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作为领导者要明白的是,这经文不一定就是你的“庙”所需要的。即使是你的“庙”所需要的,也需要“外来的和尚”和“内部的和尚”共同来念,甚至完全要由“内部的和尚”来念才能发挥经文的作用。
尤其是请来“外来和尚”的时候,千万别冷落内部的和尚,更不能打击“内部和尚”的积极性。
现在,有一帮游动在企业之间的人,社会上称他们是咨询人员,老板尊称他们是管理专家,企业员工称他们是“外来的和尚”——不高兴时也私下里称他们为“江湖骗子”。
咨询人员传授的是管理理念或方法,在他们向老板推介某种管理方法时,他们声称这种理念或方法可以解决企业存在的一切问题,可以在几天时间或几个月的时间里让企业发生质的飞跃,产值翻几番等。
老板们在这些专家面前,似乎个个智商都变低了,竟然很轻易就相信了。有的老板就像一群身体发福的妇人寻找减肥药一样,今天试这种药,受一阵折磨,无效;明天又试另一种药,再受一阵折磨,还是无效;后天再试一种药……如此下去,花了大把钞票,吃尽了苦头,身上多余的肉仍留在身上。
当然,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一大批企业家文化素质不高有关。他们对咨询专家打心里崇拜,碰到满嘴新词汇的专家就以为碰到救世主了。
国内咨询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国际上则有好几十年历史了。
20世纪60年代:目标管理、计划预算体系、敏感性训练、工作丰富化、项目评价与检测技术、波士顿矩阵。
20世纪70年代:战略计划、矩阵式组织设计、委员会、弹性工作制、零基预算。
20世纪80年代:内部创业、质量圈、Z理论、准时存货管理、自我管理团队。
20世纪90年代:战略结盟、核心竞争力、绩效工资、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再造、魅力型领导、愿景型领导、情绪智力、无边界组织、学习型组织、外包、授权。
进入21世纪的两年中: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价值观、E领导、虚拟组织、知识管理、工作场所的精神需求。
但对这所谓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仍有一些老板认为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对它们运用不好,个个都无能,只好请专家来帮助。
在此,提醒这样的老板们:专家也是人,而不是神。专家的优势是头脑里装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但他们并不了解你的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专家提出的方案再好,还得由内部的管理人员来推行,只有这样,才可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有一家企业的老板出身于普通农民,他自感文化素质低要加强学习,于是,他每周都去大学里听讲座,看到有觉得不错的专家,就往企业里拉。两年里,他拉了3拨专家回去,企业里的人夸张地说“外来的和尚”比“内部的和尚”还多。
第一拨人到公司后,宣称找出了企业的十大绝症,把内部的管理人员批评得一无是处,然后抛出他们的再造工程方案。两个多月过去了,再造毫无效果,再造费倒花了60万元。这一拨专家走时还振振有辞:再造工程方案本身是十分先进的,只是内部的管理人员推行力度太差而没有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
第二拨人到公司后,宣称发现企业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危及到企业生存了,于是闹了个天翻地覆,把组织全部重新编,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来了一次大调整,辞退的辞退,降职的降职,平调的平调,除了“主持”——老板没动外,其余人都动了,搞得人心惶惶。这些人在公司工作不到1个月就灰溜溜地走了,但他们心里绝对不是灰溜溜的,因为80万元的咨询费已经到手了,该做3个月的活只做1个月,甭提多高兴了。
第三拨人开出了300万元的天价,宣称对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包括12个方面的流程再造,保证在1年内让该企业成为行业老大。这拨人中领头的口才很好,非常具有煽动性。老板听了他的“讲演”之后,以为遇到真正的专家了。这拨人没有得罪“内部的和尚”,倒是成天关着门抄书,制定出一本又一本让人似懂非懂的流程再造文件。但老板却把“内部的和尚”伤透了,他把“内部的和尚”与“外来的和尚”对比评论,觉得“内部的和尚”无论口才、形象还是气质,都差一大段距离,于是大会小会表扬“外来的和尚”,批评“内部的和尚”,“内部和尚”被批得一个个没精打采。
3个月过去了,这帮专家的文件倒是下发了不少,但几乎看不到效果,6个月过去后,内部的人员几乎都忘记了某一间屋子里还有几个人在抄书,9个月过去后,这帮人自己走了,反正300万元到手了,何必再待下去呢?待够12个月反而下不了台,因为他们的再造文件丝毫看不出可以让企业成为行业老大的迹象。老板也觉得上当了,并且意识到伤了“内部和尚”的心,想做点补偿。遗憾的是,“内部的和尚”也走了好几个,看着那一堆没有发挥作用的流程再造文件,老板气不打一处来。
客观地说,咨询人员的努力,的确可以使企业界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但绝对不是某些咨询人员吹嘘的那样立竿见影,更不是一种包治百病的良药。
积极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学习新的管理方法,绝对是正确的,聘请咨询人士为企业诊断也是对的。但有一点必须切记,“外来的和尚”带来的经文,最终得由“内部的和尚”来诵读。有的老板在请到咨询专家时,就把内部的管理人员批评得一无是处,结果,“外来的和尚”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内部的和尚”也失去了积极性,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因此说,企业的老板对待“外来的和尚”一定要慎重,为避免伤害“内部和尚”,老板一定要注重对“外来和尚”与“内部和尚”关系的协调和沟通,以共同把企业的这部经念对、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