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华国学经典)
7890900000017

第17章 姑妄听之(一)(1)

【原文】

龚集生言:乾隆己未,在京师,寓灵佑宫,与一道士相识,时共杯酌。一日观剧,邀同往,亦欣然相随。薄暮归,道士拱揖曰:“承诸君雅意,无以为酬,今夜一观傀儡①可乎?”入夜,至所居室中,惟一大方几,近边略具酒果,中央则陈一棋局。呼童子闭外门,请宾四面围几坐。酒一再行,道士拍界尺一声,即有数小人长八九寸,落局上,合声演剧。呦呦嘤嘤,音如四五岁童子;而男女装饰,音调关目②,一一与戏场无异。一出终(传奇以一折为一出。古无是字,始见臣《字汇补注》,曰读如尺。相沿已久,遂不能废。今亦从俗体书之),瞥然不见。又数人落下,别演一出。众且骇且喜。畅饮至夜分,道士命童子于门外几上置鸡卵数百,白酒数罂。戛然乐止,惟闻餔啜之声矣。诘其何术。道士曰:“凡得五雷法者,皆可以役狐。狐能大能小,故遣作此戏,为一宵之娱。然惟供驱使则可。若或役之盗物,役之祟人,或摄召狐女荐枕席,则天谴立至矣。”众见所未见,乞后夜再观,道士诺之。次夕诣所居,则早起已携童子去。

【注释】

①傀儡:木偶戏。

②关目:剧本或故事的情节。引申为演出。

【译文】

龚集生说:乾隆己未年间,他住在北京的灵佑宫,认识了一个道士,常常一起喝酒。一天他去看戏,邀请道士和他一起去,道士很高兴地跟着去了。傍晚回来之后,道士拱手向他表示感谢,说:“承蒙你的好意,我没有什么好报答的,今天晚上一起去看一场傀儡戏怎么样?”到了晚上,他到道士住的房子里,看到里面只有一个很大的方形的桌子,旁边摆了些酒和果子,正中央摆放了一个棋局。道士叫道童把外面的门关了,请客人们围着桌子在四面坐了。喝了一巡酒,道士“啪”的把界尺拍了一声,立刻就有几个长八九寸的小人儿落在布好的棋局上,一起同声演戏。发出呦呦嘤嘤的声音,就像四五岁的孩子。但是男女的穿着打扮,唱戏的声调和剧情,却和平常的戏场的演戏没有什么区别。一出戏完了以后(传奇以一折为一出。古代没有这个字,这个字最开始出现在吴任臣《字汇补注》中,上面说这个字读“尺”。这种说法沿袭已经很久了,所以不能废弛。我也根据俗体的写法来写它。)小人儿一下子都不见了。又有几个小人儿落下来,另外演一出戏。大家又惊奇又高兴。喝酒一直到深夜,道士命令道童在门外的桌子上放了几百个鸡蛋,几缸白酒。忽然间音乐就停止了,只听见吃东西和喝酒的声音。大家问道士这是什么方术。道士说:“所有学会五雷法的入,都能够驱使狐狸。狐狸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所以我让他们演了这些戏,作为我们晚上的娱乐。但是只能够让他们干些这个,如果让他们去偷东西,让他们去迷惑人,或者把狐女招来嬉戏,那么上天的谴责立刻就来到了。”大家看到了从来没有见到的东西,恳求道士明天晚上再看,道士答应了。第二天晚上当他们来到道士住的地方时,却发现他早已带着道童走了。

【原文】

董家庄佃户丁锦,生一子曰二牛。又一女赘①曹宁为婿,相助工作,甚相得也。二牛生一子曰三宝。女亦生一女,因住母家,遂联名曰四宝。其生也同年同月,差数日耳。姑嫂互相抱携,互相乳哺,襁褓中已结婚姻。三宝四宝又甚相爱,稍长,即跬步不离。小家不知别嫌疑,于二儿嬉戏时,每指曰:“此汝夫,此汝妇也。”二儿虽不知为何语,然闻之则已稔矣。七八岁外,稍稍解事,然俱随二牛之母同卧起,不相避忌。会康熙辛丑至雍正癸卯岁屡歉,锦夫妇并殁。曹宁先流转至京师,贫不自存,质四宝于陈郎中家(不知其名,惟知为江南人)。二牛继至,会郎中求馆僮,亦质三宝于其家,而诫勿言与四宝为夫妇。郎中家法严,每笞四宝,三宝必暗泣;笞三宝,四宝亦然。郎中疑之,转质四宝于郑氏(或云,即貂皮郑也),而逐三宝。三宝仍投旧媒媪,又引与一家为馆僮。久而微闻四宝所在,乃夤缘②入郑氏家。数日后,得见四宝,相持痛哭,时已十三四矣。郑氏怪之,则诡以兄妹相逢对。郑氏以其名行第相连,遂不疑。然内外隔绝,仅出入时相与目成而已。后岁稔,二牛、曹宁并赴京赎子女,辗转寻访至郑氏。郑氏始知其本夫妇,意甚悯侧,欲助之合卺,而仍留服役。其馆师严某,讲学家也,不知古今事异,昌言排斥曰:“中表为婚礼所禁,亦律所禁,违之且有天诛。主人意虽善,然我辈读书人,当以风化为己任,见悖理乱伦而不沮,是成人之恶,非君子也。”以去就力争。郑氏故良懦,二牛、曹宁亦乡愚,闻违法罪重,皆慑而止。后四宝鬻为选人妾,不数月病卒。三宝发狂走出,莫知所终。或曰:“四宝虽被迫胁去,然毁容哭泣,实未与选人共房帏。惜不知其详耳。”果其如是,则是二人者,天上人间,会当相见,定非一瞑不视者矣。惟严某作此恶业,不知何心,亦不知其究竟。然神理昭昭,当无善报。或又曰:“是非泥古,亦非好名,殆觊觎四宝,欲以自侍耳。”若然,则地狱之设,正为斯人矣。

【注释】

①赘:就婚于女家与改为女家姓的男子称为“赘婿”。对男家来说,出去当赘婿称为“出赘”。对女家来说,招女婿称为“招赘”。男子到女家当赘婿称为“入赘”。

②夤缘:本指攀附上升,后喻攀附权贵,向上巴结。

【译文】

董家庄的佃户丁锦,生了一个儿子叫二牛。他的一个女儿招了曹宁作上门女婿,两个人相敬相助,生活很融洽。二牛生了一个儿子叫三宝。他的女儿也生了一个女儿,因为住在娘家,于是按着顺序叫四宝。他们在同年同月出生,只是差了几天而已。姑嫂二人互相换着抱孩子,喂奶。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两人的婚事。三宝和四宝也相亲相爱,稍微长大了一点以后,就两个人形影不离。小户人家不懂得避嫌,常常在两个人玩耍的时候,指着他们说:“这是你的丈夫,这是你的妻子。”两个小孩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已经听得很熟了。长到七八岁后,他们开始有些懂事了。但还是跟着二牛的母亲一起睡觉玩耍,并不躲避对方。正好康熙辛丑到雍正癸卯年间,连年歉收,丁锦夫妇都死了。曹宁先是流落辗转到北京,穷得连生活都成问题,于是把四宝典到陈郎中家。(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是江南人。)二牛接着也来了,正好郎中要一个家里的佣人,于是也把三宝典在他家,而且叮嘱他千万不要说和四宝是夫妻。郎中家里的规矩很严,每次打四宝的时候,三宝一定会偷偷哭泣;打三宝的时候,四宝也是这样。郎中于是有些怀疑,转而把四宝典给姓郑的人家。(也有人说,就是貂皮郑。)把三宝赶走了。三宝仍然又去找原来把他介绍给陈家的中介人,又到一家作佣人。过了一段时间,三宝约略得到消息,听说了四宝所在的地方,于是到处想办法进到郑家。几天以后,终于见到四宝,两人互相抱着失声痛哭,这时他们已经十三四岁了。郑家觉得很奇怪,他们就撒谎说是兄妹。郑家因为他们的名字是相连着的,也就不怀疑了。但是内室和外室是隔绝的,他们只能在出入的时候相互以目传情而已。后来年成好一些了,二牛,曹宁一起到北京赎还儿子和女儿,经过了些曲折找到郑家。郑家这才知道他们本来是夫妻,非常可怜他们,打算扶助他们结婚,仍然留他们在家里做事。郑家请的教书先生严某,是个固受古制的人,不知道古代和今天的事情是有区别的,道貌岸然地指责说:“表兄妹结婚是礼法禁止的,也是法律禁止的,违反了会被天诛的。主人的用意虽然好,但是我们读书人,当然是以整顿风俗为自己的责任,见到违背天理,乱伦的行为而不制止,那就是帮助人作恶事,不是君子的作为。”他用自己的告辞作为威胁。郑家本来就很善良,懦弱,而二牛,曹宁也是乡里没有文化的人,听到违反法律,犯的罪很严重,就害怕放弃了。后来四宝被卖给一个候补官做了小妾,不过几个月就得病死了。三宝得了疯病,离家出走,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有人说:“四宝虽然被迫捉去了,但是把自己的容貌毁了,整日哭泣,并没有和那个官员同房,可惜三宝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两个人不论是死后升天,还是转世为人,总会有相见的时候,绝不会一死成永别。那个姓严的人做了这件坏事,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思,也不知道他的下场怎样,但是神对这一切是清楚的,他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也有人说:“他不是固执于古礼,也不是为了好的名声,而是对四宝有非分之想,打算据为已有。”如果是这样,那么地狱就是为这种人准备的。

【原文】

“遗秉”、“滞穗”①,寡妇之利,其事远见于周雅。乡村麦熟时,妇孺数十为群,随刈者之后,收所残剩,谓之拾麦。农家习以为俗,亦不复回顾,犹古风也。人情渐薄,趋利若鹜,所残剩者不足给,遂颇有盗窃攘夺,又浸淫而失其初意者矣。故四五月间,妇女露宿者遍野。有数人在静海之东,日暮后趁凉夜行,遥见一处有灯火,往就乞饮。至则门庭华焕,僮仆皆鲜衣;堂上张灯设乐,似乎燕宾。遥望三贵人据榻坐,方进酒行炙。众陈投止意,阍者②为白主人,颔之。俄又呼回,似附耳有所嘱。阍者出,引一媪悄语曰:“此去城市稍远,仓卒不能致妓女。主人欲于同来女伴中,择端正者三人侑酒荐寝,每人赠百金;其馀亦各有犒赏。媪为通词,犒赏当加倍。”媪密告众。众利得资,怂恿幼妇应其请。遂引三人入,沐浴妆饰,更衣裙侍客;诸妇女皆置别室,亦大有酒食。至夜分,三贵人各拥一妇入别院,阖家皆灭烛就眠。诸妇女行路疲困,亦酣卧不知晓。比日高睡醒,则第宅人物,一无所睹,惟野草芃芃,一望无际而已。寻觅三妇,皆裸露在草间,所更衣裙已不见,惟旧衣抛十馀步外,幸尚存。视所与金,皆纸铤。疑为鬼。而饮食皆真物,又疑为狐。或地近海滨,蛟螭③水怪所为欤?贪利失身,乃只博一饱。想其惘然相对,忆此一宵,亦大似邯郸枕上④矣。先兄睛湖则曰:“舞衫歌扇,仪态万方,弹指繁华,总随逝水。鸳鸯社散之日,茫茫回首,旧事皆空,亦与三女子裸露草间,同一梦醒耳。岂但海市蜃楼,为顷刻幻景哉!”

【注释】

①“遗秉”、“滞穗”:出自《诗经·小雅·大田》篇,“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意思是那里的谷把掉在地上,这里的谷穗未被捡起,都归寡妇统统收去。

②阍者:守门的人。

③蛟螭: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兴风作浪,可以引发洪水。

④邯郸枕上:是唐代李泌的传奇《枕中记》的故事。一个姓卢的书生在邯郸客店里遇见了一个道士吕翁,给他一个枕头。卢生靠着枕头睡着了,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发财升官,最后老死。等他醒来以后发现客店里的黄梁都还没有熟。比喻人生荣辱盛衰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