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追梦
6968300000110

第110章 我家的小院

父辈从东四三条搬至东四十一条的时候,第一个感觉是院子太小了。

若论院子,三条老住宅的院子之大,是周边其他院子无法比拟的。它宽敞地如同一个大操场,孩子们尽情地在院中追逐玩耍,爽快极了。院中房屋高大,前廊后厦,很是气派。

十一条的住处原本是个小学校,院中间的一排北屋把院子分割成了南北两个院子。南院比较宽敞,有柿子树、黑枣树、杏树、香椿树,遮天蔽日,满院葱绿。北院相对来说就小了些,我家就住在北院靠里侧的几间北房内。

后来,南院有人开始在院中盖房子,一盖就是两大间。什么事,一旦有人开了头,众人便纷纷效仿。张家盖间厨房,李家盖间煤棚,一个四方大院子很快被切割掉了,只留下几条过人的通道。相比之下,北院就显得宽敞了。

不久,北院一户老邻居住进了楼房,取而代之搬进一对新人。新人次年生子,雇了个保姆,在房前盖了一间厨房,说是把原来的厨房给保姆住,等保姆走后立刻拆掉。有困难,邻居会理解的,谁都没说什么。不料,孩子大了,保姆走了,厨房不但没拆掉,反而扩建了,只留下窄窄的走道,推车换煤气罐都要侧着身子。邻居对此颇有意见,耐着面子不好说什么,这是题外话。

如此这般,我家房前的院子就显得宽敞多了。尤其是在政府实施民居工程后,将院中居住多年的破旧老房翻新了,院子用青砖铺的平平展展,小院越发干净整洁了。

栽几盆红花绿草,摆放在屋檐下,春夏秋三季,日日都有成片的鲜花绽放。风儿吹过,摇曳出满院清香,红花绿草把小院装扮得美丽而充满生机。下班归来,走进小院,走进青砖灰瓦的新房子,心里好亲切、好温暖、好惬意、好舒坦。晚饭后,搬把躺椅放在院中,或抱本书,仔细阅读;或沏杯茶,慢慢品尝;或仰望天空,观云赏月……尤其家里来了亲朋好友,他们都喜欢在小院里坐坐。搬张桌子,放盘瓜子、水果,大家围桌而坐,吃着聊着,小院处处洋溢着热闹和谐的氛围。亲朋好友多半来自高楼大厦,以前也曾在大杂院住过,对小院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他们说: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的感觉真好。

也有来串门的朋友建议,把院中的面积分割一半盖起来,就能多出一个不小的餐厅。我和爱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院子。”小院儿是我们和天地亲密接触的地方,小院儿是我们冬晒太阳夏日乘凉的地方,我们舍不得把它圈进房间。

小院儿一年四季有着变化多端的景致和内容,春有新绿,夏有鲜花,秋有明月,冬有白雪。是我看不够的一道风景。它时而幽静,时而热闹,时而雨声嘀嗒,时而阳光普照。站在院中,仰望北京的蓝天,心里顿觉海阔天空。

北京的四合院或曰大杂院,如果没有了院子,就改变了它原本的模样。居住在平房里的人家,如果人人都把院儿里面积盖起来圈进房间,北京符号还称其为符号吗?

2010年1月24日《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