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7483200000102

第102章 人中之凤---王熙凤(3)

贾珍小厮喜儿、寿儿,隐“喜寿”二字。

二、贾府四姐妹(姊妹排行,季节之序)

元春:长姊称元,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其命当贵;迎春:春既临矣,喜当迎之,故而次曰迎;探春:春既迎至,还宜探访,故三女曰探;惜春:九十春光,转眼便到“水流花谢两无情”春日将残,春景当惜。因而四女为惜春。

三、人物“别号”暗示人物命运

迎春是“菱州”,菱花虽清香,但细小,色彩不鲜,象征一生怯弱---惨死。

惜春“藕榭”,藕莲相通,莲花是佛教的“圣花”,暗示她皈依佛门与莲台为伴。

湘云“枕霞旧友”,与“云散高塘”“楚云飞”“展眼吊斜晖”一致,云霞虽美,但很快就飞散,美好时光一闪即逝。

四、与职业有关

管跑腿的叫老宋妈,管庄稼的叫老田妈,管竹子的叫老祝妈,管花草的叫老叶妈(曹用心良苦)。

五、隐语寓意

元迎探惜: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叹息她们短暂的青春。“原因探析”,探析封建社会衰败直至灭亡的原因。

贾蓉,蓉也,“容”也,能容忍其妻和其父通奸,容其妻勾引小叔。

贾瑞,瑞者,谓天欲赐之福,先示以喜兆也。故贾瑞号天祥,书中贾瑞第一个死了,接着群芳一个个香消玉陨,可见是个假的喜兆,故称之为贾瑞。

贾敬:假静,他好静搬到郊外居住,作者讽刺他是假喜清静。

王熙凤:枉希凤,虽才能出众,但免不了香消玉殒。一领草席裹尸丢旷野,女儿差点被卖。

四春丫鬟: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暗喻琴棋书画,古代四艺,同时也暗喻他们主人的爱好特点和艺术修养。

四大郡王:东平王、南安王、西宁王、北静王:比喻“东南西北,平安宁静!”是作者有意给当朝者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一个假语。

薛蟠:蟠本意是“曲折盘绕”的意思,薛蟠字“文龙”,“蟠龙”在古籍传说的八龙中面目最为凶恶。

焦大:骄傲自大,依仗自己救过太爷的命,在新主子面前就骄傲自大不服管。

真假难留:四大家庭的故事一开始是通过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刘姥姥由远及近、由外到里去讲述的,不管是贾家还是江南的甄家,通过这四个人讲述的故事都是“真假难留”(其中冷字过去可当难字讲)。说明四大家族最后是一败涂地。

真假难辨:贾宝玉、甄宝玉(谁真谁假无法辨明),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四大家庭:贾王、薛史---家亡血史

蒋玉菡:玉菡,盛放玉石的匣子,实际暗指玉玺,也就是皇权,忠顺王和北静王进行争夺,宝玉因被指隐匿蒋玉菡,而被贾政痛打,影射康乾时一些政治斗争。

甄士隐:姓甄名费,字士隐,取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

唐代孔颖达疏云:“言君子之人,遭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若道之不费,则当仕之。”《论语》云:“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隐含作者才而见弃,自负狂傲,追悔悲愤之情怀。

六、与地名有关蘅芜苑:恨无缘梨香苑:离乡怨潇湘馆:消香馆十里街:势力街仁清巷:人情巷怡红院:遗红怨铁槛寺、馒头庵,寓意生死界限与坟墓。(范成大诗云:“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葫芦庙---糊涂七、拆字法凡鸟偏从末世来,“凡”和“鸟”就是一个繁体的凤字。

一从二令三人木,“三人木”是“休”字,表示最后凤姐被休掉。

子系中山狼,子系为孙,是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

自从两地生孤木,是“桂”字,即指夏金桂,薛蟠的老婆。

八、比喻义

宝玉:如宝似玉,寄托贾府这个贵族的期望,可是这个愿望是“假”的,是假宝玉;真顽石,暗示他叛逆性格。

黛玉: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物,意在取其清纯、洁净。

宝钗:有宝玉的“宝”,意在取其富贵。

三个人名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牵连,说明三者之间纠葛不断,不可分割的关系。宝玉本钟情于黛玉,结果却与宝钗联姻。妙玉与宝玉在思想性格上有极其相似之处,两人都有一个“玉”字,妙玉成了宝玉的一面镜子。

紫娟:鹦哥,贾母二等小丫头,给黛玉后改紫娟,情同姐妹,啼血杜鹃或一朵忠诚的正义之花。

贾瑞:蔡云培认为其“假文天祥”,因为贾瑞正好字天祥,而文天祥则刚好字宋瑞。用来讥讽降清的明朝人,没骨气。

林黛玉:林是绛珠草,黛是画眉黑石,玉乃石之灵。

邢岫烟:岫是山上的烟,够飘渺。这女子家境贫寒,自卑而意冷,但见识不凡。“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云来兮,峰峦里淡淡飘出一缕云烟,何其淡然,可其飘逸,何其自在,飘然若仙。恬然似隐士名流。

茗烟:茶的香气。

薛宝钗:薛同雪,那是不长久的意思。暗指宝钗性格的冷,她吃的药叫冷香丸,抽的签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名字用了一个世俗而贵重的“宝钗”。除了吻合“金玉良缘”的佳话,别也没什么太深的玄机。

刘姥姥:发端结局,贯穿其中,收拾残局,穿针引线。

九、凭空撰出

茫茫大士、空空道人、渺渺真人,警幻仙子等凭空撰出,非实有真人,不过借此述盛衰,警醒痴迷。

十、偏旁部首

贾演、贾源:水部(饮水思源)繁衍(演),“安宁”、“荣耀”的繁衍和源头。创业之辈。

贾代化、贾代善:基业开始衰弱(嬗化)。更新换代,守业之辈。

贾政、贾赦、贾敬:文旁(文治文韬)(荒业之辈)。

贾珍、贾琏、贾环:玉部(承平日久,养尊处优)平庸之辈。

贾兰、贾桂、贾蓉:草部(路边草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毁业之辈。

十一、反义法

善姐:尤二姐丫头,凤姐派去,善姐不善,她和秋桐合伙害尤二姐。

小鹊:赵姨娘丫头,本报喜,而她在第七十三回跑到怡红院报凶信,等于乌鸦叫。

邢德全:邢夫人胞弟,外号傻大舅,不仅吃酒赌钱,眠花宿柳,还参与卖巧姐勾当,德不全也。

潘又安:司棋表兄,与司棋幽会被发现畏罪逃跑,后徇情而死,不安也。

良儿:宝玉小丫鬟,曾有偷玉之事,不良也。

十二、以数字命名

倪二、鲍二、尤二姐、尤三姐、柳五儿。

十三、以典故命名

袭人:出自第三回“花气袭人”旧人诗句。宋朝陆游《村居书喜》诗“花气袭人知昼暖”。

宝玉:出自第六十二回,借香菱之口点明“宝玉”之名,出自嘉州五言律诗中“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句。(唐朝岑参《送张子尉南海》)宝钗:出自李义山七言绝句中“但若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句(唐朝李商隐《残花》)。

林黛玉之名取自晏几道《虞美人》词:“楼中翠黛含春怨,闲倚栏杆遍。

自弹双泪惜香红,暗恨玉颜光景与花同。”

十四、谐音法

贾雨村:假语存,湖州(胡诌)人氏,姓贾名化(假话)。

石呆子:实呆子,死守古扇不卖,最后被贾赦强行夺去。

钱槐:奸坏,赵姨娘的内侄,强行柳五儿为妻。

贾琏:贾廉。

贾政:假正经,是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

贾赦:假设,摆设,不被贾母看好。

秦钟:情种。

秦可卿:情可亲,不可倾。

秦邦业:秦邦孽。

妙玉:庙里的一块奇妙的玉石,身在空门心在红尘的修行,孤高尚雅的性格,果然奇妙,表明她的身份,原是出家了。

平儿---是瓶子(摆放),搞平衡(在贾琏与凤姐之间走钢丝)。

丰儿---与平儿成了王熙凤的“屏风”。

薛蟠、薛蝌、宝琴、宝钗---半个钦差。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预示封建社会所有女子命运和结局注定悲惨。

张有士---张有事

张如圭---张如鬼宝珠诸

宝钗钗

宝琴情

宝蟾缠

宝玉玉

抱琴暴寝原春暴毙

司棋死凄应春惨死

侍书事殊叹春远嫁

入画入化息春出家

综上所述,“红楼”命名多种,方式多样,千姿百态,囊括了中国所有命名形式、种类,达到寓意与外在形式巧妙结合。“原应叹息春风晚,琴棋书画巧妙云。”从“红楼”人物艺术命名得到以下启示:

启示一

一个好名字并不能让一个人有多光彩,但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却能让自己名字熠熠生辉。

比如古代:诸葛亮(诸位中最亮),李世民(济世安民),宋江(及时雨)。

现代:毛泽东(光耀东方),邓小平、朱基。

启示二

一个人的出生无法选择,但可以选择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名字,让世界知道你最好的宣言,如文学界:朱自清、周树人、巴金,体育界:邓亚萍、刘翔、姚明。尤其是刚刚获得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莫言---不要说话)。

正所谓:长坂坡因张飞一声怒吼而让世人熟知。

西湖雷峰塔因神话传说成著名旅游景点。

总之,不要让名字背叛当初的诺言。

(本文获全国中青年论文赛二等奖)

王熙凤附录

作者简介

李家宁,男,中共党员。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本科。政和一中高级教师,省高级教师评委库评委。全国语文教改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中学语文教学28年。曾担任过杨源中学校长、团总支书记;政和二中初三年段长、校语文教研组长、工会宣传委员;担任政和一中高三备课组长等职。现任政和一中高三语文教师、校党支部纪律委员、校工会宣传委员。教学之余潜心研究《红楼梦》10多年,已有几十篇“红楼”论文走向全国,谨以本书,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曹雪芹!

(一)论文发表

1.1992年9月,论文《试探中学语文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在福建师大齐裕昆教授主编的省级刊物《中学语文教研论文集》上发表。

2.1993年4月,参加北京“93中国语言文学首都笔会”,荣获“优秀创作奖”,与北大教授谢冕、诗人牛汉、西川、唐晓渡、《人民文学》编辑陈永春亲密接触,受其点拨,获益匪浅。

3.1994年10月,论文《四种能力并举,两个顺序结合》获县一等奖,并发表在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优秀教育教学暨英语语文集》中。

4.1996年,论文《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创作新能力的培养》获全国教研成果二等奖,同时荣获南平市一等奖。

5.1996年,德育论文《用师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荣获好评。

6.1997年12月,论文《辛勤浇灌园中葵---我的语文活动课与素质教育》获福建省第二届青年语文教师教研成果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7.1998年,政治论文《永葆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本色》受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好评。

8.1999年,论文《走进红楼世界,鉴赏千姿百媚》获得好评。

9.2000年7月,论文《政和县中考作文得失谈》在政和报发表。

10.2001年12月,论文《腹有诗书气自华》发表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上,被《读写月报》杂志评为三等奖。

11.2001年12月,论文《试论高考话题作文的写作》在政和一中文科语文研讨中获一等奖。

12.2003年7月,论文《“改变”中的改变---2003年中考作文的亮点》在政和报上发表。

13.2003年8月,政治论文《加大治本力度,彻底铲除腐败》,在《闽北报》上刊登。

14.1999-2001年,在公安系统兼职写材料,在《福建法制报》、《厦门日报》、《闽北报》、《政和报》、《熊城治安简报》发表七十多篇长短不一的报道。

15.2013年8月,论文《怎样让作文文采斐然》获全国中小学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广西写作协会、广西教育学院、“创新作文”编辑部)。

16.2013年9月,论文《思想之美》获“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大赛作品评选一等奖(国家基础教育中心总课题组国家教育研究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又发表在《素质教育》2013年第十期17.2013年9月,论文《做一个魅力四射的语文教师》在全国性刊物《中学语文》(2013第10期)发表。

18.2013年11月,论文《高考新材料作文重在:抓关键词》在全国性刊物《教学与考试》发表。

19.2013年12月,《张开思维翅膀,抒发个性创见---2013年高考作文的最佳切入点》在全国性刊物《语文教学之友》总第384期发表。

20.2013年5月,《原应叹息春风晚,琴棋书画巧妙云---叹〈红楼梦〉的人名艺术》获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颁发一等奖。

21.2013年5月,《多行不义必自毁,聪明反被聪明误---点评王(凤》获全国中青年论文大赛二等奖。

22.2013年5月,《看见花魂无觅处,人间再无潇湘子---透过宝钗看黛玉》获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颁发二等奖。

23.2013年12月,《人中之凤---新品王(凤》发表于《双语教育研究》(国家级教育类综合期刊)第12期获竞赛一等奖。

24.2013年12月,《“黛玉诗谶”---“葬花词”赏析》发表于《双语教育研究》第12期获竞赛一等奖。

25.2013年12月,《没有了诗,就没有黛玉》发表于《双语教育研究》第12期获竞赛一等奖。

26.2013年11月,《“红楼梦”中的“东风”意象》获《教育教学探索》

编辑部,《云南经济日报社》教育导刊所颁一等奖。

27.2013年11月,《林黛玉因一首诗失去贾宝玉》获《教育教学探索》编辑部,《云南经济日报社》教育导刊所颁一等奖。

28.2013年11月,《生命是一颗通灵宝玉》获《教育教学探索》编辑部,《云南经济日报社》教育导刊所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