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中学生的优美杂文
6723700000066

第66章 假如可以再活一次李克囡

现在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语言:假如我能再活一次。

既然已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定见,即使设置了“假如”这个前提,明知绝不现实,也不能认为是开自己的玩笑,“寻寻开心”。说者肯定在其整体或某一个要害上曾有过或正在产生着不幸。他的态度是严肃的,心情是痛苦的,他时常受着失落感折磨。他不说下辈子将要怎样过,未来的命运不可能自己来凭空设计,从这一点说应属现实主义者。“再活一次”是带着今世的失落考虑,说不清是来世还是前世的境界,把失落纠正而一切圆满。这既不现实,自可认为多少算是“虚无”。但不可以加上“主义”二字,因为连当事者自己都不相信会如愿的。

将心比心而论,希望“再活一次”只能看做是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无奈。一句话引发了一场滔天大祸,一个错误决定导致多少人坠入痛苦深渊,糊涂人对此可以无动于衷,明白人就要反思了。事情既不可挽回,便只好自我排解:若能再活一次,绝不再随便讲话;遇到机遇定要一把抓住;处理关系百姓命运大事务须慎重。

真能再活一次,将又是一个世界,福兮祸兮、正兮误兮还是办了以后才见分晓。这“希望”不过是“悔不该”心态的深化。神仙难免,万不能作笑谈。

如果有朋友对我说:老李,你既然在这里提起这个问题,那么假如你能再活一次,将怎样对待那个现实呢?我会说:既然一切也是必然的,因而也就是无可规避的,我将接受今世的经验,一切淡然处之,永远保护心理上的平衡。能够“随遇而安”,就是最高境界。

那么你今世觉得心理上有着“不平衡”吗?

真聪明!但在我来说纯属“庸人自扰”,“庸”在过于认真、过于“在乎”。

你老李能保证说到做到吗?

老兄的追击未免大大出格。孔夫子几千年前就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多么“唯物”!我套他老一句:未知今生,焉知来世。但想来大体不差,我以为。

【作品赏析】

生活中有一些错误,正因为我们总认为还有许多改错的机会,因而放松警惕。可有些事是无法挽回的,即使能够改过,在心里终究留下遗憾,于是会时常受着失落感的折磨。当无法忍耐时,便感叹道:假如再活一次。作者由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想。

明知不会是现实,可偏要假设一下,当做开自己的玩笑,“他不说下辈子将要怎样过,未来的命运不可能自己来凭空设计”,因此,作者把自己划为现实主义者。确实。他只是“假设”,至少他承认“唯物”,并不用自己的意识去决定物质,他承认了事实。而“假设”后面的“再活一次”,却多少含有些“虚无”。即便它有“假如”作为前提。作者则把“再活一次”看做是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无奈。一个小错误导致的后果往往是沉重的,当已无法挽回时,只有无奈,却希望“再活一次”。设想着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再也不犯同样的错误,或者做得更好。

最后一部分作者用了问答的形式,表明了作者对“再活一次”这个问题的看法,突出了作者对生活所持有的坦然态度。全文显得自然妥帖、细致入微,本已颇具说服力;以己度人,设身处地,又使说理深入人心,使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