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128

第128章 天门谣

贺铸

登采石蛾眉亭①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②。清雾敛,与闲人登览。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③。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④。

“注释”

① 蛾眉亭:《舆地纪胜》:“采石山北临江,有矶,曰采石,曰牛渚,上有蛾眉亭。”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前面是二梁山,夹江对峙,像双蛾眉,故名。② 七雄:战国时,燕、赵、韩、魏、齐、楚、秦称七雄。③ 阿滥:即《阿滥堆》,曲名。骊山有鸟,名阿滥堆,唐玄宗以其声翻为曲,人竞效吹,见《中朝故事》。④ 西州:古城名,故址在今南京市西。

“语译”

牛渚矶前,二梁山夹江对峙,状如天门,形势险峻,此隔断南北、古时七国争雄,纷纷力夺强占之地。云雾收敛,天地澄清,正好让闲人登临览眺。

等到月儿上来,江潮涨平,千顷波光粼粼。不知谁用塞外管笛轻轻吹起新谱的《阿滥堆》曲子。风来满槛栏,可以清清楚楚地听到从西州传来打更的点数。

“赏析”

这首登览词虽篇幅短小,结构上却颇有安排,所创造的意境也极佳。

“采石”即“牛渚”,亭名“蛾眉”,因所望见之山形而得,其山亦即“天门”,故首句是直点题面。用一“险”字,写出地势特点。下一句即承“险”字加以发挥:“限南北”,取横的角度,从空间上描述,指是长江;“七雄豪占”,取纵的角度,从时间上追溯,所谓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指的是牛渚山采石矶。这些都是从大的方面说,提高了登临地的身价。然后用“清雾敛”三字说天气晴明,不碍远眺,正好“舆闲人登览”。

前半首把题目中该交待的都交待清楚了,后半首就具体描述“登览”所见。以为要趁“雾敛”而写眺望了,偏又避而不写,却选择了夜景。这是非常明智的。白昼观望,景象固然险峻雄奇(事实上已写了),但毕竟少蕴蓄。陆放翁所谓“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如果这一切都笼罩在似见非见的夜幕之下,又将如何呢?这感觉被词人抓到了,所以他写“待月上潮平波滟滟”,见到的实只此一句,但月下长江却写得绝妙。此外既无所见,末三句索性只从声音上去表现。在绝壁之上,“塞管轻吹”,悠扬悦耳的曲子回荡在夜空中,应和着呼呼风声,又从西州城方向传来“历历”可“数”的打更声。正是这些声音,共同组成大江边、高山上空旷寂静而又十分优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