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一向优异的高中生,因为偶尔考试成绩不佳而把尖刀刺向老师或父母;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因为进入学校成了普通一员而跳楼自尽;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因为爱情的失利而与女友同归于尽……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们在遇到失败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挖“精神陷阱”的习惯,最终因为“精神陷阱”越挖越深,不能自拔而酿成悲剧。因此,当孩子特别是原本成绩很好的孩子遭遇失败的时候,作为教师和父母,我们决不能用教孩子挖“精神陷阱”的方式,使孩子精神受到折磨来帮助孩子提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一起想办法纠正以往的不足。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说得好,我们对于考试失败的孩子,首先应该在心理上关心他们,因为他们的心理本来就比较黯然了,如果再一味地指责,无疑是在孩子的心理上雪上加霜。郑老师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拥有健康的心理更重要的呢?尤其是孩子的自信,是他们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因此,当孩子遭遇失败的时候,我们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用挖“精神陷阱”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扭转尖子生的急功近利倾向
1990年,美国爱荷华大学中国留学生卢刚,在校园内杀害了来自科大的同学及师长后自杀;前一段时间,留美博士葛海雷自杀的事件在哈佛和全美的中国留学生中引起很大震动。同样是“天之骄子”,前者因留校和研究基金之争而持枪杀害同胞后自杀,而后者却因不堪学业重负而自杀,“殊途同归”,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吗?应试教育制度下差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否那些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尖子生就都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事实上有些尖子生离这个标准还是有一定距离的。那么,阻挡在尖子生面前的心理劣势有哪些?为何存在这些心理劣势?它们是如何阻碍尖子生“更上一层楼”的呢?
一、学习上存在“急功近利”倾向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认为,保持学习兴趣的首要方面是必须“无所为”,也就是必须舍弃“急功近利”的目的。他认为只有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兴趣才会持久,也就是应以“钓胜于鱼”的态度对待学习。然而,我们却可以在一些尖子生身上看到这种带急功近利倾向的学习价值取向。
有位尖子生曾表述过他想努力学习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为了能让自己在别的同学面前有高人一等的感觉,能永远高昂着头走路;二是替父母争一口气;三是为了出人头地,以后找个好工作,生活的舒服一点。
不可否认,他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我还是为他言语中流露出来的学习功利性的一面感到震惊。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一些尖子生在学习的价值取向上是有偏向于急功近利的。
那么,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我认为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层,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倾向于功利性的价值取向是不无关系的。其次,还与我国的“应试教育”实质密切相关。
1884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发表了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感到这是一切教育的“问题的问题”,并对于这样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给出了一个物质至上的答案: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因为科学直接地关系到我们的自我保存,这是个颇有诱惑力的功利性很强的答案,在他之后的教育就变成了对这一结论的充分实践,而近年来在我国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深得其精髓”。著名学者钱理群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应试教育的实质便是急功近利”。
如此看来,作为应试教育重要部分的尖子生学习上存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了,然而这种价值取向却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学习内容上的“重理轻文”倾向。这一点在高中男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尖子生认为人文科学太“虚无缥缈”,没有像理科一样具有实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可能性也较小,所谓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事实上,能取得较大成就的往往是“博才”,尤其是文理兼通的“博才”。美国某组织曾对1311名科学家进行连续五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有成就者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而更多的是文理兼通的“博才”。从某种意义上说,缺乏人文科学知识的人才不算是一个健全的人才。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曾举了两个带泪的笑话:一个建筑工程师在施工中把古墓炸掉,一个化工工程师把化石标本当作催化剂来开采。如果“重理轻文”的倾向愈演愈烈,谁又能担保不会再出现类似的“笑话”呢?
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还使这些尖子生难以有远大的理想,只关注自我,付出后要求立即回报。这种追求“即刻满足”的“易拉罐”式的生活方式,会导致青少年沉湎于对消费主义和感官文化的追逐,从而放弃对未来理想和永久完善的追求,最终影响到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影响国家长足持续的进步和发展。这使我想起了外国一所名牌大学研究生院挂在宿舍墙上的醒目大字:“High thinking,low living”。中文意思是“勤奋思考,俭朴生活”。也许我们的尖子生们也可以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之一吧。
二、眼界较狭隘,比较系统不当
一般来说,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首先要立志。立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即为“广其见识”。梁启超认为立志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果,互相为因,无智识则志愿固无从立,无志愿则智识亦无从增”。所以,“智识与志愿,互为因果,以智识为基础,然后所立之志方真。”他这席话点出了人的眼界、学识与人的立志是有密切关系的,而一个人的胸襟和眼界则主要来源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文汇报》2006年曾刊载过一份美国高中生的必读书目,书目中有《麦克白》、《伊利亚特》、《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共产党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圣经》等二十几部“文史哲”经典名著,透过书目,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经典的深情,一种宽广的文化视野与兼收并蓄的气度。我们不难想象,在上面书目引导下,由人类优秀文化积累所滋养起来的中学生们,通过经典感知了世界与人生的广大与深邃,该有怎样的眼界啊!与之相比,我们的尖子生们如果一味“重理轻文”,认为名著就是读不懂也没必要读的书,因而很少读名著的话,他们的眼界会是怎样的呢?“向余年稚……自信聪明,怨无知遇……”这是我国早年一本书上写的有名的格言,形象地揭示了一些尖子生的心理:学习成绩好,在班上领先,就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一种没有对手,没有朋友的孤独寂寞感油然而生,这种眼界显得多么的狭隘啊!
眼界越狭隘,他们为自己选取的比较系统就越小,比较系统本身越容易一成不变,总是囿于自己的学校、班级,甚至仅仅是几个人构成的小圈子,这种近距离的比较使他们更多地学习生活在一个“坐井观天”式的相对封闭的系统中。
“唉!这次又是文科没考好。不过,我理科还是很好,仍然是班级第×名——比××同学好多了。”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学生如是说。
海确实宽大,静寂时如同慈母的胸怀。一旦震怒,又令人想起上帝的怒气。一个人一旦见了海后,就“叹为观止”了,结果就会失去领略“大江日月流”气势的机会,更不用说会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味了。如此眼界使这些尖子生难以有远大的抱负,即使有远大的抱负在这样相对封闭的比较系统中也将渐淡渐消。如此可以想象,他们又如何能成功地担负起将我国建设成为21世纪世界强国的伟大重任呢?
多年以前德国一所著名学府的校长面对全校学生说:
学自然科学的学生们,我为你们而自豪,因为你们是这个时代的列车。人文科学的学生见状低下了头。校长转过头来说,学人文科学的学生们,抬起你们的头来,放出你们的眼光,我为你们而衷心骄傲,因为你们是这个时代列车的司机。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一代学子深刻的领会了“学”与“用”的形而上学意义。不难想象,一个极其重视人文精神之“学”,拒绝简单的急功近利之“用”的民族,其目光胸襟的远大必有其大用。事实证明,德国人文精神和人文理性的深邃博大,人文思想大师辈出,使德国科技、经济获得长足发展,而且是花费最小的现代化“代价”而获得的。我认为这很值得我们尤其是那些尖子生们深思以至借鉴。
三、成就需要低,学习动机扭曲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曾于2006年作过一个抽样调查研究,发现较多的独生子女成就需要低,并且学习动机严重扭曲,60%以上的独生子女在学习中缺乏认识需要,即缺乏重要的内在动力,对学习活动本身不感兴趣。
那么,在尖子生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那些学习目标带着急功近利倾向的尖子生。对于这些尖子生而言,与其说他们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还不如说他们对好的学习成绩本身更感兴趣。好的成绩可以使他们“高人一等”,可以“替父母争一口气”,可以“出人头地”,这就是所谓的“钓是为了鱼”。这样的成就目标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最终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就。
一个名为《成就目标对青少年成就动机和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成就目标(任务目标和能力目标)与成就动机(即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上文提到的带有急功近利倾向的成就目标即为能力目标,其重要特征是个人追求成就主要是为了他人或外在因素(如父母、老师、名声、奖励等),动力强度主要来源于他人或外部刺激。曾经不止一次听家长抱怨过,额外的奖励可以刺激小孩在一两次大考中取得难得的好成绩,但这成绩却很难持久。很明显,“重赏之下有勇夫”,使这些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是那些“额外的奖励”,使好成绩难以持久的也是那些“额外的奖励”。其次,能力目标非常注重社会比较,在学习任务面前总是关心怎样表现自己的才能和聪明。
有一位尖子生很喜欢上午一放学后就回家做数学作业,吃完饭后就马上赶到学校。据他说,这样他就可以成为整个班级第一个完成数学作业的人了。他喜欢这样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并没能使他的数学成绩出类拔萃。
总之,学生对这种能力目标的追求会导致外部动机的增强,不利于学生自身内部动机的激发,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即能力目标通过外部动机对学业成就产生消极影响。
相反地,任务目标是一种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其重要特征的成就目标,它重视个体的自我努力与自我比较,注意不断地超越自我,有利于内部动机的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自主性,重在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即所谓的“钓胜于鱼”。
有位学生临高考前很明确地表示,他要报考国内一所名牌大学的物理系,而且很想学有关理论物理的专业。别人提醒他说,理论物理很枯燥,学起来很苦,并且似乎也不是能带来较好经济效益的热门专业。
“我已经看过很多有关这个专业的书,我喜欢它,想对它进行进一步研究”,他回答道。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两相对比,两种成就目标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一些尖子生学习上存在的急功近利倾向极不利于培养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并且直接导致了他们严重的“偏科”情况;“重理轻文”又使他们眼界偏于狭隘,总是让自己限定于一个狭小的比较坐标系中;此外,急功近利的能力目标会扭曲他们的学习动机,这三方面最终都将影响他们的学业成就。那么该如何帮助这些尖子生们改变这种现状呢?
当然,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急功近利”的实质不改变,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效应仍会发挥作用,对尖子生们的负面影响也就很难改变。其次,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尖子生们“放开眼界”。针对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更高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就发表了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由此引发了被称为当代教育发展中“哥白尼革命”的终身教育运动。专家们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终身教育趋势,意在培养21世纪公民的中国教育必须突破学校围墙的窄小藩篱,突破学校教育的狭隘眼界,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教育”)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引导学生们,尤其是尖子生们建立一个足够大的比较系统,将自己放在开放而不是封闭的系统中,真正做到在观念上放眼世界,看看其他民族前进的步伐,更多地进行远距离比较,使他们不断给自己设置新的目标,不断地迎接新的困难和障碍,从而发展和显示自己的人格。在差距中奋起,正确地估价自己,不断地点燃自己学习的动力之火。
教会尖子生正确应对考试
不可否认,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是尖子生,考试成绩是重要的参考标准之一。因此,要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尖子生,就必须着力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心理和技能。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宋婷是一个非常单纯可爱的女孩,在全年级中年龄最小,才十六岁。她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充满了快乐。宋婷还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她兴趣广泛,文理兼备。高二分科时,她最初选择的是理科,但一个多月后,她感觉自己学习物理不太顺利,于是向老师和学校提出转读文科。学校尊重了她的选择。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宋婷十分热爱学习,在她看来,学习就是一种乐趣。她的自学能力很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当快。她转读文科时,历史学科已学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问她是否需要老师课外辅导,她笑眯眯地说不用。我提出让她借同学的笔记对照,进行自学,有疑问就问老师。结果在后来测试这部分内容时,她第一次就考了年级第一名,文科总成绩在高二也一直是第一名,确实不容易。
宋婷在学习上非常主动,经常搜集一些学习资料和习题。她叫父亲到书店买资料,但不搞题海战术,而是注意通过练习去总结,寻求方法。
宋婷是一个“外松内紧”型的学生,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该学习的时候,她绝不放松,而休息时则尽情地玩。她的兴趣广泛,爱好很多,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她喜欢乒乓球、听音乐、看电视,每天的《新闻联播》是必看的,既了解了国内外时政,又是一种休息。她还在学校的文艺节上表演节目获过奖,在校报《镜报》上也常常有她的文章。在其他同学看来,宋婷是一个十分活泼的学生,课外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她活跃的身影。正因为她会合理调配时间,有张有弛,才不觉得学习很苦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