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的艺术
8032800000035

第35章 如何提升你的社交深度(4)

尴尬倒也罢了,如果因为说大话而有性命之忧,可就危险了。

《艾子后语》中的另一个故事讲的就是有人因为|说大话而差点丢了性命。

赵国有一个方士好讲大话,自称见过伏羲、女娲、神农、蚩尤、仓颉、尧、舜、禹、汤、穆天子、瑶池圣母等等,以至“沉醉至今,犹未全醒,不知今日世上是何甲子也”。

赵王坠马受伤,医生说“须千年血竭敷之乃瘥。”

于是,赵王下令求血竭,但是没得到。

艾子就对赵王说:“此有方士,不啻数千岁,杀取其血,其效当愈速矣。”

赵王大喜,秘密派人捉拿方士,想杀了他。

这可把方士吓坏了,不得不“拜且泣日:昨日吾父母皆年五十,东邻老姥,携酒为寿,臣饮至醉,不觉言词过度,实不曾活千岁。”

赵王只好训斥他一顿,然后放了他。

其实赵王完全可以判方士一个欺君犯上之罪,将他斩首。赵王还算宽宏大量,没有把方士给杀了,也算他命不该绝。

也有因为说大话把命丢了的。

《三国演义》中的马谡,被诸葛亮挥泪斩首,和他爱说大话不无关系。

诸葛亮和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其实马谡虽然懂得很多兵法理论,但是却没有实战经验。

诸葛亮一直很器重马谡,曾多次用马谡的计策取得成功。这次马谡请求守街亭,诸葛亮却非常担心,一开始不同意他出兵。

可是马谡认为自己很有能耐,决意要出兵,并立下军令状:一旦失败就处死全家。

诸葛亮只好同意他出兵,并派将军王平随行。出发之前诸葛亮一再交代马谡,安营扎寨后一定要回军报告,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和王平将军商量,如果拿不准主意,也要回来汇报。

马谡一一答应了。可是军队一到街亭,马谡就我行我素,一点也不听王平的建议,执意要把军队驻扎在山上,而且没有向诸葛亮汇报。

由于他没有作战经验,很快就被司马懿打败了,导致街亭这一重要据点失守。

诸葛亮为了维持军纪,不得不把马谡斩首,自己又请求官降三级。

虽说马谡的死原因很多,但是如果他当初不说大话,可能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场。

刘备生前也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是诸葛亮没有听刘备的话,自己也深受其害。可见说大话真是害己又害人呀。

在日常交际中,说一次两次大话可能没什么,但是如果你经常说大话,别人怎么相信你呢?别人都不相信你了,你还有什么信誉可言呢?没有了信誉,你的人际关系必然一团糟。

下面有一个关于说大话的故事:

德皇威廉二世是一个目空一切、高傲自大的家伙,他经常说大话,可是由于他身份高贵,别人不敢和他计较。

1909年,他在英国做客时,当众放言:他的陆军、海军,足以与全世界为敌。他说自己是惟一对英国友善的德国人,现在正在建造海军以对付日本。德皇威廉二世还表示,只有他一个人的力量,才能使英国不屈辱于法、俄两国的威胁之下。他还说,英国洛伯特爵士在南非战胜荷兰人,都是出于他的计划……

最糟的是,德皇的这些可笑、自傲、荒谬的言论,经过他的允许,《每目电讯》原文照登……

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内,欧洲没有一位国王会说出这样“惊人”的不着边际的话来!这令德国政治家为之震惊,令英国人非常愤怒,甚至震惊了整个欧洲!

这次话说得太大了,事后,德皇也感到事态严重而慌张了。他向布洛亲王暗示,要他代为受过:德皇要布洛亲王宣称那一切都是他的责任,是他建议德皇说出那些话的。

布洛亲王说:“但是,陛下,恐怕德国人或是英国人都不相信我会建议陛下说那些话的。”

布洛亲王说出这句话,立刻发觉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果然,激怒了德皇。

德皇咆哮着说:“你认为我是一头笨驴,连你都不至于犯的错误,而我做了出来?”

布洛亲王思量了一下,恭敬地说:“陛下,我绝对不是那种意思,陛下在许多方面都远胜过我,不只是在海军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陛下每次谈到风雨表、无线电报等科学知识时,我总替自己感到羞耻,感觉自己知道得太少了……我很惭愧,对于各门自然科学都不懂,化学、物理更是一窍不通,连极普通的自然现象我也不能解释。但略可抵补的是,我对于历史方面的知识,稍微知道一点,同时也有一点政治上的才能,尤其是外交上的才能。”

德皇脸上开始出现笑容,那是因为布洛亲王贬低自己,抬高了德皇。

布洛这样解释后,德皇宽恕了他,原谅了他。

德皇热忱地说:“我不是经常给你讲嘛,你和我以彼此能相辅相成而著名……我们需要赤诚合作,而且我们愿意这样做。”

那天下午他不只一次同布洛握手,他紧紧握着布洛亲王的手,说:“如果有人向我说布洛不好,我就用拳头打他的鼻子。”

我们也奉劝你不要试图用说大话而获得好名声。审慎胜于巧智,巧诈不如拙诚。每个人都喜欢别人以诚相待,可是他们自己不一定都以诚待人。不要让真诚变成单纯,也不能让明智变成狡猾。诚实的人受人爱戴,却常常被欺骗。巧智被人们看成欺诈,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把它隐藏起来。真挚和坦白生长在黄金时代,欺诈和蒙骗泛滥于冷酷时期。花言巧语被看作是有能力的表现,也能激发人的信心,可是正人君子却嗤之以鼻。

不刻意表现

表现自己并没有错,凶为这是让你出人头地的一种方法。在现代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是适应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自我表现必须恰到好处,表现自己要分清场合,注意方式,不要矫揉造作,就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

一家大公司有个高级职员,工作积极,待人热情,表现很出色,也深得同事的欢迎上司的激励。可是因为一个小动作,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

有一天,大家都在会议室里等着开会,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主动拖起地来。

本来,这个高级职员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后来却执意要拖剩下的那部分。同事说马上就拖完了,不用他拖了。可是这个高级职员开始抢拖把,同事没办法,只好把拖把给了他……

不一会,总经理推门而入。这个高级职员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地。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

从此,大家总用奇怪的眼光看这个高级职员,觉得他特别虚伪,以前的良好形象被他的这个小动作一扫而光。

其实这个高级职员并不是看总经理来了才和同事挣着拖地的,实际是他不好意思看着同事拖地,才执意要拖地的。

在交际中,很多人分辨不清热情和矫情之间的界限,以至于他们的热情看上去就像装出来的,结果造成许多误会。在别人真正需要关心时,竭尽所能提供帮助,这才是明智的表现。那种借一切机会表现自己、抢着关心别人的人,时间长了,别人摸清了他的底细,是会厌烦的。

成廉·温特尔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

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孔雀喜欢炫耀美丽的羽毛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热忱变得虚伪,显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不表现。

许多人在谈话中总想突显自己,表现自我。这种人可能被人称为“具有辩才”,也可能被认为是“口无遮拦显得轻浮”,或者想“引人注目”等。

据说,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平时比较爱表现自己,经常使用一些夸张的词汇来表现自己。但是在关键时刻,丘吉尔却很收敛,比如他会说:“我们应该在沙滩上奋战,应该在田野、街巷里奋战,应该在机场、山冈上奋战!我们,决不感激投降。”

请注意,他在这句话里用的是“我们”,而非“我”!

自我表现的最高境界是既“表现”了自己,又不露声色。这种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多用“我们”而少用“我”。因为用“我”会产生距离,而“我们”则让人感到亲切,意味着“你也参与”,使人产生一种参与感,这无疑会拉近双方的距离,降低交往的难度。

在交际中,双方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竞争,如果你一味刻意表现,不仅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反而会被对方排斥和拒绝。

所以,在交往中不要刻意显示自己,尤其是不能刻意表现自己的优越。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有句名言:“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H巴;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在交际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都在不自觉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交际中的某一方谈话过分显示自己的优越感,那么另一方就会在感到这是对自己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某单位人事部有这样一位科员,很有能力,也很精明,可是却几乎没有朋友。

为什么会这样呢?只要和他一起工作一天你就能找到原因了:他每天都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多么有能力,自己的工作成绩多么突出,每天总是说有很多人给他送礼,找他帮忙等等。和这样的人交往,你不会感到轻松,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他,于是渐渐的,大家对他疏远了,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他当然不可能交到朋友了。

这就是好表现的害处。

在交往中,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就应该对自己的成绩轻描淡写,不哗众取宠,免得让别人讨厌你。

当然了,除了不能刻意表现自己的得意外,也不能刻意表现自己的失意,以博取人们的同情。因为每个人活得都不轻松,没工夫陪你黯然神伤。

不随便表现的人是会等待的人。懂得等待的人具有深沉的耐力和宽广的胸怀,他们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分仓促,也不要被自己激动的情绪所左右。能够克制自己才能征服他人。不要太急于成功,在到达成功的高峰之前,你不妨先观察一下山腰的绮丽风光,在时光中漫游一番。明智的踌躇常常会增加成功的可能性,机密之事往往因此开出更好的花朵。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知道,命运对耐心等待的人往往会给予双倍的奖赏。

交朋友也是这样,不要抢朋友的风头,要学会等待。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表现必须有所保留,如果经常表现自己,迟早有一天会把自己暴露在别人面前,别人对你就会失去兴趣。当你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时,你的人际关系恐怕也走到尽头了。

所以,为了让人际关系继续发展,就应该保留一些绝招。如果你能够经常崭露哪怕一点点新鲜的才华,人们就总是会对你抱有期望,弄不清你的才华究竟有多么深广。这样你的人际关系才能维持长久。

不斤斤计较

有的人行为处世不够宽宏大量,总是斤斤计较,对一点小事也不放过,争得你死我活,往往两败俱伤。

可能你会说明察秋毫是好事,可是明察秋毫的人最大的问题往往是过于斤斤计较。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在小事情上要学会糊涂,在大事情上要把握方向。当获取的时候,应该选择大的;当失去的时候,要抛弃小的;即使是死,也应该选择有价值的。

与他人交谈,尤其谈论令人不快的主题时,最好不要过于注重细节,即使是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也应该随意一点,因为把谈话变成琐碎的询问总是不好的。与人交往的时候,需要的是彬彬有礼和宽宏大量,因为这是一种高雅的风度。支配他人的一大要诀就在于对琐事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学会忽视生活中不关痛痒或不愉快的事,因为过分的谨小慎微会令人不快。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否则会被人看成是神经病。要记住,人们通常都是按照与其心胸和能力有关的本性办事的。因此,不要斤斤计较才能跟朋友友好相处。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斤斤计较的人存在,他们尽管平时掩饰得很好,但是一旦涉及个人利益时,他们斤斤计较的真面目就会暴露出来。

斤斤计较的人有以下特点:

(1)他们不肯承担一点额外的工作,总是以各种堂皇的理由推掉。例如他们会说:“以我的能力,怎么能处理好这件事情呢”、“我也很想做这件事,可是现在我手上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好的机会,还是让别人做吧!让他们增加点工作经验”等。

(2)别人犯错误时,斤斤计较的人不会及时指出错误,而是躲在一边看热闹。如果有人在你面前嘲笑别人犯的错误,你一定要小心这种“见死不救”的人。

(3)斤斤计较的人,吃完饭总是装出一副要结账的样子,却迟迟不肯掏出钱来。你看他拿着账单左对右核,向服务员问这问那,做出要掏钱的样子,其实他们是在拖延时间,等别人付账。当别人付账时,斤斤计较的人赶紧说:“我来吧!我来吧!”当别人说“算了算了,谁来都一样”时,斤斤计较的人又会说:“你看你看,那多不好意思!”其实他们好意思着呢,说“不好意思”只是虚伪掩饰罢了。如果你交往的人中有这样的人,千万别指望他会在你困难时帮助你。

斤斤计较的人往往追求完美,可是世间的事情哪有完美的呢?就连最精确的仪器都有误差,所以,我们不能对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苛求完美。

人生在世,应该学会宽宏大量,凡事都斤斤计较,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活得很累。

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吹毛求疵,久而久之,亲戚朋友会疏远他,让他形单影只,成为“孤家寡人”。

有这样一则寓言:

狗熊妈妈生了两只小狗熊,大黑和小黑。

有一天,兄弟俩捡到一块面包,商量着要分着吃。大黑是哥哥,所以由大黑来分这块面包。可是,大黑没有把面包分均匀,一块大一块小。哥俩都想吃大块的,互不相让,争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