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追梦
6968300000019

第19章 丑媳妇拜见“公婆”

在2006年的夏天,我干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这一年的6月17日上午,我拿到了自己出版的第一本书《苏醒》。几十包书堆放在房间,挺大的一堆。望着它们,一时竟不知所措。

记得在2005年金色的十月,我就开始着手整理发表过的文章,打算从中选取一部分,结集成册。这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感谢东城区文化馆和华龄出版社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那段时间,终日忙忙碌碌,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就一屁股坐在电脑前几个钟头不动窝儿,整理文稿的过程是很累人的,尤其是在取舍的过程中,我常常举棋不定,面对一篇篇发表过的文章,不知应该选哪篇弃哪篇。当初写作时,感觉还不错,如今看来,却不尽如人意。

校对着部分文稿,我犹豫着,吃不准自己用心写的这些东西,能否得到读者朋友的喜欢。“丑媳妇”要见公婆了,我的心怦怦怦跳得很厉害。

我恨自己太笨,悟性差,总也弄不出满意的作品。不过,通过辛勤的耕耘,总算有了一点点收获。当愿望即将变成现实的时候,心里更多的感受是忐忑。《苏醒》这本书,是一个待见公婆、却不谙厨艺的丑媳妇第一次下厨,笨手笨脚烹制的几道上不了席面的小菜,我诚心诚意将其双手呈上,请读者朋友品尝。我期待着读者的评说和赐教,也期待着读者的关注与喜爱。

自幼喜文,在学校,几乎每一篇作文都被老师当成范文在课堂上讲评。中考时,全班四十余名同学中,独我一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省重点中学——隆尧一中,也是因为作文的高分弥补了数学的不足。遗憾的是,正是如饥似渴学知识的年龄,却遇上了“文革”,别说许多文学书籍被视为大毒草而读不到,就连课本也不让学了。后来有幸被推荐上学,我才一路小跑非常认真地把高中的全部课程念完了。

为人之母后,某日翻阅一本文学刊物,突然萌生了动手写作的念头,没有人指导,想到什么写什么,收到不少退稿。几篇拙文见报后,厂领导欲调我到宣传部工作,我舍不得丢弃投入了巨大努力的自动化仪表专业。一位文友批评我的决择是个错误,也许他的话不无道理,但一切都无可挽回地过去了。

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我天天面对一台台精密的仪器仪表,默默地修理,校对。养成了不爱说话,不会和人交往,不懂人情世故,挺大的人,依然单纯得透明。是一个地地道道循规蹈矩、真诚老实、干什么事都一丝不苟的人。记得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你是老实人,你不会说谎,那么,在生活里,你是有道德的,但在艺术里,你却是无才能的。作家的才能最明显的标志,无疑就是想象的能力。我是否连最起码的写作条件都不具备?我常常为自己的无才无知感到痛苦。

名人、作家出书,能赚钱,能得到读者的拥戴。我等无名之辈出书,还真没弄清楚意义何在。居家过日子,我是相当地节俭,买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如此吝啬的我却自己掏腰包出书,然后再把书当成名片似的,递给亲朋好友,递给同事同学,变相地将近万元钱化整为零,搭上功夫送人,搭上邮费寄出去。多大方的举止啊。这种行为,别说对文学不感兴趣的人,就连一些文学爱好者恐怕也难以理解。

让人欣慰的是,有的人看罢我的《苏醒》,纷纷来电话、发短信,有的说读《苏醒》的某某篇掉了不少眼泪,有的说,书中真挚的情感让人难以忘怀……总之,激励的话、夸奖的话说了不少。他们还说,期待着读我的下一本书。

我自己安慰自己,有读者的这些话,我在2006年干成的这件事就算没白干,而且要把2006年当成一个新起点,继续前行。

如今市场上的书琳琅满目,那些大作家的名著,那些各路名人的精彩生活……但芸芸众生,毕竟普通人多。作为普通人中的一分子,我愿继续将普通人的亲情、友情、爱情,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娓娓道来,去感动我的读者,去回报我的读者。我没有任何理由辜负他们对我的鼓励、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必须继续努力。用我之笔,写我之心,抒我胸中之情怀,状我眼中之景物,用心去倾诉我的真情,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

2007年2月5日《劳动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