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140

第140章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①,天涯节序匆匆②。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③。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释”

① 《楚词》:即《楚辞》。酬午日:纪念端午节日。② 节序:节令。③ 戎葵:又称蜀葵、胡葵、吴葵、一丈红。花如木槿,有红、紫、白等色。非向日葵。

“语译”

我只有高声吟咏《楚辞》来度过端午这一天,万里避乱南来,遇到节日总是这样匆匆忙忙的。五月的榴花居然还不及舞女的裙子红火,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高声歌罢一曲时,只觉得悲风已满帘幕。

千头万绪的事情都集于我一身,可悲人已老了,为此,墙东的蜀葵花也一直在笑我愚拙。端午节饮酒,今年虽与去年一样,但你只要把酒洒一点在桥下的水中,今晚就定能流到湘中屈原所在的地方!

“赏析”

陈与义在宋室南渡之前和以后,都曾受到过徽宗、高宗的赏识、重用。高宗建炎三年(1129),他避乱南来湖湘一带,正是屈原的故乡。时逢端午,写了这首《临江仙》,在抒发世乱时艰的感慨时,想起了古代这位饱经忧患、终至自沉汨罗江的伟大爱国诗人。

端午节有种种习俗,多数都与纪念屈原有关。作者只凭“高咏《楚词》”来度过这一天,正为写自己漂泊“天涯”,对“节序”之事只能“匆匆”应付的境况。不过,开头就提到《楚辞》,并非只是为了端午应景,实际上已为全词定下了伤时忧国的基调,何况前面还加了“高咏”二字以强调之。“榴花不似舞裙红”,句意隐晦,令人疑猜。有的说词者认为陈与义在徽宗朝一度名倾朝野,揣测他观舞听歌必定频繁,因而以为此句是“对旧日的怀念”。念旧在词句表述上应有迹象,不会这样写,解说也不敢苟同。我倒以为此句有类似“商女不知亡国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意思。端午节日,定有鼓乐喧天、舞裙似火的景象,当此江北沦丧、宋室偏安之际,人们还沉湎于歌舞之中,血色罗裙之红艳,竟使五月榴花相形失色。在作者看来,这是十分可悲的。说“无人知此意”,正表现一种孤愤,是郑重的感慨。只有这样理解,才能与“高咏《楚词》”的精神相协调,也才能与下句“歌罢满帘风”连起来;很显然,末了这句是写激昂情怀的,如杜甫《同谷七歌》“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即是。如果陈与义此时只念念不忘当年“观舞听歌”之乐,甚至以“无人知此意”为憾,我想他后来是不配朝廷委以重任,当参知政事的。

下阕以叹息语过片。“万事一身”,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意思。无奈人已老,不能像年轻时那样为国效力了。这又与他《伤春》诗中“孤臣白发三千丈”的感叹是一致的。“戎葵凝笑墙东”,应是说连墙边的蜀葵花也在笑我愚拙。花开似笑,久久含笑,谓之“凝笑”。措词十分含蓄。结尾三句,一句是陪衬,想说的在后两句,意思说,年年端午都照例喝酒,但今年却不一样,是在屈原的家乡过的。屈原对南渡的爱国士大夫所具有的精神感召力,是毋庸多言的。作者甚至觉得都不必明点出其人来,只说“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便已完全明白了。洒酒江流,一奠忠魂,恰好与高咏《楚辞》首尾相应。词用极蕴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慷慨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