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美哈密
8119900000016

第16章 八月到巴里坤去看云-虞翔鸣

在钢筋水泥构筑的森林里待得久了,人似乎也渐渐地有了钢筋水泥的属性,视觉、听觉和嗅觉包括情感,都变得迟钝、麻木了。我们的祖先是在树林里、草原上、河流边长大的,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子,而城市只能禁锢他们的天性,消磨他们的灵感,使他们渐渐失去了人之所以能称之为人的东西:自由、灵动、情感。

七月底,南航传媒组织作家采风团到哈密、巴里坤去采风。记得上次去哈密、巴里坤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虽然物是人非,有些记忆却一直存在心底,不曾淡忘。这些年很少出远门,这个机会我真不愿意放过,何况同行的还有不少好朋友。

久违了,哈密

我曾为一位企业家朋友写了一本传记,他的发迹地正是哈密。二十多年前我到哈密采访他时,只在他位于郊区的房子里待了半天一晚,对哈密的街市似乎全无印象。后来又来过一次,也只依稀记得有一条宽阔的街道。采风团的车子进入哈密城时已是傍晚,车子在街道上左转右拐,我便全没了方向感。在电力宾馆住下后,也没有兴趣再出去转了。早年在巴里坤办文学讲习班,认识了一个小朋友,之后有过书信往来,已经多年没联系了。听说她现在哈密的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我有她的电话。这次来哈密,想给她打电话,但终又没有打。第二天早晨站在宾馆门口的台阶上等车时,看着面前穿梭的人流,想着眼前走过的哪一位说不定就是她——然而即便是,怕也认不出来了。

第二天上午去参观回王陵。记得以前来过,现在这里已经修葺一新。庭院里绿树环抱,有着巨大穹顶、装饰着绿色琉璃砖的陵墓在几座各具风格建筑的拥簇下,显得庄严而又肃穆。遥想当年,几代回王为维护祖国统一所作出的贡献,不禁令人肃然起敬。院子的一隅还保留了一段土筑的老城墙,一株壮硕的沙枣树从墙的另一边伸过来,覆盖了一大片墙体,密集的沙枣果有的已呈浅黄色。我走过去,偷偷地摘了一大捧,给朋友们一人分一颗,让大伙儿都尝一尝这带点儿仙气的圣果。

巴里坤的云

当汽车穿过东天山峡谷,眼前豁然展现出一片辽阔无垠的草原时,我的心陡然间有些悸动了。天上布满了排列整齐的云朵,像无数船帆陈布在蓝色的海面上。湛蓝的天空深邃得令人沉醉,而洁白的云朵像刚被水洗过的一般,一朵朵随意地排列着,显得那么自然、贴切,每一朵都那么相似,却又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朵云来。这么广阔的视野,这么壮观的云阵,对几十年都圈在水泥森林里的我来说,像是一下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漾然于胸的是一种既温暖又轻松的感觉。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这么壮阔的景象了,好像还是少年时,在我的家乡,夏天在田里劳作,停锄小歇时抬头望去,看到的就是这种船帆似的云阵。那时我常想,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里,到天的那边去呢?转瞬间,忧郁的少年已经成为异乡孤旅的老人,故乡已如少年记忆那样遥远。感谢巴里坤的云,它使我又一次回到我的童年。我想,这洁白如船帆的云的图案,将连同这次草原之行的朋友们,成为我记忆之林中的一片绿地,一朵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