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石榴花开的季节
7620900000019

第19章 红薯粑粑

我的老家在偏远的湘南农村,那里人多田少,父母除了每天早出晚归出工弄工分,还要利用自家的自留地里收获的红薯或蒸或煮,每人每餐吃完一份红薯饭后,才盛上白米饭,这样,家里的口粮才能勉强维持。

那时候,由于家里穷,我们没什么零食吃,过年时才有机会吃上花生和瓜子。于是,我们兄弟姐妹四人最盼望母亲炸红薯粑粑给我们吃。说起炸红薯粑粑,红薯和糯米粉倒不是什么问题,关键还需要当时金贵得不得了的茶油。尽管我们家乡漫山遍野是油茶树,但由于油茶产油率低,每年分到每户的茶油只有五六斤。因此,我们平时炒菜用的都是猪油,只有过年时为了准备自产的年货——炸红薯片,母亲才舍得用上香喷喷的茶油。所以,我们一年也只能吃到一两回红薯粑粑。

母亲先将红薯洗净,切成小块,煮饭前放在饭面上,利用煮饭时产生的蒸汽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红薯放进干净的锅子里,用锅铲擂烂,加入糯米粉、葱末、白糖,使劲用手揉,直到把这些原料完全糅合均匀。接着,母亲把茶油倒进锅里,用旺火把油烧开,再不紧不慢地从揉好的原料中抓出一小块,放在手心里,双手轻轻地搓揉,直到把原料揉成滚圆滚圆的一个小圆球,再放进热油滚滚的油锅里。父亲和我们兄妹也都来帮着母亲一起搓揉。待白白的生红薯粑粑都进了锅,母亲就拿起锅铲,不停地逐个将红薯粑粑翻身,好让它们被炸得均匀。慢慢地,红薯粑粑的颜色逐渐变深,最后都变成了诱人的金黄色。茶油和红薯混合的难以名状的清香味在厨房里萦绕,我们一个个直流口水。母亲用锅铲将完全炸熟的红薯粑粑一个个铲到碗里,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急着去享用心中期盼多时的美味。母亲却严肃地对我们说,别急,红薯粑粑才从滚烫的油里出来,小心烫坏了嘴巴!

母亲还把炸好的红薯粑粑分装在几个碗里,叫我们兄妹分别给几个邻居送去。在那么困难的时期,母亲与广大的农民弟兄一样,从不忘记那种朴实而真挚的感情。

如今的生活条件好了,就是吃海鲜、尝鱼翅都不那么困难了。但是,我却时不时想吃红薯粑粑,也经常学着当年母亲炸红薯粑粑的架势,像模像样地炸起红薯粑粑来。挑食惯了的女儿不是嫌小炒肉咸了,就是说鱼进过冰箱,要她吃饭必须连骗带劝,甚至求她、训她也无济于事。而她对红薯粑粑却特别爱吃,每次能一连吃十来个,还一边摸着肚皮,一边把红薯粑粑往嘴里送。我对她说,爸爸妈妈小时候吃到的红薯粑粑那才真正好吃呢!女儿一脸茫然,她似乎在说,还有更好吃的红薯粑粑?我才不信呢!

(原载2009年8月19日《株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