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微观经济学
6801400000037

第37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3)

此外,有些物品虽然具有非排他性,但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如海洋或湖泊、天空、公共没有界定产权的草原、山地等,它们都具有非排他性的,但是,当它的使用或消费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具有竞争性。这种物品我们称之为公共资源(Commonresource)。

二、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数量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私人物品最优数量的决定。为简单起见,假定社会上只有A和B两个消费者,他们对商品的需求曲线分别由DA和DB表示,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为S。由于讨论的是私人物品,所以将消费者A与B的需求曲线DA和DB水平相加即得到市场需求曲线D。市场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决定了该私人物品的均衡数量Q0和均衡价格P0。这个均衡数量Q0就是该私人物品的最优数量。因为在这个产量水平上,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恰好等于商品的边际成本。我们知道,供给曲线代表了每个产量(供给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需求曲线代表了每个产量(需求量)水平上的边际利益。所以当供给量为Q0时,边际成本为Q0H;而在价格为P0时,消费者A和B的需求量分别为C和F,再根据需求曲线DA和DB,相应的边际利益为CE和FG。可知,CE=FG=Q0H,即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均等于边际成本。

下面我们来分析公共物品最优供给量的决定。假定每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DA和DB,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为S。与私人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形成不同,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而是它们的垂直相加。因为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每一个消费者消费的都是一个消费总量,因而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量与总消费量相等;同时,对这个总消费量所支付的全部价格,是所有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总和。单个消费者A和B消费的公共物品量都是R,但他们各自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不同的,按照他们不同的需求曲线,消费者A和B愿意支付的价格分别为L和N。所以,当消费者的消费总量为R时,消费者A和B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之和等T,即L+N=T。

在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以后,就可得到公共物品的均衡数量,这个均衡数量就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点所对应的数量R。当公共物品的均衡数量为R时,根据供给曲线,该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T,而根据消费者A和B的个别需求曲线,他们的边际利益分别为L和N,社会边际利益总和为L+N=T。由此我们看到,在公共物品的均衡数量为R时,该公共物品的边际社会利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因此,这也是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

公共物品最优供给数量的决定虽然遵循了MR=MC的原则,但它与私人物品还是有很大区别。在私人物品最优供给数量的决定上,最优标准是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等于边际成本;在公共物品最优供给数量的决定上,最优标准则是所有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之和等于边际成本。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理论上的分析来确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数量,但是,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通过市场来提供公共物品是无能为力的,或者说,市场在公共物品领域是失灵的。其原因就在于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首先,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一旦有人提供了公共物品,其他人都不必支付费用就可以同样地消费或使用该公共物品。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搭便车”的现象,每个人都期待别人提供公共物品,而自己不必支付费用,做免费搭车者。因为每个人都是理性人,都希望少支付费用或不支付费用就得到利益。

其次,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公共物品一旦提供了,所有的人都能够共同消费或使用,多一个人消费或使用丝毫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或使用,那么,一旦公共物品被提供了,多一个人消费或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这样,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就应该让所有人都免费消费或使用该公共物品。同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会进一步强化“搭便车”的动机。因为这时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商品的机会成本总为零,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的存在,就没有人来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也就没有人来提供公共物品了。所以,市场不仅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而且根本就不能发挥作用。

由于市场在配置公共物品方面是失灵的,而公共物品往往都是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因此,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政府的肩上,或者政府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励私人部门生产和提供,以解决公共物品的短缺问题。

§§§第四节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

一、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

完全竞争理论假定经济主体完全掌握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即具有完全信息,而且价格信号能够“综合”反映分散的各种信息,经济主体仅仅对价格作出反应,就能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往往并非如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消费者对其购买的东西并不了解,生产者并不知道市场行情将会如何变化,经理也不知道员工是否在努力工作,风险投资者并不知道他所投资项目的风险,等等。在这些情况下,交易双方的信息就是不完全的。

信息不完全(Incompleteinformation)是指经济主体对市场活动的信息掌握不准确、不全面的情况。它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对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都知道;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和普通商品一样,信息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它能够提高经济主体的效用和利润。例如,消费者如果知道商品的质量,就能够避开那些质次价高的东西;生产者如果了解市场的需求,就能够提供恰到好处的供给。但是,信息又不同于普通商品,人们在购买普通商品时,先要了解它的价值,看看值不值得买。但是,购买信息商品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人们之所以愿意出钱购买信息,是因为还不知道它,一旦知道了它,就没有人会愿意再为此进行支付。这就出现了一个困难的问题:卖者让不让买者在购买之前就充分地了解所出售的信息的价值呢?如果不让,则买者就可能因为不知道究竟值不值得而不去购买它;如果让,则买者又可能因为已经知道了该信息也不去购买它。在这种情况下,要能够做成“生意”,只能靠买卖双方的并不十分可靠的相互信赖:卖者让买者充分了解信息的用处,而买者则答应在了解信息的用处之后即购买它。因此,市场的作用在这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information)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的程度不一样,即其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相关信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产品的卖方一般要比产品的买方对产品的质量有更多的了解。例如,出售二手汽车的卖主要比买主更加了解自己汽车的缺陷;出售“风险”的投保人要比保险公司更加了解自己所面临风险的大小;出售劳动的工人要比雇主更加了解自己劳动技能的高低。上述种种情况都是所谓“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即有些人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

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它配置资源的作用。例如,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生产者的生产可能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些产品生产过多,而另一些产品又生产过少;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也可能会出现“失误”,比如购买了一些有害健康的“坏”商品,而错过了一些有益健康的“好”商品。更坏的情况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有些重要的市场甚至可能根本就无法产生,或者即使产生,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下面,我们主要介绍由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和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委托—代理”问题。

二、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理论最早由乔治·阿克劳夫在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中提出。逆向选择是指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面临交易对象的逆向选择,即选择那些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对自己产生不利行为的作为交易对象。逆向选择的存在,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发生,市场缩小甚至消失。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存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1.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

我们来看一个旧车交易市场的例子。假定卖者出售的旧车有两种可能类型:一种是高质量的车,价格5000元,一种是低质量的车,价格3000元,每一种车的概率分别是50%;同时假定买卖双方具有相同的偏好,对车的评价主要看车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买者知道车的质量,那么交易分别是5000元和3000元。但是,实际上,买者根本不可能知道车的真实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类车都进入市场,由于买者不敢保证出高价就能买到高质量的车,所以,他只会根据市场上车的平均质量,按照平均价值,最高出价4000元。但在这种价格下,高质量车的卖者将退出市场,只有低质量车的卖者愿意出售。当买者知道高质量的车退出以后,市场上剩下的一定是低质量的卖者。于是,他只愿意出价3000元。这样,市场上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如果市场上车的价格是从5000元至3000元的连续分布,那么价格高于3000元的车会逐步退出市场。首先是质量最高的,其次是质量较高的,最后只剩下质量差的旧车。随着旧车质量的下降,买者愿意出的价格会越来越低,最终,所有的旧车都会退出市场,旧车市场完全消失。

从这个例子,可以知道:(1)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是无效率的。因为在上述模型中,有买主愿出高价购买好车,市场——“看不见的手”并没有实现将好车从卖主手里转移到需要的买主手中。市场调节下供给和需求总能在一定价位上满足买卖双方意愿的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失灵了。(2)这种“市场失灵”具有“逆向选择”的特征,即市场上只剩下劣质品,也就是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这样,传统市场竞争机制所得出的“良币驱逐劣币”或“优胜劣汰”的结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变成了“劣币驱逐良币”或“劣胜优汰”的结论。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当不同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买卖时,如果没有充分的信息来确定产品的真实质量,从而不同质量的产品以单一价格出售时,逆向选择就出现了。结果,市场上就会有太多的低质量产品和太少的高质量产品出售。

2.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在保险市场上,超过65岁的人几乎难以买到健康保险。因为老年人得严重疾病的概率比年轻人要大得多。但是,为什么不以保险费的上升来反映这种概率呢?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在这里,保险公司比投保人具有更少的信息,换言之,每个投保人比保险公司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当然,保险公司也可以找一些医学专家来对投保人进行健康检查,以便把健康者和不健康者区别开来,但这样做是有成本的。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的身体变化速度快,一些与家族有关的遗传病在发病前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这样,保险公司只能根据平均的发病率来制定保险费率,结果,健康状况良好的人会认为保险费率太高而不选择投保,而容易患病的人则选择投保。当保险公司发现这种倾向时,它的选择就是提高保险费率,由此进一步导致身体状况良好的人退出投保,直到最后,所有的投保人都是不健康或即将不健康的人。这时,保险公司就会发现自己正在进行一项只赔不嫌的活动。于是,这种健康保险就不再存在。显然,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保险公司知道每个投保人的健康状况,并相应的根据健康状况的不同程度收取保费,结果对双方都有利。而信息不完全阻止了这种行为,这就造成了效率损失。

3.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

在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并不知道每个借款者的信用程度。—些借款人可能会按时归还借款,另一些借款人则没有打算归还借款。银行和信用卡公司不能有效区别这两类借款人,于是就按违约的平均水平来设置利率。但是,这种利率对打算按时还款的人来说太高了,而对那些不打算归还的人来说,却不算什么。由此,信用度高的人(即打算归还借款的人)会减少借贷的数量,而信用度低的人(即那些不打算归还借款的人)则一如既往地借款。当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发现这种趋势时,它们会进一步提高利率。于是信用度高的人进一步退出借贷市场,直到最后只剩下信用度低的人继续留在信贷市场中。在这里,信息不完全阻止了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根据每个人的信用程度来设置利率和借款条件,因而妨碍了有利可图的信贷活动。

4.劳动市场的逆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