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6750600000062

第62章 毛姆的《寻欢作乐》等

《寻欢作乐》

毛姆是二流作家,但是在二流作家里算是最好的了。

关于美:

每当那个称之为美的东西使我感受到它的情感的魔力时,我的思想就集中不起来;当有人告诉我说他可以满怀激情地连续几个小时注视着一个景色或一张图画时,我总是觉得很难相信。美是一种使人极其兴奋的感受,就像饥饿一样,十分简单。其实对它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就像玫瑰的香气:你可以闻到它,不过如此而已。正因为这样,所以我觉得所有对艺术的评论都十分令人厌烦,除非这篇评论中没有谈到美,因而也就没有谈到艺术。

——美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感受,所以所有的艺术评论都可以取消。王小波也说过,作家和评论家是天敌。

关于露西:

你要知道,露西不是那种激起爱情的女人,她是有一种对人的好感。对她产生嫉妒情绪是荒谬的。她就像林中空地上的一个池塘,清澈,深奥,如果你跳下去浸泡一下自己,那是极其美妙的,而即便有一个流浪者,一个吉卜赛人或一个猎场看守在你之前曾经跳下去浸泡过,这一池清水也仍然会同样地清凉,同样地晶莹透澈。

——有一种女人使人堕入情网;还有一种女人适合做朋友。

关于真诚的荒谬:

我早已发现,当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事实上当我隔了一段时间重读我自己当初用我全部感情所写下的那些段落时,我自己竟也想笑我自己。这一定是因为真诚的感情本身就有着某种荒谬的东西,不过为什么这样我也想不出道理来,莫非是因为人本来就只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生命,因此对于永恒的头脑来说,一个人一生的痛苦和奋斗只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人所有的痛苦、奋斗和真挚的情感从宇宙的角度看都全无价值,不值一提。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写作呢?答案只能是:写作能够使你自己感觉到愉悦,同时可以使一些读者感到愉悦。这只不过是人打发时间的一种比较高雅的方式而已。

《彩色的面纱》

这本书写得比较一般,但是即使如此,仍不是不入流的畅销书作家能与之相比的。

以前,凯蒂听到别人讲起中国人时,总是说他们腐败、肮脏、坏到难以形容的地步,现在她觉得对以前听到的话得重新思考了……她窥探到一个色彩丰富、含义深刻的世界,这是她以前做梦也没想到的。

——民族之间的厌恶与反感是一种非理性的集体意识或集体无意识。

万事万物犹如过眼烟云,都会逝去,它们留下了什么踪迹呢?凯蒂觉得,世间一切,包括人类本身,就像河中的水滴,它们紧密相连组成了无名的水流,涌向大海。既然一切事物转眼即逝,无踪可寻,那么,人们把那些无足轻重的小事过分看重,并为此忧虑伤感,彼此大伤和气,不是太不值得了吗?

——人这样想,不会得抑郁症;国家这样想,不会有战争。

我认为,要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看成不是令人厌恶的,唯一使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美,而美是人们常常从一片混沌中创造出来的。例如人们创作的绘画,谱写的乐章,写出的作品以及他们所过的生活本身。在所有这一切中,最富有灵感的是美好的生活,这是艺术杰作。

——福柯说,艺术不应当是一种职业,人的生活应当是艺术品。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关于“道”:

它教导人们要清心寡欲,一切顺其自然,清静无为。自谦的人将会名声远扬,弯腰的人将会挺起腰板,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隐匿着失败。能够战胜自己不受外欲牵扰的人才是最强有力的。

——柔弱胜刚强,道家最主要的思想,也是最智慧的思想。

《人性的枷锁》

毛姆水准的一部小说。

人生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什么目的。一个人生出来还是没有出生,活着还是死去,都无关宏旨。生命似轻尘,死去亦徒然。

——非常彻底的思想。绝对真理。

《月亮与六便士》

这本小说据说是以高更为原型的,当然只是一个大致相似的身份和生活轨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都远远更加典型化,极端化,目的是使人物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加戏剧化,成为一种艺术典型。

全书都在写艺术和艺术家的生活与凡人生活的冲突。前者是月亮,后者是六便士。奇特的是,读遍全书,并没有出现月亮与六便士。尽管如此,艺术家与凡人的区别和冲突是全书绝对的主题。小说对这一冲突的表达到达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在我看来,艺术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艺术家的个性;如果艺术家赋有独特的性格,尽管他有一千个缺点,我也可以原谅。

——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个性,也就是只属于他这个人的东西。有个性,缺点再多也有价值;没有个性,再完美也没有价值。

美丽的作品把世界装点起来,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意识,但这也同人类的性本能不无相似,都有其粗野狂暴的一面。

——艺术品与人类的性本能相似,有一种性的粗野和狂暴。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感情的表露,艺术使用的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

——艺术不会是艰涩难懂的,它是普通人都能理解的,它所表露的感情如果是成功的,应当能够引起人的共鸣。

作者应该从写作的乐趣中,从郁积在他心头的思想的发泄中取得写书的报酬;对于其他一切都不应该介意,作品成功或失败,受到称誉或是诋毁,他都应该淡然处之。

——写作的快乐是作者应当追求的,至于对于写作的评价,却没有什么重要性,不应该过于看重。

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

——要想看出美,需要知识和修养,敏感和想象力,没有这些修养,没有艺术鉴赏力,就不会识别美,不会看出美。那些未成名的艺术家的作品就像试金石,有艺术鉴赏力的人可以从无数的作品中将美的艺术品挑选出来,从混沌中将美鉴别出来。其他人的评价却不能,他们就像一个对古玩一窍不通的人,根本无法把真品从赝品中鉴别出来。

我没有时间干这种无聊的事(恋爱)。生命太短促了,没有时间既闹恋爱又搞艺术。

——有些艺术家是这样来看待恋爱的。它既无聊,又浪费时间,与他们钟爱的艺术相比,几乎可以不屑一顾。

世界是无情的、残酷的。我们生到人世间没有人知道为了什么,我们死后没有人知道到何处去。我们必须自甘卑屈。我们必须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的注目。让我们去寻求那些淳朴、敦厚的人的爱情吧。他们的愚昧远比我们的知识更为可贵。让我们保持着沉默,满足于自己小小的天地,像他们一样平易温顺吧。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关于做木匠还是做画家:如果没有才能,去做一个不成功的艺术家,还不如去做一个懵懵懂懂的木匠。只有能够享受创作过程的人,才可以去做一个艺术家,否则,就应当满足去过一个平庸的人的平庸的生活,满足于自己平庸的爱情和日常生活。最糟糕的命运是一个没有才能的艺术家的命运。

女人除了谈情说爱不会干别的,所以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们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欲。这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疾病。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对她们提出什么事业的助手、生活的侣伴这些要求非常讨厌……要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你,除非连你的灵魂也叫她占有了,她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女人是软弱的,所以她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统治欲,不把你完全控制在手就不甘心。女人的心胸狭窄,对那些她理解不了的抽象东西非常反感。她们满脑子想的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对精神和理想非常妒忌。男人的灵魂在宇宙的最遥远的地方遨游,女人却想把它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簿里。

——西方对传统女性的典型看法:物质、爱情和家庭生活是她们的全部世界,而精神、艺术、抽象的事物是男人的领域。这是一种基于历史事实的最深入骨髓的歧视。其实男女两性的区别远远没有人与石头树木的区别那么大。在女性像男人一样受到教育、从事社会劳动之后,这一切都改变了。男女的区别几乎消失了。女人的灵魂也像男人的灵魂一样遨游宇宙,并且理解了所有抽象的东西。

假充具有独特的个性无法掩盖平凡庸俗的性格。对于一个目光敏锐的观察者,即使一个人信笔一挥的作品也完全可以泄露他灵魂深处的隐私。

——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灵魂深处无隐私就没有艺术。

他在有形的事物上模模糊糊地看到某种精神意义,这种意义非常奇异,他只能用很不完善的符号勉强把它表达出来。仿佛是他在宇宙的一片混乱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图案,正在笨拙地把它描摹下来,因为力不从心,心灵非常痛苦。他几乎无法忍受地感到必须把自己的某种感受传达给别人;这是他进行创作的唯一意图。他好像已经抓到了宇宙的灵魂,一定要把它表现出来不可。

——艺术家的感觉,那就是一种反熵的行动,在一片混乱中创造出美。

男人们即使在恋爱的短暂期间,也不停地干一些别的事分散自己的心思:赖以维持生计的事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沉湎于体育活动;他们还可能对艺术感到兴趣。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

——又是传统的男女刻板印象。男人重事业,女人重爱情。这是男主外女主内时代的社会现实在观念上的反映。社会现实改变了,观念随之改变。

艺术也是性本能的一种流露。很可能他讨厌通过性行为发泄自己的感情(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因为他觉得同通过艺术创造取得自我满足相比,这是粗野的。

——性本能有两个宣泄途径,一个是艺术创造,一个是日常的性行为。对于艺术家来说,前者是高雅的,后者是粗野的;前者是复杂的,后者是单纯的;前者是强烈的,后者是微弱的;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物质的。

使他着了迷的是一种创作欲,他热切地想创造出美来。这种激情叫他一刻也不能宁静,逼着他东奔西走。他好像是一个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着一块圣地。

——受创作欲望折磨的主人公终生像奴隶一样被绑在船上划桨,天才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会把人累死。

(他最终的画作)是对人体美——男性和女性的形体——的一首赞美诗,是对大自然的颂歌;大自然,既崇高又冷漠,既美丽又残忍……它使你感到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永恒,叫你产生一种畏惧的感觉。人的最原始的天性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你看到的时候不由得感到恐惧,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是最原始最自然的人性,崇高而冷漠,美丽而残忍,令人敬畏,它在人性的幽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