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7483200000103

第103章 人中之凤---王熙凤(4)

29.2013年11月《红楼十大名联鉴赏》获《教育教学探索》编辑部,《云南经济日报社》教育导刊所颁一等奖。

30.2013年11月,《“红楼梦”中的惊人之笔》获《教育教学探索》编辑部,《云南经济日报社》教育导刊所颁二等奖。

31.2013年11月,《“红楼梦”雅中有俗》获《教育教学探索》编辑部,《云南经济日报社》教育导刊所颁二等奖。

32.2013年11月,《大观园实乃大关园》获《教育教学探索》编辑部,《云南经济日报社》教育导刊所颁二等奖。

33.2013年12月,《黛玉与妙玉本是一块玉》获全国性刊物《博览群书》(教育版)所颁一等奖。

34.2013年12月,《不是花中偏爱黛,此花开尽更无花---怜黛玉》获全国性刊物《博览群书》(教育版)所颁一等奖。

35.2013年12月,《谁是宝钗心中的白马王子》获全国性刊物《博览群书》(教育版)所颁一等奖。

(二)精心辅导

1.1995年12月,福建省第四届中学作文赛政和预赛,辅导学生30人,其中15人获奖、郑黄莺获一等奖、张柳丽获二等奖。

2.1997年12月,指导高一学生胡珠琦、陈丽萍作文赛均获南平市一等奖,张林昌三等奖。

3.1998年5月,第六届省中学生作文竞赛,指导高二学生苏茜茜获福建省二等奖。

4.1998年11月,指导高二学生全艳县演讲第一名、李慧诗歌朗诵第一名。

5.1999年,指导高二学生李香枝、许梅生、吴琳智作文赛分别获县一、二、三等奖。

6.2002年,指导学生李乘、陈有问获书法一等奖,李乘获县书法二等奖;指导刘华、许妙锋、雷希颖作文获一、二、三等奖;指导刘华、叶祥、宋城长在“语基”竞赛囊括校所有一等奖。

7.2003年12月,指导黄鹂同学《水上的火种》,荣获政和县第八届中学生作文竞赛高中组一等奖8.2004年3月,荣获“第十二届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指导对象:高二学生许晓娟)9.2012年10月,指导朱华烨、魏慧超的作品获“第四届福建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南平赛区比赛”硬笔高中组一等奖、二等奖(后代表市参加省赛均获三等奖。)10.2012年4月,指导学生许敏星在2012年“南平市《海峡青少年读写》作品竞赛”中获高中组二等奖

11.2012年6月,指导学生宋鑫鑫、许敏星在“红五月系列活动”中荣获高二年段作文大赛一等奖。

12.2013年12月,获“校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高三学生杨慧、叶博进均荣获高三全年段作文竞赛一等奖。

13.2013年12月,获“南平市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高三学生许文娟荣获高三作文竞赛南平市一等奖。

(三)个人荣誉:

1.1994年,被政和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

2.1994年,被政和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德育工作者”。

3.2002年,被政和县教育局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4.2003年,被中共政和县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5.2009年,被中共政和县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6.2011年,被中共政和县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名著知识

一、判断题

1.觉新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与觉慧等年轻人在一起时,他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他是封建制度的继承者,也是破坏者。

2.晴雯病中连夜为宝玉补好了貂雀裘。

3.温顺软弱、逆来顺受、被丈夫虐待致死的人物是迎春。

4.王熙凤和王夫人的关系是姨侄关系。

5.《红楼梦》中第一次结诗社的地点在稻香村。

6.《家》的艺术结构类似《红楼梦》,以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一个大家庭的衰亡过程。全书故事的展开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非常细腻深入。

7.《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

8.《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林黛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的一席话,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

9.《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10.在《红楼梦》中,除了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温顺世故的袭人、怯懦的迎春、忍辱吞声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泼辣能干的探春等。

11.巴金的《家》中,觉新是性格内涵最为复杂的悲剧性典型。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但亦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忍让、顺从。为了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他觉醒,毅然投奔了光明。

12.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二姐,最后借刀杀人。在这个人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

13.《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写出了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心中充满了喜悦。

14.《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15.《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注定无济于事。

16.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惠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

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遇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人们的迫害。

17.晴雯病重,宝玉前来看望她。晴雯激愤那些流言,也知自己快死了,只是紧紧地攥着宝玉的手,交给了他头发。

18.香菱学诗先读杜甫的诗。

19.“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人物是晴雯。

20.在园子里烧纸钱被人发现,受到宝玉庇护的人是藕官。

二、以下各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曹雪芹有很多个“号”,以下不是他的“号”的一项是:

A.芹溪B.芹圃C.雪芹D.梦阮:

2.《红楼别》最初的书名是:

A.《金陵十二钗》B.《石头记》C.《风月宝鉴》D.《情僧录》

3.下列不属于十二钗的人物是:

A.妙玉B.巧姐C.晴雯D.史湘云

4.秦可卿的丧事是由谁主持操办的?

A.贾珍B.王熙凤C.贾琏D.贾政

5.在大观园里,李纨的住处名叫:

A.稻香村B.秋爽斋C.蘅芜苑D.紫菱洲

6.史湘云喝醉了后在石凳上酣眠,什么花瓣飞了她一身?

A.蔷薇花B.芙蓉花C.芍药花D.玫瑰花

7.迎春的贴身丫鬟是:

A.司棋B.入画C.彩云D.小红

8.“薄命女偏逢薄命郎”中的“薄命女”是谁?

A.尤二姐B.迎春C.史湘云D.香菱

9.“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写的是哪个人物?

A.迎春B.探春C.史湘云D.薛宝钗

10.“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此话是谁说的?

A.贾政B.焦大C.王熙凤D.探春

11.“抄检大观园”领头的下人是谁?

A.周瑞家的B.王善保家的C.来旺家的D.郑华家的12.元妃省亲是在什么节?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

13.贾环和贾兰分别是宝玉的:

A.侄儿弟弟B.弟弟侄儿C.侄儿侄儿D.弟弟弟弟14.“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写的是哪个人物?A.探春B.薛宝钗C.史湘云D.薛宝琴15.袭人姓什么?

A.金B.李C.刘D.花

16.说话咬舌头,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的人是谁?

A.薛宝琴B.史湘云C.邢岫烟D.探春

17.林黛玉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A.宝玉,宝玉……B.宝玉,宝玉,你好……

C.你好,宝玉,宝玉……D.宝玉,宝玉,你好吗?

18.命途多舛,经历坎坷,从小被人拐子拐卖的人物是:

A.鸳鸯B.晴雯C.袭人D.香菱19.宝玉深深同情的夹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当中的人物是:A.平儿B.尤二姐C.秋桐D.迎春20.大观园里曾两次结诗社,第二次结的叫什么社?

A.菊花社B.桃花社C.海棠社D.荷花社

三、以下各题用正确的字句填充:

1.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听的歌曲名叫()。

2.“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美玉无暇”指的是()。

3.“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两句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之手。

4.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5.贾府的“四春”取()之意。

6.爆竹除旧(打《红楼梦》人名一)()

7.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预示了()的命运。

8.“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预示了()的命运。

9.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

10.芬芳扑鼻(打《红楼梦》人名一)()

11.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品的酒叫()。

12.宝玉掀帘一步进去,先就看见()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插着漆黑油光的簪子,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葱黄绫子棉裙,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

13.“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嗔视有情”指的是()。

14.不是真翡翠(打《红楼梦》人名一)()

1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最后一句是什么?()16.香菱学诗,黛玉推荐她首先读的诗集是()。

17.《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在共读一部“闲书”之后,贾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读后的感受是:辞藻警人,余香满口。这部书是()。

18.迎春她生性懦弱,仆人给她起的绰号是()。

19.薛宝钗是胎里带出的热毒,吃何种药丸?()20.焦大是哪个府里的仆人?()《红楼梦》知识一一、判断题

1.是宝钗向宝玉说黛玉已故的事实的。

2.宝玉娶宝钗一事,是傻大姐说漏了嘴,让黛玉听见的。

3.在海棠诗社中,“蘅芜君”是探春的别号。

4.“只恐夜深花睡去”对应的花名签是莲花。

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香菱。

6.《好了歌》是甄士隐在穷困潦倒中所作。

7.“子系中山狼”指的是贾探春的丈夫孙绍祖。

8.“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判词说的是黛玉。

9.“可怜秀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的判词说的是李纨。

10.“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该判词中的“村妇”说的是刘姥姥,“巧”字指的是巧姐。

二、选择题

1.玉麒麟饰物是哪个下列那个人物的?

A.宝玉B.宝钗C.湘云D.迎春

2.“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是谁的诗?

A.林黛玉B.薛宝钗C.袭人D.香菱

3.“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说的是:

A.鸳鸯B.香菱C.袭人D.晴雯

4.“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说的是:

A.鸳鸯B.香菱C.袭人D.晴雯

5.大观园里曾两次结诗社,第二次结的桃花社,谁是社主?

A.香菱B.林黛玉C.薛宝钗D.贾宝玉

6.累金凤饰物是哪个下列那个人物的:

A.宝玉B.宝钗C.惜春D.迎春

7.《红楼梦》中海棠社的社长是:

A.李纨B.林黛玉C.湘云D.迎春

8.被宝玉邀请陪读,进家塾念书的人是:

A.玉爱B.香怜C.秦钟D.薛蟠

9.黛玉向宝玉剖白心迹的爱情诗是:

A.桃花行B.五美吟C.葬花辞D.题帕诗

10.探春对大观园的管理进行改革,其中最有创意的措施是:

A.每日早晨都到小花厅会齐办事

B.临寝之先,带上夜人到各处巡查一次

C.免去部分重叠的开支

D.将大观园承包给各位老妈管理

11.薛宝钗和薛宝琴的关系是

A.亲姐妹B.表姐妹C.堂姐妹D.无血缘关系

三、填空题

1.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

2.最有反抗精神的丫环是()。

3.最刚烈的丫环是()。

4.《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

5.最有趣的情节是()。

6.最凄惨的情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