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6750600000060

第60章 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囚鸟》《茫茫黑夜》

《囚鸟》

先读了他的《茫茫黑夜》,发现他是个好作家后,看了这本书,更觉倾心,这位作家在我心中的地位已经确定了。我为人类文学宝库能拥有这样的作家而欣慰。他跟那些伟大作家都是人中之盐。

读这本书感受到的乐趣如此之大,董乐山的翻译功不可没。

这本书写了美国一代左翼知识分子的命运,不同凡响。不流于一般美国小说的“俗”。在回答记者关于写作的问题时,冯内古特说:我有点担心为什么写作,而总统和参议员们却并不读书,将军们也不读书。有个非常充分的理由,使你必须在他们做将军和总统等等之前,你把他们捉住,用人道、人性毒害他们的思想,不管你怎么想毒害他们的思想,你的目的无非是要鼓励他们建设一个好一些的世界。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动机。在纯粹的审美动机之外,这个动机要算是最好的一个了。

一个年轻人认为不论男女,不论有病无病,年轻年老,胆大胆小,有才无才,人人都应有机会尽力工作,按照他或她的简单需要得到报酬,这究竟有什么不对,要引起如此反感呢?只要世界各地的老百姓掌握了全世界的财富,解散了他们各自国家的军队,取消了他们的国界,只要他们从此以后互相以兄弟姐妹相待,甚至以父母子女相待,全世界各地的老百姓都这样,战争就永远不会再来。在这一博爱慈善的社会中,唯一被排斥的人,就是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想得到比自己实际需要更多的财富的人。要是我有这样的看法,又怎能把我当做精神有毛病的人呢?

——简化的社会主义思想。

谢谢上帝,还有个忧国忧民的人活着。

咱们一起来改造这个国家,改造这个世界吧。

——理想主义的人无论在哪个制度下生活,都希望改变,改良,改善。但是,他们在公众眼里往往是一个向风车宣战的堂吉诃德。

我从来没有拿我自己的生命,活着甚至舒服,为了人类而冒过风险。我真可耻。

——人应当有一点英雄主义,如果一生只为自己的舒适,就比较可耻。

我有时不得不想,一切幸福都是宗教性的。

——终极的幸福是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感悟和平静。

《茫茫黑夜》

这是一本好书,写得很有才气。美国作家比较不容易深刻,但是冯内古特是个例外。

成功的人,即一见机会就抓住不放的人……在美好的新世界里,获得成功的人到头来不外乎是一些在奴役、破坏和杀戮方面的专家。我并不认为在那些领域工作的人是成功的。

——如果说成功的人是成为残害人的人,那宁愿做个不成功的人。

威廉·布莱克的一首诗:

男人向女人要求什么呢?

满足欲望

女人向男人要求什么呢?

满足欲望

——很有意思的一首诗,表面看简单得让人瞠目结舌,仔细想却非常深刻。

“您恨美国吗?”她说。“那就和爱美国同样愚蠢。”我说,“我不可能对美国动感情,因为我对不动产不感兴趣。毫无疑问,这是我个性上的大缺点,但是在我头脑中没有边界。我不相信对于人类灵魂真正重要的任何事情可以以那些线条为界——从这里开始或到此处为止。美德和罪恶,欢乐与痛苦,任意越过边界。”

——人不应当只爱一个国家,一块地方,而应当爱那些抽象一些的精神的东西,比如美德、快乐与美,而这些东西是没有边界的。

你必须重新写作,正像雏菊要像雏菊那样盛开,玫瑰要像玫瑰那样盛开一样。

——这对于每一个想写作的人都像是一个敦促,又像是一个祝福。

你可以找到很多理由前来打架,但是从来没有充分的理由去无节制地恨别人,去想象万能的上帝本人也会和你一起恨。罪恶在哪里?正是每个人心中无限制的仇恨,那种自己认为得到上帝支持的仇恨。正是每个人心中的这一部分觉得各种各样的丑恶那么有诱惑力。正是人心中这愚蠢的一部分,热衷于惩罚、污蔑,而且愉快地制造战争。

——人类应当选择恨,还是选择爱?人要想恨别人,总能找到理由,但是不应当去恨,试试换上爱,看看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