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8067900000021

第21章 干校生活

蜿蜒盘曲的安宁河时而安静时而汹涌,层峦叠嶂的大凉山山脉高耸天际、郁郁葱葱。20世纪70年代初,一群群特殊的人不断从省城来到这个叫米易的小地方,往日清冷的山村变得热闹了许多。

1971年6月1日,林为干的学生薛良金对这个日子记得特别清楚。这一天,林为干、薛良金、刘仁厚等420名成电教职工经过近一个星期的颠簸,终于来到了一个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地方,“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五七干校”就坐落在米易县这个叫湾丘的小山村,干校占地800亩,另有一个200亩的畜牧场。

五七干校实行军事管理化管理,连、排、班逐级编制,整个干校分成3个连。在经过几天的房屋修整、分工之后。林为干等开始了上山开荒、下田插秧的干校生活,在严格的监视下“继续改造”。作为重点改造的对象,林为干先后甩过牛鞭,扛过锄头,拿过火铲。那时候,只要他一下地犁田,旁边就有很多人盯着,没有丝毫的休息机会,还要犁得让管理的人满意为止。林为干又被安排去烧火做饭,当起了“火头军师”,负责 200 多人伙食。虽然林为干的身体很好,但是,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下,林为干的身体还是一天天地消瘦下来了。

湾丘很穷,村民散居在各个大山的山腰和山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极其艰难。虽然奔腾不息的江安河就在眼前,虽然高山密林深处布满了泉眼,但是老百姓的用水一直困扰着村民的生活,对此,林为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多番的实地考察论证,和向当地政府多方争取,最终,凭着那装满知识的头脑,把一道道泉水引上山来,解决了老百姓的用水之忧。当地老百姓都说,“还是林教授有本事”。

虽然干校生活单调而乏味,有时候也有不少乐趣。干校分给林为干一头牛,由他看管,他特别喜欢这头牛,为它取了小名叫“小花”。同事则更喜欢称其为“教授娘子”。看到林为干牵着“小花”从田埂上走来,干校的同事都戏称说:“林老师,你和你的教授娘子出工了啊?”林为干总是报之一笑。

干校生活很苦,隔三差五的赶场是少有的“打牙祭”的机会,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林为干一个月两百余元的工资已经是相当高的收入了。因此每逢赶场的日子,管理干部总是叫上林为干,走上十多里蜿蜒盘曲的山路去赶场。湾丘的街是一条小街,青石板的路面凹凸不平,破矮的瓦房挤在一起,从街头走到街尾不用五分钟。街上有肉铺、有粮店,还有卖菜的、卖土产品的。街东头有两家饭馆,几根木柱支撑起一个帐篷,一个土砖砌起的灶台,三张木桌,八九条长凳,一张案凳上摆满碗筷。这群人拥着林为干来到街上,除了买些生活日用品外,来这家饭馆改善一下生活是少不了的,几个人在长凳上坐下,叫上一碟卤鸭子,三两酒,再来一碗面条,花费不过一元钱左右,却也非常“奢侈”了。

看电影也为寂寞的干校生活添加了少许亮色。当时在湾丘附近有很多干校,薛良金常常翻山越岭,为的是看一场看过无数次的电影。开始的时候,林为干也跟着一起去凑凑热闹。后来,他更喜欢在煤油灯下埋头苦读,整理讲义笔记。湾丘四面环山,地方和地形一样封闭。书信邮件是唯一可以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因此每个月一开始,林为干就盼着邮递员的到来。他期待着国外学术期刊,有时候还有妻子在成都的来信。手捧最新的学术期刊的时候是林为干最幸福的时候,这时候,所有加在他身上的不幸全部都烟消云散了,脑子里想的都是微波技术的最新动态。

生活的挫折、不幸赐予我们机会去体味生命的完整和真实,去吸取生命的营养。日子虽然清苦,但也难不倒乐观的林为干。因为他坚信,阴霾笼罩的日子必将烟消云散,“文化大革命”迟早是要过去的,科研的价值是不会被淹没的;社会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知识的。正是这些坚定的信念,给了林为干无尽的勇气和力量,他对自己说:“一定做些事情,为以后拨云见日的日子做好准备。”

青灯苦读耕长夜,啸傲山林伴月居。林为干认为勤奋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路途中最重要的一环。他对自己满意的一点就是耐得住寂寞,一辈子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勤奋与专注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文化大革命”后林为干出版的 380多万字的四部专著,就是从这一时刻开始酝酿动笔的。

就这样,林为干在湾丘“五七干校”一呆就是半年多。直到“九一三”事件爆发,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五七干校”的全体教师终于踏上了回成都的客车,林为干也满怀希望地回到了日思梦想的成电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