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华国学经典)
7890900000016

第16章 槐西杂志(一)(5)

何子山先生说:雍正初年,有一个道士善于用符箓。他曾经到达西山的深处,喜欢那里的树林和山泉,打算在那里盖个房子静心修养。当地人说,那里是鬼怪出没的老巢,他们砍树捡柴火,都要结伴进去,甚至连老虎、狼这一类的野兽都不敢住在那里,您应该慎重考虑一下。这个道士不听他们的劝告。不久,鬼怪就开始行动了,要么就把做房子的材料给偷了,要么就做法迷惑工匠,要么就把东西弄坏,要么就把饭菜弄脏。做房子的事就像是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行走,每一步都很艰难。也像是到处起的野火,像在风中乱飞的树叶,即使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睛,也忙不过来。道士十分生气,做法设坛招来雷将。但是神一来,妖怪就逃走了,找遍了整座山也没有收获。神一走,过了几天妖怪又成群结队的来了。这样搞了好几次,神认为道士在捉弄他,就不来了。道士只好自己一只手拿着符印,一只手拿着剑和妖怪作战。结果竟然被妖怪击倒在地上,而且胡须也被拔掉了,脸上一塌糊涂,光着身子倒挂在树上。直到碰到一个砍柴的农夫,才把他解开放下,慌里慌张逃走了。这个道士是以为自己的法术很高明呢!可是一旦大势所趋,是圣人也扭转不了的。一旦集合成党,是帝王也破坏不了的。事情存在了很久的话,就很难改变。人多了,就杀也杀不完。过去唐朝的牛李党争,互相诽谤排斥,比河北的藩镇问题还难以解决。这个道士看不清彼众我寡的形势,彼主我客的局面,不自量力往刀口上撞,他的失败是难免的。

【原文】

陈瑞庵言:献县城外诸丘阜①,相传皆汉冢也。有耕者误犁一冢,归而寒热谵语②,责以触犯。时瑞庵偶至,问:“汝何人?”曰:“汉朝人。”又问:“汉朝何处人?”曰:“我即汉朝献县人,故冢在此,何必问也?”又问:“此地汉即名献县耶?”曰:“然。”问:“此地汉为河间国,县曰乐成。金始改献州。明乃改献县。汉朝安得有此名?”鬼不语。再问之,则耕者苏矣。盖传为汉冢,鬼亦习闻,故依托以求食,而不虞适以是败也。

【注释】

①丘阜:高地。

②谵语:病中的神志不清、胡言乱语。

【译文】

陈瑞庵说:献县城外有一些小山包,据说都是汉代的墓。有个农民耕田时不小心破坏了一个坟墓,回家以后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胡言乱语,附在他身上的鬼责备他触犯了魂灵。正好碰上瑞庵来这里,问鬼:“你是什么人?”他说:“我是汉朝人。”又问他:“汉朝哪里人?”他说:“我就是汉朝献县的人,我的墓都在这,你还问?”瑞庵又问:“这个地方汉代就叫献县吗?”他说:“是的。”瑞庵说:“这个地方汉代是河间国,县名叫乐成。金代才开始改名叫献州。明代改名叫献县。汉代怎么会就有这个名字呢?”鬼不说话了。再问他的时候,农民就醒过来了。大概是都说这里是汉代的墓,鬼也以为是这样,所以假作汉人诈取食物。不料却碰上陈瑞庵,露了馅。

【原文】

河豚惟天津至多,土人食之如园蔬;然亦恒有死者,不必家家皆善烹治也。姨丈惕园牛公言:有一人嗜河豚,卒中毒死。死后见梦于妻子曰:“祀我何不以河豚耶?”此真死而无悔也。又姚安公言:里有人粗温饱,后以博破家。临殁,语其子曰:“必以博具置棺中。如无鬼,与白骨同为土耳,于事何害?如有鬼,荒榛蔓草①之间,非此何以消遣耶!”比大殓,佥②曰:“死葬之以礼,乱命不可从也。”其子曰:“独不云事死如事生乎?生不能几谏,殁乃违之乎?我不讲学,诸公勿干预人家事。”卒从其命。姚安公曰:“非礼也,然亦孝子无已之心也。吾恶夫事事遵古礼,而思亲之心则漠然者也。”

【注释】

①荒榛蔓草:荒榛,没有人烟的丛生的树林,蔓草,乱爬的野草。比喻地方很荒凉。

②佥:众人;大家。

【译文】

天津的河豚特别多,当地人吃它就像吃蔬菜一样平常。但是也常常有吃死的,因为不是每一家都懂得如何做不会中毒。我的姨丈牛惕园先生说:“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河豚,突然中毒死了。他死以后他的妻子在梦里见到他说:‘为什么不用河豚来祭奠我?’这真是吃死了也不后悔。又姚安先生说:“他们那里有个人家境一般,只够温饱。后来因为赌博把家产都输光了。临死的时候对他儿子说:“一定要把赌博的器具放在他的墓里。如果世上没有鬼,那么就和我的白骨一起化成土了,那也没什么害处!如果真有鬼的话,在荒郊野岭中,还有什么比这个东西更能娱乐生活呢?”等到安葬他的时候,大家都说:“应该按照礼来安葬他,不能遵从他这种不合礼的要求。”他的儿子说:“你们为什么单单不提侍奉死人也要像侍奉他生的时候一样呢?他活着的时候我不能够规劝他,到他死了以后反而要违背他吗?我不是那种固执地要按照书上说的做的人,你们不要干涉别人家的事情!”最后还是遵照了他父亲的愿望。姚安先生说:“这是不合礼法的,但是也是孝子的一片赤诚之心,我讨厌什么事情都要按照古礼来做,结果反而忽略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原文】

周书昌曰:“昔游鹊华,借宿民舍。窗外老树森翳,直接冈顶。主人言时闻鬼语,不辨所说何事也。是夜月黑,果隐隐闻之,不甚了了。恐惊之散去,乃启窗潜出,匍匐草际,渐近窃听。乃讲论韩、柳、欧、苏文①,各标举其佳处,一人曰:‘如此乃是中声,何前后七子②,必排斥不数,而务言秦汉③,遂启门户之争?’一人曰:‘质文递变,原不一途。宋末文格猥琐,元末文格纤秾,故宋景濂④诸公力追韩、欧,救以舂容大雅⑤。三杨⑥以后,流为台阁之体⑦,日就肤廓,故李崆峒⑧诸公又力追秦汉,救以奇伟博丽。隆、万以后,流为伪体,故长沙一派⑨,又反唇焉。大抵能挺然自为宗派者,其初必各有根柢,是以能传;其后亦必各有流弊,是以互诋。然董江都⑩、司马文园文格不同,同时而不相攻也。李、杜、王、孟诗格不同,亦同时而不相攻也。彼所得者深焉耳。后之学者,论甘则忌辛,是丹则非素,所得者浅焉耳。’语未竟,我忽作嗽声,遂乃寂然。惜不尽闻其说也。”余曰:“此与李词畹记饴山事均以平心之论托诸鬼魅,语已尽,无庸歇后矣。”书昌微愠曰:“永年百无一长,然一生不能作妄语。先生不信,亦不敢固争。”

【注释】

①韩、柳、欧、苏: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皆为唐宋时期最为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在文学上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文体。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在思想上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强调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柳宗元,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柳河东”。出身仕宦家庭。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进士。后任集贤殿正字、京兆府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里行等职。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实行政治革新,他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病死在柳州任上,年仅四十七岁。著有《柳河东集》。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写出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哲学、政治、历史方面的论文,如《贞符》、《天对》、《天说》、《非国语》、《封建论》、《六逆论》、《时令论》等。柳宗元在永州还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传记、寓言、山水游记、诗歌等。代表作口有《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段太尉逸事传》、《捕蛇者说》等。欧阳修见前注。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士(今四川眉山县)人。曾经担任翰林学士、侍读、龙图阁学士等官。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主张诗文革新,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他的文章自然流畅,词属于豪放派,对后世影响至深。有《东坡全集》。

②前后七子:指明代的散文家,弘治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为前七子。嘉靖牟间的李攀龙、谢榛、吴维岳、王世贞、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为后七子。

③秦汉:秦汉时期的古文。

④宋景濂:明代文学家,名濂,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开国文臣之首。

⑤舂容大雅:指声调宏大响亮。

⑥三杨:指明代的散文家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

⑦台阁之体:明代前期在上层官僚之间形成的一种文风,流行于永乐、成化年间。台阁体的特征是形式上典雅工丽,内容则多为粉饰太平何歌功颂德,代表人物是三杨。

⑧李崆峒:即李梦阳。明代文学家,前七子之一。庆阳(今甘肃庆阳)人,字献吉,自号崆峒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⑨长沙一派:指李东阳等人。李东阳,明代诗人,茶陵(今属湖南长沙)人。字赛之,号西涯。其诗多为应酬题赠之作,形式上追求典雅工丽,在当时影响很大,形成茶陵诗派。

⑩董江都:即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广川(今河北景县董故庄)人,曾经担任博士、江都相、胶西王相。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

司马文园:即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字长卿,他的赋糅合了当时各家的特点,成为汉赋的典范。著有《子虚赋》、《上林赋》。

李、杜、王、孟:即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李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才华横溢。诗歌今存900首。唐代著名诗人。祖籍寰阳,生于河南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被公认为唐代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开元中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后官至尚书右丞。现存《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相传是他的作品。今存《王右丞集》。孟浩然,唐代襄阳(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人。他与王维很要好,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李词畹:清益都(今山东益都)人,记叙了秋谷(赵执信)南游时听见窗外有人谈论诗词的故事。

【译文】

周书昌说:“我曾经游历鹊华山,借宿在当地百姓家里。窗外是枝叶繁茂的老树,高大峻耸一直绵延到山顶。房主说时常会听见有鬼说话,但是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当天晚上没有月亮,一片漆黑。果然隐隐约约听见有声音,但是听不清楚说些什么。因为怕他们受到惊扰会四散离去,所以我就悄悄的打开窗子溜了出去,趴在草地上,一步一步挨近偷听他们说话。原来他们在谈论韩、柳、欧、苏的文章,举出每人文章的特色之处。只听见一个人说:‘这样评论还是比较公正的,为什么明代前后的七子坚持要把他们排斥在外,而一定要追溯到秦汉时期的古文,导致门户之间的争斗?’另一个人说:‘文风的变化,从来都不是只由一条途径变化。宋朝末年文章的格调和风格显得琐碎,元朝末年的文章的格调和风格显得纤细艳丽,所以宋景濂等先生就极力的主张学习韩、柳的古文朴素文风,用宏大开阔的格调来纠正宋元琐碎、纤细的文风。三杨以后,逐渐变成了粉饰太平和歌功颂德的台阁体,日益空洞浮华没有内容。所以李崆峒等诸位先生又极力主张学习秦汉时期的古文,用奇伟壮丽的气势来纠正这种弊端。隆庆、万历以后,这种文风又逐渐流于模仿,内容空洞。所以长沙派的人又对此进行批判。一般来说,能够凸现出来,自成一派,成为一个时代代表的文风,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有值得学习发扬的东西,所以才能够传播延续下去。时间久了以后也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弊端,所以大家都互相的攻击诋毁。但是董江都、司马文园的文章格调和风格不相同,他们处于同一时期却能够不互相攻击。李、杜、王、孟他们诗歌的格调也不相同,处于同一时代也能够不互相攻击。那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更深层次理解彼此。后来学习他们的人,一说到甜的就一定要排斥辣的,说到红的就一定不能是白的,他们的理解是浅层次的。’他还没有说完,我忽然忍不住咳嗽了几声,于是周围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可惜没有听完他们的议论。”我认为:“这和李词畹记述饴山的故事一样,都是通过鬼魅之口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要说的已经说完了,不需要再有后文了。”书昌微微有些生气,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本事,但是一生中从来不说谎话,先生不信我说的,我也不和你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