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中学生的优美杂文
6723700000067

第67章 拒绝句号冯冀才

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

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

他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的感受?

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一杯的喜悦吗?

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个句号。

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进的路。

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一个句号,退了出来。

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化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

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

想想看,你曾经做过的那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

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争中。

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和保守的对抗。

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了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示:

最积极的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借助人们熟知的句号,结合其特征,很形象地诠释了作者不懈追求的人生态度。

“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句号代表了收获、结束、成功、完美、知足,也可意味着惰性,意味着放弃。作者就从这点出发,阐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生命存在是一个奋斗不息的过程,它拒绝惰性和保守。如果一个人只陶醉于暂时获得成功的喜悦之中,不思进取,不再努力,人生的意义可能就此失去了大半。虽说人的潜能无限,但不认真挖掘,潜能便也只不过是潜能;虽说人生苦短,但积极的拓展,可以增加生命的亮度和广度。停止了,意味着一切都画上了句号;前进,则每一个阶段都还只是逗号,逗号后面,就是无限的希望,就是潜能转化为实践力量的开始,就是更高的成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不断地把句号变成逗号,自己的人生才会更充实,更有价值。不过,在人生道路上,要想把句号变为逗号,是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的。但也正是由于这种付出,你“便开始了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这是多么值得的一种付出呀!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只有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完美的句号才会在前方等待你——尽管那句号已意味着你的生命的终止,但那绝不是你追求的终结,或许恰恰相反,那才是生命的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