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石榴花开的季节
7620900000018

第18章 桐叶粑粑

祁阳老家有农历七月半吃油桐叶粑粑的习俗。我弄不清楚其来历,大约与祭祀先人有关吧。

我老家所在的小山区,油桐树并不多见。去年夏天游览攸县酒仙湖,看到漫山遍野的树林里,点缀着一树又一树白色的花,煞是好看。一问开船的师傅,才知道那是油桐树开的花。在老家,是断然看不到这样的景致的。以至于得知那是油桐花,我惊愕得嘴巴半天没合拢。

记得老家水库大坝下面的大路两边,就有几棵油桐树。起初,我是看到树上的油桐果子,才认识油桐树的。小时候用一根竹签插进油桐果子的果瓣,然后放在火上烧,不一会儿,果瓣就哔哔剥剥地烧起来,成为我们手里的火把。至于桐油的用途,我除了知道大人们把油桐果子榨出黄澄澄的桐油涂在脚盆、水桶、打谷机、门窗、衣柜等木器上用以防腐之外,别无所知。

油桐树叶粑粑的香味,却不时撩拨着我。以至于坐在酒仙湖的船上,听到油桐树三个字,我便禁不住直咽口水。离七月半还有好久,我便不时地问母亲,是否去摘些油桐树叶回来。母亲知道我想吃油桐树叶粑粑了,却故意装模作样地问,摘油桐树叶做什么?终于等到母亲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端着去磨房,我便急不可耐地馋笑着对她说,我到水库边摘油桐树叶去。

油桐树很高,垂下的枝条上的树叶早被人摘去了。而树枝又脆,不适合攀爬。我站在树下,跳来跳去,终究没有摘到树叶。我便从旁边弄断一根长长的树枝,下端留一个树丫,然后去钩高处的油桐树枝。

当我满头大汗地把一大篮油桐树叶拿回家时,母亲已经磨好了米浆。我接着把树叶拿到池塘边,一片一片用水洗净。母亲将叶片竖着摊在手掌里,手指弯曲,然后用调羹舀一些米浆放在叶片中间包拢来,再一个个整整齐齐地放进蒸锅里。不多一会儿,一阵阵油桐叶子的香味,和着糯米粑粑的香味,从蒸锅里冒出来,弥漫整个院落。大约半个小时,油桐树叶粑粑便可以出锅了。

七月半晚上,每家每户都要给先人烧纸钱,而一篮篮的油桐树叶粑粑则摆在旁边。大人们烧完纸钱,便念叨着叫祖宗们来吃油桐粑粑。说油桐树叶粑粑是为先人们准备的,一点没错。但这只是形式,真正能够品得其美味的,还是我们这些嘴馋的孩子。

祭祀活动一结束,油桐树叶粑粑便成为孩子们争抢的美食。由于糯米粑粑特别黏,油桐树叶与粑粑紧紧粘在一起,要么叶片上粘着好多粑粑没吃完就忍痛割爱丢弃掉,要么嘴馋得把粑粑连同部分叶片也吃进嘴里,于是,对我们来说,吃油桐树叶粑粑痛快之中不乏尴尬。我们便想着法子,经常用的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把粑粑放进灶膛余火灰里烤,一种是放在热锅里烤。这样,粑粑外面的叶片被烤糊了容易撕掉,粑粑的表面结了一层硬硬的壳,吃起来不但方便多了,而且也特别香而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