由于地质变化而从地表凸出。人们听着来自民间神奇而凄美的爱情故事,白石头原来是一对恋人幻化而成,不由叹息一声。随后又惊叫出声,前两天的大雨让松林中的蘑菇像一顶顶白色的小伞,绽放在山间林里。

第二天清晨,人们走进一望无际的巴里坤草原,身边不时擦肩而过的是哈萨克族的人们。我们脚下,是浓绿的结籽的及膝的草,密密地延展到地平线的尽头,时不时还可看到成片的淡黄、紫色或蓝色的小花,随风摇曳,仿佛点缀其间的它们,也因为参与描绘了这每年一度的草原盛景而骄傲。

松树塘。之所以叫作松树塘,只是因为这里松林密布,以其松林苍翠挺拔而得名。以前是个不起眼的小镇,如今却因为“河南万人游哈密观光美食节”开幕式在这里举办而名噪一时。松树塘位于天山北麓,地处哈密、巴里坤和伊吾交界处,海拔在一千八百米至三千米,经常出现六月飞雪、八月降霜的现象。这里层峦叠翠,林海连绵,山顶白雪覆盖,山腰万树挺立,山下草原丰茂,不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诗文。最著名的是清朝诗人洪亮吉的《松树塘万松歌》。他在诗中写道:“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直无回容。”这里历史悠久,自汉代以来就是西域征战的后勤基地。古时战争大都是人海战术,动辄就是几十万大军。大军每到一处,首先是要安营扎寨,所用之物全是木材。由于这里地势平缓,森林容易采伐,也容易建立工匠作坊制造军械,而且距离翻越天山以进军高昌的道路也最近,军械的运输也方便得多,所以,唐朝将领姜行本也把这里作为远征高昌的基地,被姜行本称之为黑绀岭的松树塘也难免一场劫难。清代宁远将军岳钟琪在此曾建过马场。

如今的松树塘,松树虽然没有古时浓密,但也依然成连绵之势。这里还成立了旅游接待中心,河南游客随便往哪一站,脚下都是连着山边的草原,金黄色的油菜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山腰间云雾缭绕,眼看着一场大雨就要来临,想来,雨中观赏松树塘也别有一番滋味。

马队驼队如风驰过

若说观光美食节开幕式上,大型舞蹈《哈拉卓尔尕》以欢快的节奏,似马奔驰的动作吸引了河南游客的眼球,那么当马队从远方草原奔驰而来时,河南游客发出的就是阵阵欢呼了。二十多名骑手驾驭着他们的马,每三骑成一组,刚刚还觉得马队还在很远的草原上,转瞬间已到眼前,骑手手提缰绳两腿夹马腹,马儿很听话地慢慢收住奔驰的脚步,众人冲上前去,只管举着相机一气狂拍。

这只是河南游客欢呼的序曲,当哈萨克族老牧民一家人行进而来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一位老大爷身着传统的哈萨克族服装,骑马走在最前面,紧接着两峰骆驼不紧不慢地走过来,第一峰骆驼身上背两个开口木箱,里面分别坐着年幼的孙子孙女,两个小家伙坐在上面很是悠闲,一点不怕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反而时不时给观看的人们做个鬼脸,赢得一片哄笑声,后一峰骆驼则身背桌子毯子等各类生活用具,走得不紧不慢。紧随其后的是老大爷的儿媳了,骑在马上的她胸前抱着一个长方形的物什,盖着黑金丝绒小毯,让人疑惑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个婴儿摇床,那里面有宝贝在酣睡呢,怪不得马儿一路走得万分沉稳。最后护驾的就是老大爷的儿子了,他的身后又是几峰骆驼,上面驮着的则是转场用具,搭毡房用的毯子、棍子及生活用品等全在这几峰骆驼背上了。

在奔驰的骏马和驼队身上,哈萨克民族的英雄情结得到了完美展现,这种带有巨大魅力的充满着游牧民族血性的运动,体现了他们最真实的生活,也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的源泉。只听得身旁的河南游客急问:“骆驼上驮的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吗?天哪!他们搬家可真容易。家外的风景可以自由选取,这种生活真让人向往!”

在松树塘旅游小镇,河南游客除了被优美的东天山风景吸引外,民族手工刺绣和各色美食也让他们流连忘返。来自新乡市的陈钰,头戴一顶哈萨克族花帽,吃完了凉皮,品尝了甜甜的哈密瓜,又盯着金灿灿的馓子不放。看记者看着她,不好意思地一笑说:“这儿的人们太热情了,你看,我戴花帽好看吗?这就是哈萨克牧民送我的。我早就向往来新疆了,印象里新疆既有沙漠,又有天山,又有美丽的湖泊,真的是个神秘的地方。可这次来了才知道,新疆哪里是“神秘”就能形容的?新疆太大了,哈密的面积和河南省差不多,人口还没有河南一个县的人口多。不来新疆真的是不知道中国如此之大。这里的城市也很美,沙漠还能歌唱,草原水草丰美,真正让人流连忘返啊。可惜我们的行程时间太短,不能更久地停留,这也是个遗憾。回去后,我要强烈推荐我身边的亲戚朋友,有时间的话(至少半个月)自驾去新疆,新疆真的是太美了。哈密地区旅游景点非常原生态,这可能更让我们欢喜。”

这一天,无论是民族手工刺绣,还是烤全羊,以及十名面点师傅用了五天才制作的,高一点六米、直径三米、重一点五吨的馓子,都给河南游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