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美哈密
8119900000003

第3章 哈密的“吉祥三宝”-张红初

闻瓜香识哈密,又观美石懂哈密,再眺煤海知哈密。哈密的“吉祥三宝”,分别寓意着甜蜜、美丽、光热。哈密是瓜乡,哈密是石都,哈密是煤城。无论远眺还是近观,从哈密瓜到石材再到煤炭,人们都能感知到哈密这方热土的不同凡响。从哈密瓜的甘甜,人们能感悟到哈密有好山好水,有人群宜居的生态,有勤劳智慧的人民;从石材的珍稀与煤炭的丰饶,人们又能感受到哈密怀抱中有天赐的宝藏以及孕育巨大财富的时运,这寓意哈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时代角色和社会使命。

什么样的一片热土总能让人有一种不倦不怠、不老不舍的情感,那一定是故乡;什么样的地名令人一提起就有甘之如饴的甜蜜联想,那一定是新疆的哈密。

哈密拥有“吉祥三宝”——哈密瓜、石材、煤炭。

记忆深处的瓜香

新疆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哈密瓜的种植。相传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委派理藩院郎中布尔赛来哈密清查人户,编旗入籍,并颁赐镶红大旗及札萨克印信等物。布尔赛在哈密期间曾多次品尝过哈密甜瓜,其甘甜清脆、风味独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临行时他建议哈密回王入京朝觐时,将哈密瓜作为贡品,带至京城。当年冬日,哈密回王额贝都拉奉诏入京觐见,除准备了一些土特产外,他还特意精选了数十个色泽碧绿、网纹均匀、大小适中的哈密甜瓜,经过5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到达京城。在朝廷宴席上,群臣品尝过这种甜如蜜、脆似梨、香味浓郁的“神物”后,赞叹之余竟没有一人能说出它是何方仙品,康熙皇帝得知此瓜乃哈密回王进贡,于是封名为“哈密瓜”。从此以后,“贡瓜年年渡卢沟”成为定例,而哈密瓜也渐渐闻名遐迩。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宋伯鲁在《食哈密瓜》诗中,对此曾有记载。

说起哈密瓜就不能不提哈密的卡日塔里村。受康熙皇帝赐名“哈密瓜”而得以名垂青史的哈密贡瓜就出自这个村。如今,第十三代贡瓜传人尼亚孜·哈斯木仍然在卡日塔里村的土地上种植着传统的哈密贡瓜。在福塔沙山之下,维吾尔民族民俗风情一条街里,有尼亚孜·哈斯木老人的庄园,400年哈密贡瓜的种植历史和社会变迁,都清晰地沉淀在这里。贡瓜瓜农的后人们每年只出产定量的瓜,他们坚持传统种植工艺,使用“苦豆子”绿肥育肥的精品贡瓜,传承着哈密瓜神圣的真脉。

享有盛名的哈密瓜,历经千百年,已经由一个地方特产酿就出了令人香醉的“哈密瓜文化”。“哈密瓜文化”历经春秋磨砺,内涵丰富,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哈密旅游名片。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在《晚度天山有怀京邑》一诗中写道:“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元代学者耶律楚材西游,留下了“自愧不才还有幸,午风凉处剖新瓜”“留得晚瓜过腊半,藏来秋果到春残”的诗句。到清朝时,赞美哈密瓜的诗词就更多了,诸如:“午梦初回微渴后,嚼来真似水晶寒”“玉浆和冷嚼冰松,崖蜜分甘流齿牙”。当哈密瓜被定为献给清廷的贡瓜后,古人又写下了“圣世安边开万里,年年瓜贡渡卢沟”……

哈密瓜是上天赐予这方土地的瑰宝,在交通极其不发达的年代里,伴随着岁月的绵延和驼铃的摇响,哈密瓜居然能把它的香甜上传给天子,下传至天下,可见其是何等的奇圣和珍稀。

装点祖国版图的哈密石材

如今,行走在祖国版图的东南西北,总能在一些知名建筑或公共空间里看到用哈密石材装饰的墙面或地面。

恢宏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行李提取通过厅,选用的是哈密双井红,那是一种典雅温润的红色;上海市世纪大道,可以看到哈密天山白麻,那是一种清高富贵的中性色;北京新东安市场,选用了哈密的天山翠,看上去令人感到清丽明亮;南京天目大厦,铺设了哈密紫星云,淡淡的紫色带来了高贵大气;中国交通银行武汉分行外广场,选用了哈密黑冰花,使环境含有一种冷色的霸气。还有重庆江北机场,选用了哈密紫星云;天津民华大厦,选用了哈密黑冰花;南京建设银行,选用了哈密天山翠;新疆数码港,选用哈密黑冰花;新疆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选用哈密棕麻……

哈密石材的珍贵,就在于其石材资源中,有数种得天独厚的珍贵品种。石材中,最优美最高贵的是蓝色与黑色的花岗岩与大理石。熟悉石材应用历史的人都知道,蓝色与黑色石材是石材家族中的贵族。在哈密的石材资源中,就有珍稀的蓝色与黑色石材矿脉,这也是哈密石材能笑傲国际石材“江湖”的重要筹码。

哈密是天山蓝、星星蓝等稀有品种国内唯一产地。天山蓝含天蓝色天河石,以灰白色为背景,色调淡雅和谐、华丽高贵,是公认的建筑和家居装修极品石材。

近年来,随着地勘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发现9大石材矿区,55个石材矿体,16个石材新品种,新增资源量近千万立方米。石材产业年加工能力50万平方米,部分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在专家眼里,哈密石材资源丰富、分布广、埋藏浅、储量大、质地优良、花色品种多、加工性能和装饰效果优良、色调高雅美观,具有光泽度高、色差较小、块度大、抗折压度高、耐酸碱耐磨性强等特点,有红、黑、绿、蓝、白、黄、褐、紫八大色系,发现品种近40个。哈密石材使用范围很广,适于生产工程板、规格板、薄板、异型材、石雕品、各类建筑装饰品和工艺品,石材品质均属于A类标准,属中国优质的绿色环保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哈密还被石材界誉为“中国石材的集大成之地”。后来发现的哈密奥莫尔塔格碱性花岗岩石材储量大、品质优而独特,亦被专家誉为“全国罕有,世界稀有”的品种。目前发现花岗石类矿床有百余处,已探明储量6940万立方米,预测石材资源量上百亿立方米。不论在品种、品质上,还是在探明的储量上,哈密都居全疆乃至中国西部的首位,资源的保证度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目前,新疆被评为全国名优特石材的8个品种中,哈密占有7个。

凭借大自然赋予的先天优势,哈密石材在国内石材市场上迅速崛起,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它一举打破了中国石材长期以来山东、福建、广东三省三足鼎立的局面,新疆也因此被国家石材协会列为中国的第四大石材基地。与此同时,由于哈密石材开发储量大、投资成本低,国内石材业的投资热点正在向新疆转移。

而近水楼台的中西亚市场正是哈密石材未来最富潜力的消费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由中国出口到世界各国的石材高达20亿美元,其中包括中西亚国家。受传统审美习惯影响的中西亚国家非常喜爱石材建筑,石材的使用在中西亚国家已经相当普及,那里的教堂、办公大楼等大型建筑所使用的建材多以石材为主。中西亚市场对石材的需求量还在逐步增加,哈密石材的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释放光热的乌金

哈密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哈密煤炭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2.5%。在中国东部煤矿区资源量大幅减少的背景下,新疆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在中国煤炭资源西移的历史进程中,哈密将会沐浴到更多的春风,哈密煤炭开发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机,挟煤炭之雄风,哈密将在更大的视野范围展现自己的英姿。

“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西部将逐渐成为重要的煤炭资源输出基地,而哈密地区紧紧抓住机遇,围绕哈密亿吨级煤炭开发与外运基地、煤电煤化工基地、光电基地、风电基地建设,做大做强9大优势产业。

哈密地区大型煤炭项目的建设备受关注。目前,华能2000万吨/年露天煤矿建设项目总投资50亿元;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一期1200万吨/年煤矿建设项目总投资36亿元;重庆能源集团1000万吨/年煤矿建设项目总投资40亿元;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期1000万吨/年煤矿建设项目总投资36.7亿元;徐矿集团300万吨/年煤矿建设项目总投资42.5亿元;同和矿业90万吨/年煤矿建设项目总投资3亿元;英格玛年产300万吨煤矿建设工程全年煤炭生产45万吨;山东兴盛年产300万吨萨依苏露天煤矿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7210万元;银鑫矿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煤矿项目总投资为7.6亿元。

“深水出蛟龙”,国内如此多的煤炭大鳄都登陆哈密,这将给哈密煤炭在中国的煤炭市场上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哈密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多、易开采,具有“三低一高”(低硫、低灰粉、低瓦斯,高发热量)的资源禀赋条件,外部供电、运输等条件基本具备,适合建设亿吨级煤炭生产和深加工基地。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大调查数据显示,哈密煤炭已探明资源量420.84亿吨,居全疆第一位。

从2012年起,哈密地区将加速开发沙尔湖、三塘湖、淖毛湖等七大煤矿矿区,推进“疆电东送”“疆煤东运”能源战略的实施,到2015年可实现煤炭产能达1.5亿吨以上,煤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哈密地区坚持优势资源转换与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并重并行。

哈密煤炭的发展离不开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在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的推动下,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速。有专家预测,“十二五”时期新疆煤炭产业将吸引投资超过万亿元。目前,新疆以准东、吐哈、三塘湖等六大煤田为重点,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全方位推开。

据了解,到2020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6亿千瓦,而目前全国发电装机仅6亿千瓦,增加的10亿千瓦中有6亿千瓦需要靠火电,届时煤炭需求总量将达50亿吨左右,除新疆之外的其他地方最多只能提供30亿到35亿吨煤炭,这就意味着有15亿吨以上的煤炭需要依托新疆和进口解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内地一大批老的煤炭基地资源枯竭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对新疆煤炭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大,而新疆目前煤炭年产量为五千万吨,为满足需求,新疆平均每年需增加八千万吨,这必将使新疆成为国家重要的煤电基地。而在新疆煤炭产业崛起的历史性的舞台上,哈密是舒展长袖的领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