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美哈密
8119900000005

第5章 烽燧——只要伫立就足够

赵剑尘

烽燧,就这两个字,轻轻读来,分明有一种历史沉淀和硝烟味在里面,再在心里细细默读一遍,又品出几分心酸及苦楚来。当我与哈密地区的边关墩烽燧不期而遇,站在烽燧面前,这个与我们相隔一千多年的历史建筑,这个坚持在无垠荒凉戈壁上最后的守兵,似乎忽然生动起来,甚至有了迫切想要诉说的表情。

原本采风团没有去烽燧的行程,从哈密出发,走出十几公里后,车又杀进了戈壁中,远远只见仿佛土制的梯形建筑,遗世而独立,原来到了清代留存的边关墩烽燧。

在这满是石砾的戈壁当中,烽燧与矮小的野草为伴,一同享受寂寞。烽燧高约十二米,可以眺望得更远些,将眼中所见以他们的方式传递给野草,只是无论何时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空旷,天空中偶尔有鸟儿飞过,传来风的消息。这种时候,烽燧的寂寞是痛彻心扉的。因为千年之后,他的存在只是存在,别无他用。哪里像当年,那一呼百应的无人能及的气势和场景。

遥想那时,烽燧由土夯加上木棍夹制建造而成,人们不分昼夜赶工,花了多大的心血才将烽燧建成啊,因为烽燧关系到国家的疆域安全。烽燧早在汉代就存在了,那时他就担当着传递军情的重任,就当时的条件来说,烽燧当时是最快捷最安全最先进的通信工具。那时的烽燧多骄傲啊,眼前高大的他仿佛听到我心中所想,不由分说地对我一一道来那时的辉煌。

在汉唐时期,烽燧一般建在边关地区,那里人烟稀少、地域开阔或是山岭要隘,建法规定但凡边城烽燧每三十里建一座,若遇到崇山峻岭之处,山峰隔绝,那就得不限里数,以做到烽烽相望,这样才不影响军情的传递速度。若是在边界地带,那么烽燧的外围要建筑城障,以策安全。到了清代,经济和交通日趋发达,烽燧之间的距离才逐渐拉远,会在八十至一百里之间建一座烽燧。

古时人们的交通工具只有马匹,疆域辽阔时军情传递速度就成了战事的关键,若只等着前方探子骑马来报,说不定探兵前脚下了马,后方敌军就杀了过来。而烽燧便解决了遥远路途的军情报送问题。

其一是烽燧建得高,在当时来说,十几米已是常人无法岂及,上烽燧也得搭个梯子。烽燧之内一般都有专司放烽之责的军士,每天待在烽燧顶端,观察方圆百里的情况,若丝绸之路上行来的不是商旅驼队,而是来犯之敌,那就是烽燧大展身手的时刻了。

第一时间之内,观察的军士会依据来犯的敌人的多少来决定其传递方式,惯例是白天燃烟,夜间点火。烽起火,燧起烟。若有敌人侵犯,就燃起早早准备好的粪,夜间则点起篝火,名曰:“若来敌百余名,则白天举一烟(若在夜间便放一火);犯敌若在千余,白天举三烟(夜间放三火);若犯敌在五千以上,白天举四烟(夜间放四火)。”以这种方式,三四百里以外的敌情,很快就会传递到各衙署,各地又会因此做出相应的部署,从而让来犯之敌有来无回。

边关墩烽燧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吐为快,似乎他也为自己的滔滔不绝所震撼,再也不曾言语,仿佛刚才口若悬河都是我恍惚中的错觉。或许他也想起了那些曾与他日日生活在一起的军士,与他一同畅饮寂寞,因为思家而高歌,因为渴望与人交流每日远眺专一的眼神,这些都寄存在烽燧日渐破旧的身躯上。在他的身下,那两座小小的屋子,是烽燧再也不能低头抚摸的软肋,不知哪一年开始,那里再也不会有军士们忙碌的身影,徒留灶台炕头落满经年抹不去的厚厚的灰尘。

烽燧日日夜夜在空寂中等待,等待再有人来,站在他的肩上眺望远方,都成泡影。他终于明白,陪伴他的只有大漠的热风,天空中那来去无牵挂的云朵。自此烽燧的沉默便多了份厚重,他的时代就那样无声无息地落幕了,看着眼前的人们拿着手机通话,他懂得了自己被人们遗忘的理由。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烽燧挺起骄傲的脊梁,因为在人们凝望他的眼神里,他分明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因为存在就是一种不由分说的力量,还因为自己就是一部现实书写的历史,不用解说,只要伫立便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