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上下五千年
7493400000056

第56章 秦汉(20)

郭解入关之后,关中豪杰不论知与不知,都争着和郭解交往。郭解为人短小,不饮酒,出门从未骑过马。不久,有人把杨季主杀死。杨季主家的人到长安去告状,又被人杀死。汉武帝听说后,下令逮捕郭解。郭解逃亡,把母亲安置在夏阳(今陕西韩城),自己到临晋(今陕西大荔东)。临晋人籍少公平素并不知道郭解,却帮助郭解渡河入太原。官吏沿路追捕,追至籍少公家,籍少公自杀,线索遂断绝。过了不久,郭解还是被抓住了。官吏穷治郭解所杀的人,都在朝廷实行大赦之前,可以不治。轵县有一个儒生侍朝廷使者坐时,有人向使者称誉郭解,儒生说:“郭解专门作奸犯法,哪里谈得上贤能?”郭解的门客听说后,杀死了这个儒生,把儒生的舌头割了下来。官吏就此事责备郭解,郭解确实不知道谁是凶手,凶手自己隐藏了起来,谁也不知道。使者回朝后,奏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说:“郭解身为平民,行侠任权,以小事杀人。郭解虽然不知此事,却因此而更可恶,当大逆无道。”因此,郭解被处以族灭之罪,全家被杀。

张汤弄法

张汤是杜(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其父为长安县丞。张汤儿时,一次父亲外出,张汤在家里看家,父亲回来后,发现老鼠把家里的肉盗食了。父亲大怒,打了张汤。张汤便把老鼠洞挖开,逮出了老鼠和剩下的肉。仿照官吏审案的样子,告老鼠盗食,对老鼠审问、拷打,依法惩治,然后将老鼠在堂下处死。父亲拿过张汤与的审讯文书一看,写得像老狱吏所写一般,大吃一惊。以后,父亲就让张汤帮着写决狱文书。

父亲死后,张汤为长安县吏多年,不得升迁。周阳侯田胜曾被关进监狱,张汤倾心帮他脱狱。田胜出狱并被封侯之后,非常感激张汤,引张汤遍见当朝贵人。因此,张汤得调为茂陵尉。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向武帝推荐张汤,使补御史,处理案件。武帝以为他能干,迁至太中大夫。张汤和赵禹二人共定汉朝的新律令,务在深文刻法以拘执守职之吏。不久,赵禹迁中尉,而张汤为廷尉,两人和交极好,但为人却不同。赵禹为人廉洁倨傲,当官以后,家中没有食客,公卿们去拜访赵禹,赵禹从不回报,务在绝知友宾客之情,秉公守法,孤立行一而已。张汤则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当了大官后,结交天下名士大夫,虽然内心讨厌,表面也要做出亲近的样子。当时,汉武帝正对文学之士热心,张汤在决断大案时,顺着武帝的脾气,请来博士弟子中研究《尚书》、《春秋》的人当廷尉史,以讨武帝欢心。向武帝奏事时,必定要将内容进行分类。武帝所肯定的,就付法执行,务在颂扬武帝的英明;武帝所否定的,张汤便引责自咎。武帝想治谁的罪,张汤就将案件交给喜欢穷追深究又狠毒的人办理;武帝想免谁的罪,张汤就交给那些比较温和的人办理。如果对方是个名人豪士,张汤必定舞文弄法,引出各种律令加重其罪过;如果只是个小民,张汤便只写出条文,请武帝自己裁察。又装出谦虚的样子,经常造请诸公向人讨教。所以,张汤虽然狠毒深刻,公卿们却赞扬他,而那些刻深毒狠之吏也为张汤所用。因为讨好文学之士,丞相公孙弘便数称张汤为贤才可用。所以,张汤的官越当越大,升迁为御史大夫。也越来越受武帝信赖。

当时,汉朝出大军进攻匈奴,山东地区又连连发生水旱之灾,贫民流徙,全靠官府赈济,而官府府库空虚。张汤等人便迎合武帝之意,请造白金和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排斥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铲除豪强兼并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张汤每上朝奏事,谈论国家用度,一谈就是半天,武帝听得连饭都常常忘食。丞相只是成了摆设,天下之事皆决于张汤。一次张汤有病,武帝居然亲自去探望。其隆贵如此。但数年之后,张汤却败亡。

河东(今山西临汾地区)人李文曾经和张汤有过怨仇。不久,李文当了御史中丞,几次想从文案中找可以治张汤之罪的证据,却找不到。张汤的一个亲信鲁谒居知道张汤对李文心怀不满,便上书诬告李文有罪,武帝将案子交给张汤办理,张汤就论法杀了李文。张汤知道此事是鲁谒居所为,武帝问起此案始末的时候,却装作不知道,说:“这大概是李文的故人仇恨他才这样。”鲁谒居生了病,张汤亲自探望,为鲁谒居摩足。赵国以冶铸铁器为业,赵王几次因为此事上诉武帝,要求公平处理,张汤却压排赵王。赵王无奈,便派人查找张汤所干的奸事。鲁谒居曾经案治赵王,赵王也怨恨他。此事为赵王知道后,赵王上告说:“张汤身为大臣,却为手下的一个属吏摩足,怀疑他们有大奸之谋。”武帝将此案交给廷尉办理。恰巧鲁谒居病死,事情牵连到鲁谒居的弟弟。张汤暗中派人去找鲁谒居的弟弟,想暗中私了。鲁谒居弟不知,还以为张汤要将祸事推到自己头上,便派人上书告发张汤和鲁谒居的阴谋和陷害李文之事。廷尉减宣曾和张汤有怨,得知此事后,极力要穷追深查。丞相卫青瞿也因张汤排斥自己而心生怨恨,想找机会收拾张汤。这样,张汤结下了不少仇人。

丞相长史朱买臣,是和严助一起以写文章出名而受到武帝信任和提拔的。在治理淮南王刘安谋反一案时,武帝本不想治严助之罪,张汤却力争之,非要治罪不可,结果严助被杀。朱买臣当太中大夫时,张汤还是个小吏,常常在朱买臣面前下跪。等张汤为御史大夫,朱买臣为主爵都尉,几年后,朱买臣因罪被降职,仍当长史。朱买臣去拜谒张汤,张汤坐在床上,叫别人去接待,不以为礼,朱买臣心中大恨。齐人王朝以前的官职也在张汤之上,张汤升官后,常想凌辱他。因此,这几个人便联合在一起,共同对付张汤。他们先找借口抓了张汤的另一个亲信田信,告他和张汤狼狈为奸,钻国家的空子,以致暴富。武帝知道后,问张汤“我颁布的法令还未公布,商人总先知道,故意囤积居奇,看来是有人事先泄密。”张汤听后并不道歉谢罪,却装出吃惊的样子说:“可能是有。”减宣又把张汤和鲁谒居二人的事上奏,武帝果然怀疑张汤面欺,连派八个使者去责问张汤,张汤不服,拒绝承认有这些事。于是,武帝派赵禹处理此案。赵禹来后,责备张汤说:“你怎么如此不知分寸?你想想你杀了多少人?如今,人家都说你有罪,天子想重治,令你自为出路,何必费那么大的事?”张汤知道无望,便写了一封书信给武帝说:“我无尺寸之功,起于刀笔之吏,陛下幸致我于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我之罪者,是减宣,朱买臣和王朝等人。”之后,便自杀了。

张汤死后,家产不过值五百金,都是所得的赏赐,此外更无业。张汤的兄弟们想厚葬张汤,张汤的母亲说:“张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还厚葬干什么?”便以牛车载其尸,有棺而无椁。武帝听说后,说:“非此母不能生此子。”下令将减宣,朱买臣和王朝等人全部处死。丞相卫青瞿被迫自杀。此案算作一了结。

酷吏严延年

严延年,字次卿,东海郡下邳县(今江苏邳县)人。他的父亲担任过丞相掾,严延年年轻时在丞相府学习法律,后来回到东海郡担任郡吏。被选补为御史掾,提升为侍御史。当时,大将军霍光废除昌邑王刘贺的帝位,尊立了宣帝。宣帝即位之初,严延年上奏弹劾霍光“擅自废立皇帝,没有人臣的礼仪规矩,失去道义”。严延年的上奏虽然被压下,然而朝廷官员对他肃然敬畏。后来,严延年又弹劾大司农田延年手持兵器冒犯皇帝车队中后面的车子。宣帝把此事交给御史中丞处理,御史中丞指责严延年,责问他为什么不通知宫殿门卫士阻止大司农田延年,而让他可以进出宫中。于是反过来拿此事弹劾严延年,说他擅自放入罪人,按法要处死。严延年逃跑保命。适逢颁布赦令,丞相府和御史府的征召文书同一天送到,严延年因为御史文书先到,便去了御史府,再一次担任御史掾。宣帝认出他是以前弹劾霍光的人,任命他为平陵县令,因杀无罪之人,被免去官职。后来担任丞相掾,又被提拔为好县令。宣帝神爵年间,西羌反叛,强弩将军许延寿请严延年担任长史,严延年随从军队击败西羌,回来后担任涿郡太守。

当时涿郡连年没有太守,涿郡人毕野白等人因此废除法令胡作非为。对大姓西高氏、东高氏,自郡吏以下的人都畏惧躲避他们,没有人敢冒犯他们,都说:“宁可有负于二千石长官,也不负于豪强大姓。”西高氏、东高氏放纵宾客做盗贼,被发现后,就跑入高家,官吏不敢追击他们。不法的事逐渐增多,人们有路途上行走,要张开弓,拔出刀,然后才敢出行,涿郡就是这样混乱。严延年来到郡中,派遣属吏蠡吾县人赵绣审理西高氏、东高氏的罪过,定为死罪。赵绣见严延年是新来的郡守,心中恐惧,便写了两种劾章,准备先说犯的轻罪,看到严延年恼怒,才拿出所犯的重罪。严延年已经知道赵绣的心思。赵绣来到果然先说轻罪,严延年搜查他的怀中,拿到了重罪劾章,便立即把赵绣逮捕送入狱中。夜晚关入狱中,凌晨便押到闹市中论其罪处以死刑,赵绣先于他所追查的人而死,郡吏们都两腿发抖。随后,严延年再派官吏分别审理两个高家的不法事情,彻底追究其罪恶,把两家各处死几十人。涿郡受到了震动,不法之人感到恐惧,郡内路不拾遗。

三年之后,严延年调任河南太守,朝廷赏赐给他黄金20斤。豪强谨慎规矩,不敢犯法,野外没有盗贼走动,声威震动了邻郡。严延年治理郡中事务的宗旨在于摧折豪强,扶助贫弱。贫穷而没有势力的人纵然触犯法令,也用委婉的行文减免其罪,把其放出;对欺凌百姓的豪强,则通过文辞渲染给其定罪,进行处置。郡中官吏们认为应当处死的人,可以在一个早晨就放出来;认为不应当处死的人,却可以不按法律将其处以死刑。官吏百姓没有人能猜测到他的心思,战战兢兢,不敢违反禁令。他治人之罪,审理案情的文书十分细密,无法把它推翻。

严延年身材矮小,十分精悍,办事敏捷,就是像孔子弟子子贡、冉有那样精通政事,也不能超过他。对忠实有节义的随吏,他厚待他们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而他的属吏也都亲近他,愿意和他在一起,办事奋不顾身,所以他所管理的地方没有被隐藏的情况。但是他过于疾恶,被他伤害的人很多。严延年特别善于舞文弄墨,撰写审理案情文书,隶书写得很好,他想要杀的人,亲手写成奏章,负责写文书的主簿等亲近官员无从知晓。上奏被批准,得以施行死刑,往返神速。冬季,把属县囚犯都押到郡府中,处以死刑,血流几里,河南郡的人称他为“屠伯”。

当时张敞担任京兆尹,一向与严延年关系很好。张敞理政虽然严厉,然而还有一些宽容放纵,得知严延年用刑刻苛急切,便写信劝他道:“过去韩国的良犬韩卢抓兔子时,要看主人的意思去捉猎物,捕杀不很多。希望次卿略微放缓诛杀刑罪,考虑用韩卢之法行事。”严延年回信说:“河南郡是天下的咽喉要地,是西周、东周君国覆亡之地,这里盗贼很多,如同田地中的粃谷很茂盛,影响了禾苗生长,为何不能去铲除他们呢?”严延年对自己才能很自负,终究不改变治郡严酷的作法。那时颍川太守黄霸用宽厚仁恕的方法治理颍川郡,颍川也太平,连续几年获得丰收,凤凰下凡,宣帝认为他有贤德,下诏书称赞他的行为,给他赏金封爵。严延年一向轻视黄霸的为人,等到严延年担任和颍川郡相邻的河南郡太守,宣帝对黄霸的褒扬赏赐反而在自己之上,心中不服。河南郡界之内又出现了蝗虫,府丞义出去视察蝗情,返回见严延年汇报,严延年说:“这些蝗虫是凤凰所吃的吗?”义又说司农中丞耿寿昌建常平仓,对百姓有利,严延年说:“如果丞相、御史大夫不知道去做,就应当让位离职。耿寿昌怎么能擅自去做此事呢?”后来,左冯翊缺职,宣帝想征召严延年,任命的符节已经发出,因为他有严酷的名声又停止。严延年怀疑是少府梁丘贺说了他的坏话,心中很恨他。适逢琅邪太守在任其间长期害病,已满三个月,免职。严延年自己知道被废黜,对群丞说:“这种人都能被免职,我反而不能离职吗!”还有严延年上报狱史廉洁,但这个狱史却犯有贪赃之罪,只是贪赃所得自己没有拿,严延年便因推举失实而减去俸禄,他笑着说:“以后还敢有人再去举荐人吗!”河南郡丞义年迈有些糊涂,一向害怕严延年,担心被他治罪。严延年原先曾经与义一起同为丞相史,对待他实际上是亲近厚道的,没有治他罪的意思,送给他很多东西。义却更加担心,自己占卜,得了一个死卦,心中郁郁不乐,以休假的名义去了长安,上书宣帝,告发严延年所犯的十件罪过。他在上奏之后,便喝毒药自杀而死,以表明自己没有欺骗朝廷。宣帝把此事交给御史丞审理。查明确有些事情,给严延年结案,定罪为对朝廷不满、诽谤朝政、没有道义。把严延年在闹市中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