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学历高的人,文化水平通常要高一些,综合素质通常要高一些。但是,学历绝对不等于能力,学校里不乏高分低能的学生,社会上不乏高学历的庸才。
相马不如赛马;选才不如试才。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员工,我们都可以分为5类:
①“人财”:能给企业带来财富的员工,是企业的人才资源;
②“人材”:有培养价值,可以成长为“人财”的员工,是企业的后备人才资源;
③“人才”:有才华有能力有本事的员工,放在社会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作出一定成绩来,但刚到企业里,还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能否被企业文化同化,能否为企业所用,还需要时间来检验。这类人可以通过文化同化,直接成为“人财”;
④“人在”:即存在于企业里的,但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的人,这种人可有可无;
⑤“人债”:即存在于企业,不仅没有发挥作用,反而起破坏作用的人,这种人应该坚决予以解雇。
上面划分出的5种人,采用的标准是“能否为企业所用”。能为企业所用,并且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就是人才。
这个标准,其实在很多老板心目中都有,但他们在寻找人才时,总是离不开学历,以为高学历的人都是人才,选取高学历的人才比选取低学历的人才更保险。一些人看准了老板们的这种心态,不惜花钱买假文凭,从而造成了又一个造假行业的兴旺。
伯乐相马,是千古流传的经典。就马而言,相外表论优劣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马是靠体格优劣来创造价值。但人却不一样,人是靠智慧创造价值。外在的东西,诸如外表、证书等都是看不出他能够创造多大价值的。否则,仅以这些外在的东西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那么,吃亏的注定是企业。
某企业有一位十分迷信高学历的老板。当他听说MBA很了不得时,他把某名牌大学MBA班的全体学员拉到他的公司搞活动,藉以网罗这些了不得的人才。
刚开始时,他一下子网罗了10名MBA。这一下,他以为自己占据了人才高地,对外四处宣扬,对内呢,将原来的得力干将说得一无是处,并将大部分中高层管理者降职,取而代之的是MBA。
但不到3个月,事实证明这些MBA除了理论知识胜过原来的得力干将外,实际工作能力比原来的得力干将差得很远,公司也因为在这些MBA的带领下业绩大幅下滑。老板意识到被MBA闯了“腰”,又反过头来把MBA们说得一无是处,直说得MBA们一一离去。
在国外,MBA的确是很了不得的人物,但国内的MBA和国外的MBA根本不是同一档次的人才。MBA曾经吃香,是沾了洋MBA的光。现在,MBA没什么市场,是因为经实践检验他们的确还需要继续深造。
由此可见,对于选用企业的优秀人才来说,不要太迷信高学历,而真正要相信,要做的应该是相“马”不如赛“马”。
相出来的“千里马”不一定是千里马,而赛出来的“千里马”则一定是千里马。无论学历高低,不妨试一试再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