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有几人能像范蠡那样呢?只知进,不知退,久居高位的,遭“文种之祸”者,又何止一人?
韩信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当刘邦与项羽在荥阳相持不下时,他率军抄袭项羽的后路,为刘邦占据了黄河的下游。不久,又与刘邦会合,在今天安徽灵璧南面(当时叫垓下)包围项羽,逼得那不可一世的霸王自刎乌江。韩信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将才,不管多少兵都能从容统领,常出奇兵致敌人于死命,在刘邦面前称自己带兵“多多益善”。可是,他能率兵打败楚霸王,却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汉立国后韩信被封为楚王,可他总觉得刘邦对他的待遇,与他自己的战功不相称,经常不顾场合日出怨言,后来被人当作谋反把柄,降为淮阴侯,接着又被告与别人勾结谋反,死在吕后手里。
功成身退说说容易,真是要“退”可就难了。自己亲手打的天下自己不享受一番就溜?有谁放着一幢豪华住宅不住,却偏偏跑到野外去睡茅屋呢?功成身退要目光深远,在轰轰烈烈之际预知潜伏的危险,还要能克制自己的私欲,如果贪婪心重,嗜欲太深,无功也希望受禄,有功又如何会身退呢?
功成身退不仅是一种处世的智慧,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同时它又是天道的法则。
糊涂中屈,糊涂中伸
人有聪明人和糊涂人之分;同是聪明人,又有大聪明和小聪明之分;同是糊涂人,则又有真糊涂和假糊涂之分。
智和愚对人一生命运的影响极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说聪明人有时也会办蠢事;“大智若愚”,“难得期涂”,说确实聪明的人表面上愚拙,这是一种智慧人生,真人不露相;而“聪明反被聪明误”,揭示了耍小聪明者的报应。
有的人外表似乎固执自守而内心却世事通达,才高八斗;有的人外表道貌岸然,而内心却空虚惶恐底气不足。
人生是个万花筒,个人在那变幻之中要用足够的聪明智慧来权衡利弊,以妨莫测变化。但是,人有时候不如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种处世的艺术其实比聪明明还要胜出一筹。聪明是天赋的智慧,糊涂是聪明的表现,人贵在能集聪与愚于一身,需聪明时便聪明,该糊涂处且糊涂,随机应变。孔子论人,以知、仁为别,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为: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聪明之区别糊涂,大抵如此。
老子大概是把糊涂处世艺术上升至理论高度的第一人。他自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而作为老子哲学核心范畴的“道”,更是那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似糊涂又非糊涂、似聪明又非聪明的境界。人依道而行,将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即大智若愚。’中国人向来对“智”与“愚”持辩证的观点,《列子·汤问》里愚公与智叟的故事,就是我们理解智愚的范本。庄子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人只要知道自己愚和惑,就不算是真愚真惑。是愚是惑,各人心里明白就宽慰了。
孔子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宁武子即宁俞,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他辅佐卫文公时而天下太平、政治清明。但到了卫文公的儿子卫成公执政后,国家内乱,卫成公出奔陈国。宁俞则留在国内,一面仍是为国忠心耿耿,表面上却是一副糊里糊涂的样子,这是明哲保身的处世方法。因为身为国家重臣,不会保身怎能治国。后来周天子出面,请诸侯霸主晋文公率师入卫,诛杀佞臣,重立卫成公,宁俞依然身居大夫之位。这是孔子对“愚”欣赏的典故,他很敬佩宁俞“邦无道则愚”的处世方法,认为一般人可以像宁俞那么聪明,但很难像宁俞那样糊涂。在古代上层社会的人事倾轧中,糊涂是官场权力杂耍的基本功。仅以三国时期为例,就有两场充满睿智精彩的表演,一是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佯装糊涂得以脱身;二是曹、马争权时司马懿佯病巧装糊涂反杀曹爽。后人总结云:“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苏东坡聪明过人,却仕途坎坷,曾赋诗慨叹:“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为官可以愚,但为政须清明,不可混淆区别。
“难得糊涂”是糊涂学集大成者郑板桥先生的至理名言,他将此体系晋升为:“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做人过于聪明无非占点小便宜;遇事装糊涂,只不过吃点小亏。但“吃亏是福不是祸”,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歪打正着,“吃小亏占大便宜”。有些人只想处处占便宜,不肯吃一点亏,总是“斤斤计较”,到后来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郑板桥说过:“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世上最可悲悯的人,他们往往自我感觉不错,正是所谓“贼是小人,智是君子”之人,是那些具有君子的智力却怀持小人之贼心的人,他们最大的敌人即是他自身。为人处世与其聪明狡诈,倒不如糊里糊涂却敦厚。
郑板桥以个性“落拓不羁”闻于史,心地却十分善良。他曾给其堂弟写过一封信,信中说:“愚兄平生谩骂无札,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为美,未尝不被喷啧称道。家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以仁者爱人之心处世,必不肯事事与人过于认真,因而“难得糊涂”确实是郑板桥襟怀坦荡无私的:真实写照,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那种毫无原则稀里湖涂之人。糊涂难,难在于人私心太重,自我一热,陡觉世界太小,跟前只有名利,不免去斤斤计较。《列子》中有齐人攫金的故事,齐人被抓住时官吏问他:“市场上这么多人,你怎敢抢金子?”齐人坦言陈辞:“拿金子时,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可见,人性确有这种弱点,一旦迷恋私利,心中便别无他物在,惟利是图,掉进钱眼里去了!
聪明与糊涂是人际关系范畴内必不可少的技巧和艺术,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太聪明的人,学点“糊涂学”中的妙处,于己大有益处。古人云:“心底无私天地宽。”天地一宽,对一些琐碎小事,就不会太认真,苦恼也不来了,怨恨更谈不上。得糊涂时且糊涂,是“屈伸学”的真谛,聪明人不妨试一试。
在吕坤的《呻吟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迷人之迷,其觉也易;明人之迷,其觉也难。”意思是说:糊涂人不明事理,但经过开导使他明白过来,还比较容易;明白人若是犯起糊涂来,要使他醒悟过来,那就很难了。糊涂人之所以容易开导,是因为他较谦虚,对人不存成见,容易接受别人的帮助,从而明白一些道理。聪明的人却不同,这种人大多自恃聪明,固执己见,当然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一旦思想上误入偏歧,那就只能是迷上加迷了。也有俗语云,“明白人好惹,糊涂人难缠”。此处的糊涂与吕坤所说的糊涂大相径庭,是一种真糊涂,即愚笨。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为了自身的长进,还是“糊涂”一点较好。
勤俭是伸之德
生命的延续是艰难的,为了活下去,人必须辛勤地工作。为了发展和成长,必须努力克服挑战,设法解决许多难题。所以勤奋肯吃苦的人,不但精神生活充沛,福报也多。勤奋的人健康有活力,前程乐观。反之,好逸恶劳的人,会逐渐消沉、堕落。勤奋代表一个人肯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是一位肯担当、不敷衍塞责的务实者,他们肯在失败中寻找教训和经验,肯在顺遂中打下更广的根基,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锲而不舍的乐观和冲劲。当别人笑他们不懂得享受时,他们却暗暗地告诉自己:劳动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些人的干劲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但工作得好,家居和教育子女都很成功。
勤俭的生活方式,使一个人内心感到充实。我们常说知足常乐,有恬淡修养的人,他在物质上永远会满足、喜悦;而物欲愈多,想要享受租占有的也越多,他的内心会感到越空虚。一个内心有空虚感的人,就是一个贫穷的人。所以富有或贫穷,并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是否有节俭的习惯。一个节俭的人,他是富有丰足的;一个浪费的人,他永远不富有,而且会慢慢走向贫穷,内心常有贫穷匮乏的感觉。
勤俭的人,生活单纯,懂得集中心力,他们不奢侈浪费,深知无欲则刚的道理。勤俭使一个人能集合心力和财力,去创造更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业。无论是企业家或慈善家,他们都深谙此道。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勤俭更是知足常乐之道。所以勤俭是我们中国人一向重视的生活智慧。
“历览前贤家与国,成自勤俭败由奢。”无论是繁荣富强的国家,还是家存万贯的富户,如果平日不注意节俭,一味地挥霍浪费,长此下去,只能是毁了自己,祸及家庭。晋朝时期的石崇,做荆州刺史,使人航海而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从此他就无节制地挥霍奢侈。与朝中的张凯做奢华比赛,张凯做40里锦幛,他就做50里紫锦幛。并用珠宝买了一个爱妾,名叫绿珠,美艳异常。石崇另外设置了一个住处称金谷园。每日和她们歌舞吃喝,欣赏享乐。当时的孙秀是赵王伦的宠人,听说绿珠绝美,就派人去讨取。石崇把他的歌妓都叫出来,说:“任你挑选吧。”来的人说:“我是奉命要绿珠的。”石崇说:“绿珠是我的爱妾,不能给。”后来孙秀向赵王伦诬告石崇说:“石崇和淮南王允要叛乱。”赵王伦大怒,于是把石崇抓起来并腰斩了,还杀了他的三代亲属。美人绿珠跳楼而死。
有人会说,都21世纪了,还提勤俭,是否显得不合时宜,不入潮流?未必如此。勤俭是我们亟待恢复的生活智慧。近几年来,大家是辛苦的,我们胼手胝足地努力创造,才有今日的成就。我们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在田里、在工厂、在海边、在山中努力工作,造就了今天的经济奇迹。过去的生活水准是比较低的,现在提高了;过去的建设是简陋的,现在不论在软件、硬件建设都相当的进步。
今天,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让自己更勤奋。不只要恢复劳动上的努力,更要在科技上去发挥;不只是回到田里去工作,更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努力;不只是像过去那样,单打独斗地“打拼”,更要群策群力地合作;不只是在科技硬件上建设,更要在软件、文化上下功夫;我们不只是寻回过去的朴实之风,更要有博雅的风气。总之,不只是要恢复勤俭的习惯,更要有勤俭的新价值观念。
勤俭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勤俭是由勤奋与俭朴二者组成,如何培养俭朴的智慧呢?
要培养单纯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年纪越大,越会懂得单纯的思想和言行,懂得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复杂的事情,于是会显得很自然、很开朗。“万事都以单纯为美德”;“天下所有的事情,都以简易为最好的境界”。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都雍容肃穆,沉静温良,朴质无华,简易单纯。例如。思想的简易单纯,欲望的简易单纯,心性的简易单纯,理论的简易单纯。生活的简易单纯等等,这些都是成功的主要方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奢靡与享受,以致沉沦为物欲的奴隶,容易受外物引诱,因而常会判断错误,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勤俭的人,才能内心平静、恬淡。单纯的生活习惯,使我们能集中精力思考,智慧、精力不会分散,做事情才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