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7565800000013

第13章 关注尖子生的心理健康(1)

尖子生的心理问题更让人担忧

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

省级示范高中一名成绩优异的高三学生在距离高考不到八个月的一个夜晚自杀了!

就是这个学生,2003年,曾经以该县中考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进入省级示范高中,成为该校理科重点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并在后来的考试中始终位居年级的前两名。在家长眼中,他是全家人的骄傲;在老师眼里,他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同学眼中,他是令人羡慕效仿的对象;然而,他却选择了自杀!

他走了,却给他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震惊、感叹以及反思。

社会上关于该生的自杀原因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他可能是受到同学的侮辱;有人认为他承受不了学习的压力;也有人认为他性格内向、患有抑郁症……

看了这篇报道,我感到心情十分的沉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原本朝气蓬勃的少年义无返顾地选择死亡,让一朵本该盛开的生命之花过早的凋谢了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这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太脆弱。

通常人们会认为,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他就应该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很棒的学生,不应该有什么心理问题。但是,在我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几年的经历中,在与优秀学生的长期接触,包括心理测验、日常观察、访谈以及心理咨询中发现,在这些尖子生中,有很多人的心理并不健全,40%~60%的尖子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优秀学生心理综合征”特征,其中女生比例更高。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比一般学生少,在一定的阶段或者情景下,甚至表现得更严重。只是在内容上与外在的表现方式上,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再看下面这个案例:

“当我的同学们正在埋首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习时,我却为如何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而备受煎熬……”这是一年前,小阳写在日记里的一句话。小阳是一名初二女生,她从小成绩非常好,钢琴、跳舞、唱歌样样行,一直生活在一片赞美声中。

2003年的一堂语文课上,老师叫她起来背一段课文,小阳背得断断续续,被老师罚站了一会儿。这次打击,让一直心高气傲的小阳难以接受。此后,她一遇到背课文,就特别紧张,脑子一片空白,记不住内容,久而久之出现了强迫症倾向,比如头痛、腹泻、肚子痛、手脚痉挛等症奖。家长曾为其做心电图、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等多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在无奈之下,她曾经几度休学去上海医治。

不过,最近小阳却心情不错,症状也有所减轻,成绩也开始回升了。“我现在差不多可以像正常的同学一样学习了。这可得归功于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们对我可好了。比如,以前,我会觉得上课回答不出问题很丢脸,同学们会嘲笑我,但现在我很信任同学们,知道他们不会笑我。还有,以前我会尽量在老师面前展现自己的优点,可现在,我会将自己遇到的烦心事跟老师聊聊,她总会很耐心地听我讲述我的烦恼……”

事实上,相比普通学生,尖子生往往追求完美,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稍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好,就会惴惴不安,严重的甚至出现强迫症症状。尖子生在学校与家里总与表扬有缘,习惯了别人的夸赞,一旦遇到小小的挫折,就难以承受。另外,一些学校仍将“成绩好”作为三好生的标准,这个评价很不科学,也使一部分尖子生对自己产生了不切实际的认识和要求,总想做到任何方面都很优秀,这就给他们自身增加了超负荷的心理负担,以致被心理专家称为“一群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人群”。

因此,在为尖子生打造一个安全、快乐、美好的校园环境的同时,应该时刻关注尖子生的心理问题。与提高学生成绩相比较,为其营造健康、快乐的心理,是我们为师者更重大的责任。

正视现实,冷静应对

在学校教育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尖子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却被大多数老师和教育研究者忽视了。作为学校中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尖子生被同学羡慕,受老师宠爱,可是结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有些尖子生由于心理上的问题而导致思想品行滑坡,学习成绩下降。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我班的尖子生大都是来自各市、县的优秀生,他们在初中时就是老师眼中的宠儿。进入高中后,众多尖子生聚集在一起,没有了当初的优越感,导致心理失落,有的还想到退学。不少尖子生为了保持优异的成绩,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之中,与群体之间难以交流,生活空间变得异常狭窄。因此他们很难找到生活、学习的乐趣,心理压力较大。部分尖子生给自己定的目标过高,希望什么都超过别人,惟我独尊,听不进教师、同学、家长的批评和劝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一旦受挫,常常产生沉重的失败感而难以摆脱。一些尖子生担任着班干部,有一定的处理班内事物的权利,可是他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因为方式有不当之处,与同学产生矛盾,造成心理负担。个别尖子生因为成绩突出,受到异性同学的喜爱,以至萌发出一种朦胧的爱意,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如何解决这些尖子生心理上的问题呢?

首先,要正视现实。讳疾忌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此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应向学校领导具体汇报,以求得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的帮助。同时还应当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双方配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时半晌的事,在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时,就要努力避免这些心理问题往更糟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对症下药。教师要针对不同尖子生的心理问题,设计相关的解决方案,做好个别辅导,及时给予帮助。

在发现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早恋后,面对这个自己喜爱的尖子生,我既痛心又生气,但我没有对他大发雷霆,而是单独把他找来,真诚地对他说:“生活若缺乏感情的点缀,便要沦落到干枯的境地。男女同学之间产生朦胧的爱意,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而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心理。这种爱慕正如旭日东升时的一层薄雾,是非常美好的,最好是留在心底,在适宜的时候揭开才能体会到这种美好,现在是学生、是孩子,应该珍惜自己、珍惜青春。”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半个学期后,这个男同学终于走出了早恋的误区。

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也是解决尖子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教师要创造条件,多搞一些健康、新颖的活动,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优良的班风,解决其心理问题。因此教师要动员尖子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一展身手,有价值地使用自己的精力,有意义地释放自己的能量。

有个尖子生从不与同学交往,性格很孤僻,被同学称作“书呆子”。班主任通过其他的渠道了解到这个学生口琴吹得很好,就授意班干部在班会活动时给该生一次机会。在学生的掌声中,他流下了喜悦的泪水。该生自信心不断增强,逐渐融入到了同学中间,后来还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获了奖。

对当班干部的尖子生,教师要当好指导员的角色,教给他们一些管理方法,随时指出工作中的失误以期改进。同时还要让这些尖子生换位思考,要他们意识到和其他同学本没有高下之分,应该以平等的心态来参与班级事务,为同学服务。做到了这些,自然会得到同学们的尊重。

再次,举办心理讲座。教师除了要加强学习外,还要配合心理辅导员,举办各种各样的心理讲座,帮助尖子生建立心理防卫机制,增强尖子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父母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给自己定下目标,每次考试都要考第一名。于是,他拼命地学习,可是一次考试失误,对他打击很大,使他变得有点神经质。后来班主任联合他的家长,陪同他参加学校举办的教育期望心理讲座,开导他有一个高目标是对的,但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因为受挫就认为自己不行。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很快便振作起来,改变学习策略,摆脱了心理负担。

还需提醒的是,尖子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下子产生的,有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点耐心。如果少了这份耐心,急于求成,就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良好契机。

总之,面对尖子生的心理问题,只要我们正视现实、冷静应对,就一定能培养出学业优秀、心理健康的尖子生。

适当满足尖子生的心理需求

中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赵建平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

许多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子女的漠视、指责反过来会增加孩子的自卑感,破罐子破摔,得过且过,不听话,逆反心理极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种情境不仅仅发生在家庭教育中,它也会发生在我们教师日常的教书育人工作中。

曾经有一位家长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她是哭着打来咨询电话的,详细描述了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平日里老师频繁指着孩子批评,就连开家长会的家长也难逃一劫。事实上,像这样的老师也并不少见。面对老师的不接纳和不尊重,孩子在班集体里全然没有了归属感,更感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最没有任何贡献的人,成就感对于这些已被强行贴上“差生”标签的孩子来说,索然无味,无从谈起。厌学、逃学、网瘾,混沌、迷失、堕落,随之而来。在常人看来,“这些孩子算是没得救了”,“教师已无能为力”。

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当然不是。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明白,学生的攻击、逆反,主要是教师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没有恰当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学生也是人,也有心理需求,要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听老师的话,教师就要首先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多思考孩子成长动力的来源。而根据多年的研究,我发现,孩子动力的最大来源就在于他的社会兴趣能否得以实现,社会兴趣与归属感与成就感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孩子在团体中的归属感、成就感能否得以实现,将是孩子学习动力乃至成长动力的关键。

最早,孩子是在家庭这个小团体中成长的,家长成为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实体。而随着成长,孩子加入到学校这样一个大团体中,教师有没有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则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里,教师要善于尊重和接纳学生,精心营造一个团体氛围,令学生在其中能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同时,教师也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在班集体中自己是能够发挥作用的,自己对团体是有贡献力的,从而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学生内心最深处的心理需求被关注到了,动力将会被有效调动、良性循环起来。

赵先生的话值得我们思索。也许有教师会问:“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了快乐的成长动力,学生就可以成为尖子生了?”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但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仍然是做好教育和培养尖子生的基本前提之一。实际情况是,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成长各阶段的兴趣,并即时、即刻地鼓励与强化。尖子生都会表现出“我要学”的精神面貌,然而大部分的学生都不会是尖子生,他们所做的一切需要我们做教师的给予持续的鼓励、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发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重大转变。有自信了成绩就提高了,成绩提高了许多问题也就解决了。

幼儿时期,教师应懂得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兴趣;相比幼儿时期,小学时期的孩子求知欲会逐渐增强,此时,教师就应当了解学生的这一特点,不断地强化启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中学时期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这时教师应当积极肯定学生对自己理想目标的规划与制定,并不断地鼓励与强化。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特别强调,教师在强化学生的各阶段兴趣、学习、成长动力时,一定要注意双方交流沟通的模式。沟通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应用一些心理咨询的技巧,比如情感反应技巧、内容反应技巧等。打个比方,当教师遇到学生有心理困扰时,不要一味地批评其有这个困扰的“不应当性”,而是应多倾听学生对自己内心感受的陈述,并寻找恰当的时候使用情感反应,“你说你的同学在背后议论你,你为此感到非常气愤,是这样吗”?

希望有更多的教师了解学生的心,读懂学生的心,鼓励、强化学生的行为,这是学校教育少一些麻烦和失败,多一些顺利和成功的前提。

失败面前,别给尖子生挖“精神陷阱”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精神陷阱”这个名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文章中提到:

往往有的好学生会在失败的时候给自己挖“精神”陷阱。比如,班上有一个学习尖子生,偶尔一次考试成绩很惨,她便愁眉不展地对我说:“魏老师,我原来是全年级前5名,这回班级内才考到30名,回家怎么向爸妈交代?”我觉得她已经开始为自己挖“精神陷阱”了,便问她:“还有不痛快的事吗?”她说:“邻居张阿姨一直对我挺好,听说我考成这样,一定会为我伤心。”后来,她还说,她的对手听说她考成这样,一定会为此高兴,全班同学一定会指手画脚地议论她,别的老师一定会轻视她……这个学生的“精神陷阱”正越挖越深。

看了魏老师所说的“精神陷阱”,我不禁想到,能给自己挖“精神陷阱”的孩子一般是比较优秀的孩子,作为老师和家长有责任帮助这些孩子从精神的痛苦中走出来。但能“自觉”地为自己挖“精神陷阱”的孩子其实是并不多的,普通的孩子在学习上遭遇失败以后往往都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说,班级中的某某同学比我还差呢,我再用功些就不会考这么差了等,这些都是孩子在精神上“保护自己”的一种表现。可每当这时,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就不这样想了,他们会感到这些孩子不求上进,也会因此想办法教育引导这些孩子应该怎样对待学习中的失败。在众多的教育方式之中,有些老师和家长运用的方法其实是不太科学的。我们不妨来听听这些熟悉的声音,是否出自老师和家长之口:“就考这么点分数,你知道吗?班级的名次就因为你的成绩而彻底落后了。”“你考这么点分数,班级中还有谁看得起你呢?”“考那么差,你对得起老师和父母吗?”“这样的成绩,我们去亲戚家吃饭的时候,叫爸爸(妈妈)还怎么开口?”……

把这些话和魏书生老师所例举的那位尖子生挖“精神陷阱”的话对照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些老师和家长正在帮助孩子学习为自己挖“精神陷阱”呢。这些老师和家长认为,孩子考砸后对孩子这样说,能够“警醒”他们,以后就能严格要求自己了,下次就会考出理想的成绩来。

这样的方法有效吗?

这样的方法或许真的有效,孩子以后的成绩会因此提高。但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挖“精神陷阱”的习惯,一旦考砸后就用这种方法折磨自己,孩子的心理素质就会越来越差。而一个孩子的心理素质其实比学习成绩重要多了。我们曾经看到多少悲剧的发生,不都是因为孩子心理素质低下所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