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美哈密
8119900000017

第17章 小城伊吾的美丽-李振翔

2012年7月16日这一天,我有幸偕同自治区文化界的几个顶尖高手和宿将来到了一座小县城——伊吾。我们这次采风活动的名称是“作家走进哈密”,他们是新疆文坛大腕赵光鸣、诗人郁笛、著名编剧程万里、楼兰专家何德修、清史专家周轩、旅游专家老鬼等一干人马。

在小城伊吾,我的整个心境发生了变化。

我们是在半途被伊吾县的年轻副县长高丽红在盐池乡的幻彩湖边接上的。

幻彩湖的神奇之处在于,它随着天气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晴朗的日子,湖面像大海一样碧蓝,日落时分,晚霞映照,绿里透红;当要起风时,湖面呈粉红色,要下雨时,湖面呈紫色。当地牧民有趣地称它为“天气预报”湖,常言是“出门看天气”,盐池牧民是“出门看幻彩湖”。

哈哈,我那郁闷的心情也随着幻彩湖在起着变化。

听了高副县长的介绍,我对这座县城有了点了解。我记住了她说的“三个没有”:

这儿没有小偷。说明它安宁、稳定,能不叫美?

这儿没有“牛皮癣”。说明它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能不叫美?

这儿的楼房没有森严壁垒的防盗窗、防盗门。说明这儿肯定是安静祥和的地方,能不叫美?

哦,美丽的小城——伊吾。

不是诗人的我,心里酸酸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伊吾县确实很小,近似于一个弧形的三角形,它西邻巴里坤县,隔天山南眺哈密市,东北274公里国境线接壤蒙古国。

高副县长介绍说:一个人唱歌,从这头唱起,没有走到头,歌声就飞出界外了。也可以这样说:歌没有唱完,就走出界外了。

是啊,伊吾全县总计才有两万多人口,散居在两万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山地上。县城伊吾镇是人口集聚之地,也仅有三千来人。因此啊,小城由于小,人口数少,互相之间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基本上都认识。如果来了陌生人,大家都知道——因为他的言行举止和小城里的人大不一样!如果这其中有人行窃,就会被人立即“拿下”。所以,这儿不是小偷“伸手”的地方,也可谓“伸手必被捉”!

这儿没有我们在其他城市常见的“牛皮癣”,没有人散发小广告。哪像其他城市里,脚底下贴的都是小广告,怎么医治也不见效!在这里,人们对付小广告,就像对付小偷一样,让那些制造“牛皮癣”的人无从下手!

我和诗人郁笛走进几家店铺,在里面竟然没有见到“老板”。原来由于没有顾客,“老板”到附近的店铺“谝传子”去了。郁笛就用他那固有的、雄壮的声音大吼一声:嗨!就有人不慌不忙地进来,脸上挂着淳朴的笑颜。

我的脑子里就想起“路不拾遗”和“夜不闭户”的成语来,引申一下就是“日不关门”“天下无贼”啊!

在伊吾,我随时感觉到安全。我看到县政府以及其他部门的办公场所,都没有院子,大门都可以随便进。所有的商店、住户,也都没有安装防盗窗,伊吾人根本不用安装防盗窗,很多人心里都基本上没有偷盗的概念。我徜徉在伊吾县城的大街上,看到很多摩托车、电动车随便往大街上一丢,根本不用担心被人偷走。我还看到一个小伙子把摩托车一停,也没有熄火,更没有拔钥匙,直接进了商店——我估计小伙子烟瘾犯了,买烟去了。因为我看他出来了,腿一骗,架在了摩托车上,摸出一根烟,点着,叼在嘴上,手一加油门,轰一声就疾驰而去了。伊吾的社会治安如此之好,令我心旷神怡、心向往之!高副县长介绍说,除了全县人口基数较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民风淳朴,就算小偷偷了东西,外运也很难,因为这里离哈密市很远。伊吾不仅社会治安好,而且这里的民风更好。据说有一次,一位来伊吾做生意的人,将装有17万元的包丢在伊吾县,结果被伊吾县盐池乡一位居民看到,这位居民原封不动地将钱包交给了派出所。还有一次,一位福建来的记者,将装有现金、身份证件、银行卡、出国签证等物件的包放在伊吾桥上,在去哈密的路上突然想起。但此时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想不到,这位记者返回后,她的包还原封不动地在桥上呢。后来,这位记者专门给《新疆日报》写了一封信,就此事向伊吾人表示感谢。

伊吾是座山城。它夹在两座大山之间,中间有条伊吾河流过。河是伊吾人民的母亲河。它穿过伊吾县城后,向东流去。我看见很多工人沿着河岸正在修公路,这条路取名为滨河路。路的旁边,修了长长的汉白玉栏杆,人行道上镶了彩砖。虽然还没有完全竣工,但是这里已经成了人们休闲散步的去处。我和诗人郁笛在滨河路上散步,脚步敲打着清洁宁静的马路,看着伊吾河的水清凌凌地流过,我的心情自然也清澈宁静了。

我发现我的心情好多了。对着伊吾河水,我看到了我自己的脸庞,清爽、红润、文质彬彬。伊吾河里的水是柔美的,泛着涟漪。我看到我的脸在这水里变得耐看了许多。是不是郁笛的大胡子把我衬得好看一点了呢?

不是的!

高副县长对伊吾的概括又浮现在我的脑际:伊吾不是最干净的地方,但肯定是最安静的地方;伊吾的饭菜不是最可口的,但肯定是最安全的;伊吾人民不是最热情的,但肯定是最真诚的。

一个小城,它改变了我的心境,甚至我的容颜!我真不想离开你,伊吾!

可是,我毕竟要回到自己的安身之所啊!

在哈密的采访结束了。我们乘坐夜班火车回到乌鲁木齐,我又坐了300公里的火车和班车,出了一身的汗,回到了我的家。

首先是洗澡吧,洗涤洗涤我一路的风尘吧!

脱衣的过程中,电话来了。朋友对我说:“给我办个证吧?”我说:“你是不是吃错药啦!我哪有那个本事?!”朋友说:“我看见你家一楼阳台上有办证的电话号码啊!想着你出去几天,是不是办营业执照去啦!”原来朋友是在调侃我啊!由于进家心切,我竟然没有发现自己家的阳台已经被人喷了办证的小广告!

放下电话,开始放水冲澡。开始时水很适宜,洗着洗着,我就一声惨叫,滚烫的水下来了,差点把我烫个精光!

我猛一下冲出来。

这让我,让我又一次想起了美丽的小城——伊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