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的艺术
8032800000036

第36章 如何提升你的社交深度(5)

这时狐狸看见了,狡猾的狐狸想独吞面包,立即想到了一个坏主意。于是狐狸走过来,对哥俩说:“你们不要争了,我来当裁判吧!”

大黑和小黑看看狐狸,说:“你怎么给我们做裁判呀?”

狐狸说:“我在那块大的面包上咬一口,让它和小的一样大,不就可以了吗?”

兄弟俩一想,觉得狐狸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把那块大的面包递给狐狸,让它咬一口。

于是狐狸狠狠咬了一口,大块的面包变得比小块的面包还要小。

哥俩又争开了,狐狸又说:“刚才是我不小心咬大了,这次我小心点,少咬一点,它们就一样大了。”

于是狐狸又拿过原来那块小面包,咬了一口,可是这下又咬多了,两块面包还是不一样大。

就这样,狐狸左一口右一口,两块面包咬得只剩下拳头那么大了,也看不出哪块大哪块小了,狗熊哥俩才不争了,各自拿了一块吃起来。

狐狸说:“我也吃饱了,你们慢慢吃吧!”说完,满足地走了。

狗熊兄弟俩才明白上了狐狸的当了。

这则小寓言,教育小孩子要懂得谦让。小孩子不懂得谦让,为了一块面包争来争去情有可原,体现了孩子的童稚和天真。可是许多成人也斤斤计较,不知谦让,为了一点小利益计较个没完没了,结果自己损失惨重,却让别人得了大利益。这是人际交往的大忌,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不在少数。

斤斤计较,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过于认真,不懂变通;二是追求完美,对人要求过高;三是个性自私,心胸狭窄。

无论什么原因,斤斤计较都会给人际交往带来极坏的影响。斤斤计较的人应该尽量改变自己的这一缺点。

和斤斤计较相对的是谦让,如果每个人都懂得谦让,生活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恼。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胜心,当我们和别人交往时,应该重视对方的自尊心,成全对方的好胜心,控制自己的好胜心。例如对方和你有相同方面的才能,当你们在这方面进行比试时,你不能因为好胜而步步紧逼,非得自己胜利才行,你应该心平气和。如果对方的实力明显不如你,你更应该让对方一步。

但是,一味退让不能表现出你的真实本领,也许会使对方误以为你的技术不高明,反而引起无足轻重的心理。所以你与别人比试时,应该施展你相当的本领,先形成均势之局,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弱者;进一步再施小技,把他逼得很紧,让他紧张一下,知道你是个能手;再一步,故意留个破绽,让他突围而出,由劣势转为均势,从均势转为优势;最后把胜利让给对方。

对方取得胜利,不但费尽心力,而且转危为安,心情一定十分愉快,同时也体验到了比赛的刺激,更感觉到了你的实力,自然对你敬佩有加。不过安排破绽,必须十分自然,千万不要让对方看出来是你故意让他胜利的,否则会觉得你虚伪,虽然他胜利了,可是也不觉得愉快。这样你的功夫就白费了。

《菜根谭》中说:“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是在告诉人们要懂得谦让的美德。

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有这种想法,人生就会充满快乐。

当然了,谦让绝非一味让步,而是有原则的表现出大度。让步,表面上看来是吃亏,但事实上却是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这其实是一种圆熟的、以退为进的做法。

为什么要退让?书中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去得远,务加让三分之功。”

世事就像崎岖狭窄的山路,当两个人相遇时,你争我抢的结果可能是谁也过不去。这时候不妨主动退一步,让对方先过。即使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给别人三分便利。这样做,既是为他人着想,又能为自己留条后路,何乐而不为呢?

谦让是保持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

大家都知道六尺巷的故事,这就是谦让的典范。

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相传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一天忽然收到家人的来信,信中说家里要扩建宅基地,而邻居也要修葺房屋,结果两家为了一条三尺的巷道打起了官司。家人希望在京城做大官的张英能通过关系赢得这场官司。

张英马上给家人回信,信中只写了四句话: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读了张英的回信,感到很惭愧,主动让出了三尺,以方便两家人日后行走。

邻居见此情景,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从此,六尺巷就成为谦让的美谈。

适度退谴

批评他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其明白并改正错误,所以批评时一定要针对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长篇大论,否则会让对方觉得你不是在批评,两是吹毛求疵。

责人责己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有缺点,不等于一无是处。如果你想指出别人的缺点,你应该先想想,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如果你在这方面也存在不足,就不要急着批评别人的缺点,先把自己的缺点改掉。如果只批评别人的缺点而不改掉自己的缺点,难免有“责人不责己”之嫌,让被批评者感到心里委屈。

如果你在批评别人时先坦言自己也有某方面的错误,这会给被批评者一种心理暗示:原来别人也有错误。这会激发被批评者的“同类意识”,这时被批评者就不会觉得有损面子而死不认错,也更加容易接受你的批评。

犯错误总是难免的,有的人平时表现非常好,可是偶尔犯了一次错误,应该怎样对待他呢?批评是必要的,但是不能直接批评。应该先肯定他以前的成绩,并予以表扬,让他先高兴起来。这样他的心情就放松下来了,不会产生抗拒心理。当你再指出他的错误时,他就能够接受批评并有了改正错误的意识了。

当别人犯错误时,大多时候我们批评他们,是因为我们对他的错误感到不满,借批评他们来发泄心中不满。可是你仔细想一想:当你批评别人时自己的不满得到发泄,被批评的人是什么心情呢?被批评的人当然也会对你的批评感到不满,认为你不理解人,不给别人面子,因此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候批评不但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之间还可能会结下怨恨。

心理学研究表明,被批评的人最主要的心理障碍是担心批评会损害自己的面子,进而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如果你能够在批评之前打消他这个顾虑,甚至让他觉得你认为他“功大于过”,那么,他就会主动放弃心理上的“抵抗”,从内心深处接受你的批评,正所谓“貌恭而心服”。

事实证明,这种批评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否则,就会出现“貌恭而心不服”的现象。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然而,似乎只有我们自己犯错的时候才会想到这句话,别人一旦犯错,我们就把这句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味地批评指责,发泄不满。奉劝各位,在别人犯错时,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要先做好铺垫,再进行批评,这样批评才会有效果。

与别人相处,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避免对别人的伤害。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

积累几十年研究和体验之精华,卡耐基向世人展示了在与人相处时避免伤害的艺术。他经常以他与侄女的经历作为例子开导别人。

卡耐基有个侄女,叫约瑟芬·卡耐基,离开老家堪萨斯市,到纽约来希望卡耐基给她谋个职位。

卡耐基一时没有合适的事情给她做,于是就让她给自己当秘书。

那一年,约瑟芬·卡耐基19岁,虽然高中毕业已经3年,可是没干过实际工作,工作经验几乎为零。所以工作中经常出错。卡耐基自然是少不了批评她,可是效果不明显。

有一天,约瑟芬·卡耐基又做错了事情,卡耐基正想批评,可他马上想到:“等等,戴尔·卡耐基!你想,你的年纪比你侄女大一倍,你的经验可能是她的一万倍。既然如此,你怎么总希望一个19岁的女孩与你一样呢?你的观点、你的判断力、你的冲劲……在你看来,这可能是最平常的,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在你侄女看来,那可是很神秘的,并且你19岁时又能做什么呢?”

卡耐基回想起自己19岁的时候,尽管不记得自己做了哪些具体的事,但是一定犯过很多错误。约瑟芬·卡耐基只有19岁,她的表现比自己当年好多了,自己应该感到惭愧地是没有经常鼓励她。这样一想,卡耐基的心态就平和了。

后来,每当约瑟芬·卡耐基犯错误时,卡耐基会说:“约瑟芬,你现在又犯了一个错误,可是上帝知道,我所犯的许多错误比你更多更糟糕。你不可能天生万事精通,经验只能从实践中去总结。你比我年轻时强多了。我自己曾做过很多愚蠢的傻事,所以我根本不想批评你,甚至任何人,哪怕这对你是绝对有好处的。可是这件事如果这样做,不是更好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约瑟芬·卡耐基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秘书。

你是否想劝某人改掉一些坏习惯呢?可是为何不从你自己开始呢?这比有意批评别人、帮助别人改进所获得的好处要大得多。别人获益多,自己冒的风险少,这种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白朗宁说:“如果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那么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如果你的门前脏兮兮的,那么你也不要抱怨邻居的屋顶上有雪。因此,如果要批评别人,不妨先承认自己也不是斗‘全十美、无可指责的,然后再指出别人的错误,这样就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了。

所以要改变一个人的观点,而不激起他的反感,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批评对方之前,不妨先谈谈你自己的错误;指责对方不足的时候,不妨先说说对方的成绩。

请记住:他人的批评并不表明我们一定错了,有时,他人批评我们是他们认为我们重要,批评我们能够凸显他自己。善于交际的人,要善于对待批评。

1929年,美国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教育界的大事:罗勃·郝金斯被任命为全美国第四富有的大学芝加哥大学的校长。这是一位刚刚30岁的年轻人。几年之前,半工半读的郝金斯才从耶鲁大学毕业,之后他做过作家、伐木工人、家庭教师、成衣售货员。现在,才过了八年,他就得到了这样的任命,这真叫人难以相信。

老一辈的教育人士都大摇其头,人们对他的批评就像山崩落石一样纷纷打在郝金斯头上,说他太年轻了,经验不够;说他的教育观念很不成熟。甚至各大报纸也参加了攻击。

罗勃·郝金斯就任的那一天,有一个朋友对他父亲说:“今天早上我看见报上的社论攻击你的儿子,真把我吓坏了。”

郝金斯的父亲说:“不错,话说得很凶。可是请记住,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了的狗。”确实,这只狗愈重要,踢它的人愈能够感到满足。

英国爱德华八世的温莎王子(即温莎公爵),他也曾经被人狠狠地踢过屁股。当时他才14岁,在帝文夏的达特莫斯学院读书。

有一天,一位海军军官发现他在哭,就问他有什么事情。他开始不肯说,后来终于说了真相:他被学生踢了。指挥官把所有的学生召集起来,问是谁踢了温莎王子。几个学生很坦然地承认自己踢了王子的屁股,指挥官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的回答出乎一般人的意料。那些学生说,等他将来成了皇家海军的指挥官或舰长的时候,他们希望能够告诉人们,他们曾经踢过国王的屁股。

所以,你要是被人家踢了,或被别人恶意批评的话,请记住,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事能使他们有一种自以为重要的感觉。通常这也意味着你已经有所成就,而且值得别人注意。很多人在骂那些受教育程度比自己高,或者在各方面比他们成功得多的人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满足的快感。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庸俗的人在寻找别人的错误和愚蠢的行动中得到很大的快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的人批评他人是为了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而不是被批评的一方有什么不对。

大概很少有人会认为耶鲁大学的校长是一个庸俗的人,可是一位担任过耶鲁大学校长的人——提摩太·道特,却曾经以能够责骂一个竞选美国总统的人为乐。这位耶鲁大学的校长警告说:“如果这个人当选总统的话,我们就会看到妻子和女儿成为合法卖淫的牺牲者。我们会大受羞辱,受到严重的损害。我们的自尊和德行都会消失殆尽,使人神共愤。”

这几句话听来像是在骂希特勒,实际上这些话是在骂汤玛斯·杰佛逊,就是那个撰写独立宣言、创立民主政体的不朽的杰佛逊。

乔治·华盛顿也曾经被人家骂做“伪君子”、“大骗子”和“只比谋杀犯好一点点的人”。有张报纸上的漫画还画着他站在断头台上,一把大刀正准备把他的头砍下来;在他骑马从街上走过的时候,一大群人围着他又叫又骂。

可是这些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也许从那时候开始,人性已经有所改进。

著名探险家佩瑞海军上将,曾经乘雪橇到达北极,这一壮举震惊了全球。让我们来看看他的遭遇。

几百年来,无数勇敢的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挨饿受冻,甚至丧生。佩瑞也差点因为饥寒交迫而死去,八个脚趾因冻僵受伤而不得不割除,他在路上所遇到的各种灾难使他几乎快发疯。

经过千难万险,佩瑞终于取得了成功,他因此受到大众的欢迎与重视。那些华盛顿的上级海军官员们非常嫉妒他。于是他们诬告佩瑞假借科学探险的名义敛财,“无所事事地在北极享受逍遥”。他们想羞辱佩瑞的决心异常强烈,最后由麦金利总统直接下令,佩瑞才能在北极继续他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