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追梦
6968300000071

第71章 在家的日子

人是会变的,有时变得连自己都难以相信。每每谈及学生时代的生活,在老师和同学们眼里,我永远是那个活泼开朗胆儿大且学习优秀的女孩儿。

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特征在我身上渐渐不复存在了。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内向胆怯而又多愁善感,双眉紧锁的时候总是多于舒展的时候。有时,烦恼就像惹急的蜜蜂打不掉赶不开,老是围着脑瓜子嗡嗡转。

总觉得命运对待我们这一代人压根就不公平。正长身体遇挨饿,正在学习遇罢课。记得自己年纪尚小,就遭遇淹,遭遇旱,遭遇蝗虫滚成蛋,遭遇地球打颤颤(六六年邢台大地震)。工作后,三年学徒月工资只有二十元,四年后变为三十九元五角六分。这个难以忘记的数字就像被钉子钉住了似的,一拿就是十年。那个年代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论资排辈的年代。当时好羡慕那些工资级别高,处处受人尊敬的技师工程师们。(我们青春年少时哪像如今的年轻人在社会上这样得宠受欢迎,一上班收入就高出老子好几倍。)后来,好容易盼到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自己的双脚一直踏在不景气的国有大企业。此时,不是靠论资排辈,而是凭本事奋斗成当年曾经羡慕过的技师工程师了,由于连年亏损企业不享受国家长工资的政策,只有老老实实继续拿着和年轻人不差上下的工资。由小媳妇变成了婆婆,却面临着时代不同了老的不行了,四十多岁竟变成了退休者。在儿子读大学正是花钱叫劲的时候,当妈的却提前开始了家蹲大学屋里系刷锅洗碗带扫地的生活。

本想退休后四处打打工,一来增加点收入供儿子读大学,二来也了解一下企业以外的生活,为自己的爱好积累点素材。谁料结束了第一份打工差使好几个月了,第二份满意的差使迟迟等不来。面对众多下岗再就业人员,还有几多合适位置等待退休者光顾。况且自己又不爱出门不爱与人交往不会主动去谋事,只知道在家守株待兔般静候朋友上门介绍。

年轻无病时,有强大的公费医疗戳在那儿做后盾。如今身体像一架运转已久的机器,有些零件开始松动感到不适需要修理了,单位已经多年无力报销药费。如此想下去,想得耳鸣了,肋疼了,无需饮用任何减肥茶就变得越发苗条,体重只有90余斤了。

我把这些委屈全盘倒给夫君,他劝我换个角度想问题,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他还举例说从前有个老太太,其大女儿卖伞,二女儿卖鞋,晴天老太太为大女儿担心,雨天又为小女儿发愁,如此想问题便整日愁眉不展。有人劝她换个角度想问题,雨天为大女儿的伞生意红火而高兴,晴天为小女儿的鞋生意看好而得意。如此想问题岂不欢乐多多。

是的,当你烦恼时,不妨换个角度想问题,也许就会柳暗花明,海阔天空。此道理我自然懂得,而我的习惯总是把一切引以自豪让人舒心的事装进口袋扎起来,而把烦恼的事放在心头反复咀嚼。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同等条件下,甚至在自己身处优势他人身处劣势的情况下别人欢乐我忧愁的原因所在吧。

其实,眼下有闲在家的日子,是人生又一个不可多得的美好阶段。现在,你完全属于一个自由之人,所有的时间任你随意安排。不必再天天起早赶班车往返数十里奔波上班。有退休金糊口,也还不至于到饥不择食的地步。因此,碰上有合适的打工差使就干一段时间,暂时没有就操持家务,看看书,写点东西。想出去活动了,就逛逛书店,遛遛公园,跳跳健身舞。平日在家,抽点时间种种花草,美化一下小院也其乐无穷。种花不必计较品种,开花就行,即使栽上几棵不上讲究的死不了,只要记着为之浇水,也能红黄粉白开出一片灿烂。种棵豆角丝瓜,稍许用心,那绿色生命便会生机勃勃爬满架,浓绿成荫,赏心悦目,给人清爽。此刻,搬把小凳捧本书坐在绿荫下阅读,颇有一番置身于田园风光中的感受。

记得身为上班族时,晚上偶尔陪孩子复习到深夜,次日醒来惊呼起迟了。来不及洗脸刷牙吃饭,匆匆蹬上自行车赶往班车站,前脚刚踏上去,班车就开了。气喘吁吁落座后,望着路边悠闲晨练的老人,心里充满羡慕。想着什么时候加入到他们行列里,就不用奔波了就自由了就可以睡觉不上闹钟了。如今真的加入了退休族,而且比他们的年龄要年轻得多,却突然有一种被社会淘汰抛弃之感,不由得怀念起上班的日子。

难道人就是这样,总是向往得不到的东西,一旦拥有就变为平庸。人在许多事情上是否都像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讲得那样,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仔细想想,在家的日子还是很不错的,只要会安排,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感觉是快乐有趣而又充实的。

在家的日子没过多久,我又加入到上班族行列开始忙碌了。

1999年9月18日《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