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6984400000208

第208章 药议

莽草

“原文”

世人用莽草,种类最多,有叶大如手掌者,有细叶者,有叶光厚坚脆可拉者,有柔软而薄者,有蔓生者,多是谬误。按《本草》:“若石南,而叶稀,无花实。”今考木若石南,信然;叶稀、无花实,亦误也。今莽草,蜀道、襄、汉、浙、江湖间山中有,枝叶稠密,团栾可爱,叶光厚而香烈;花红色,大小如杏花,六出,反卷向上,中心有新红蕊,倒垂下,满树垂动摇摇然,极可玩。襄、汉间渔人竞采以捣饭饴鱼,皆翻上,乃捞取之。南人谓之石挂。白乐天有《庐山桂》诗,其序曰:“庐山多桂树。”又曰:“手攀青桂树。”盖此木也。唐人谓之红桂,以其花红故也。李德裕《诗序》曰:“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移植郊园,众芳色沮。乃是蜀道莽草,徒得佳名耳。”卫公此说亦甚明。自古用此一类,仍毒鱼有验。《本草·木部》所收,不如何缘谓之草,独此未喻。

“译文”

人们用的莽草,种类最多,有叶片像手掌大的,有细叶的,有叶子光亮厚实可以拉长的,有又软又薄的,有蔓生的,这都是错误的说法。根据《本草》记载:“样子像石南,而叶子稀疏,不开花不结果实。”今天考证莽草的茎干如同石南,确实如此;说它叶稀不开花不结果就错了。现在的莽草,在蜀道、襄、汉、淅一带的江湖之间和山中都有,枝叶稠密,圆滚滚的很可爱,叶片光洁厚实而香气浓郁,开红色的花,大小如杏花,六个花瓣,反卷向上,中间有鲜红色的花心,倒垂着,满树垂动摇晃的样子,很可玩赏。襄,汉一带的渔人,都竞相采来捣碎拌饭喂鱼,鱼吃了都浮上水面,就捞出来。南方人称它为石桂。自居易有《庐山桂》诗,诗的序中说:“庐山多桂树。”又说:“手攀青桂枝。”大概就是莽草。唐人称它为红桂,因为它的花多是红色的缘故。李德裕《诗序》说:“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在伊川它是唯一秀美的,移植到城郊园林中,所有的花草都为之黯,然失色。红桂树就是蜀道的莽草,这里只不过把莽草换上了一个好的名称而已。”李德裕这一说法也很明确。自古以来。用莽草毒鱼还是有效的。《本草》把它收在木部,不知为什么叫作“草”,惟独这点弄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