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127

第127章 蝶恋花

贺铸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②,白花满湔裙处③。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④。

“注释”

① 蝶恋花:《阳春白雪》卷二载此词,注云:“贺方回改徐冠卿乡词。”② 天际小山:谓眉如远山。桃叶:晋王献之的妾名,此作女子的借用名。③ 湔:音煎,洗涤。④ “数点”二句:北宋初李冠《蝶恋花·春暮》上片末有此二句。

“语译”

伤春之情有多少啊,春天还是迟暮了,杨柳已长成清荫,有意阻碍着游丝的飞扬。佳人黛眉青青,望去如天边的小山,她踩着纤步走来,白苹花长满了她曾洗裙子的地方。

她终日低吟着曲子词的句子,在帘影透出昏昏灯火的室内,将心事都寄托在胡琴声中。疏疏落落的几点雨声被风儿制约住了。淡淡的月色,朦朦胧胧,夜空中有云儿在来去移动。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物及一位怀着伤春情绪的女子。

首句点明“伤春”后,下文不再提及这种心情,只凭读者在人物举止的描述中将它加进去,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表现方式。“几许”,言其多多。“春复暮”,谓春无情,都不管人之感情,又到了临去的时候。柳成荫,游丝飞,正暮春景色。柳荫不碍行人,却能挂住游丝,故曰“偏碍”。以“桃叶”指代佳人,或因相传《桃叶歌》缘“笃爱”而作。“白苹花满”,则是由陌上而写到水边;必曰“湔裙处”,是使景与人、昔与今联系在一起。

上片以景为主,人在景中;下片以人为主,景为人设。心有所感,情有所伤,故发而为“长短句”,“微吟”而至于“竟日”,非一时兴之所至可知,故接写夜间。“帘影灯昏”四字,人之寂寥已在言外。吟咏之不足,又托之于琴弦,然好在终不说破是何种心情。静夜之中,忽听有“数点雨声”,不久又闻风起而雨止;仰望窗外天空,已见“朦胧淡月”,而夜云仍不断在眼前飘过。歇拍两句竟全用景语,词境自是蕴藉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