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发现这么美的台湾
6690700000008

第8章 台湾民俗节庆

第三章 文

曾听一位去台湾旅行过的朋友向我抱怨说:“台湾一点都不好玩,台北和大陆的城市也没多大区别。”我承认,几乎所有的都市都大同小异,台北也不例外,真正要体会台湾的妙处,必须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参与恰当的活动。多年如一日的固定线路旅行显然是不能真正发现台湾之美的。为什么?这是由台湾本土的文化特色所决定的,真正有趣的东西不是没有,而是你不知道什么才是有趣的。

1.台湾民俗节庆

2.台湾乡村文化

3.闽南语文化

4.台湾当代文化艺术

疯狂的节日

虽然大陆也有年节庆祝,但参加后总是有所遗憾,一个没有鞭炮、没有庙会的春节很难区分出它和日常星期天的区别。但在台湾则不一样,台湾的民俗节庆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其疯狂热闹的场面会让你大呼刺激。

台南盐水蜂炮

中国习俗,喜庆放炮是常事,但在元宵节神轿出巡,家家户户放炮的则少见,尤其是万炮齐发,犹如群蜂倾巢而出的壮观景象,更让人震撼。台南有这样一个小镇,叫做盐水。每年元宵夜,各商户随神轿绕街时燃放鞭炮,将整个小镇夜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璀璨亮丽,炮声此起彼落、满天震响,是全台最具声光效果的民俗盛会。“南炮北灯”就是说南部的盐水蜂炮和北部的平溪天灯。

传说清朝光绪年间,盐水镇有瘟疫,无法消除,经武庙的关帝爷指示,由周仓爷做先锋,关帝爷神轿殿后,善男信女随之一路燃放鞭炮,绕大街小巷一晚,将病魔一扫而光。从那以后,后代子孙每年均沿袭以往,演变至今,不仅仅是代表盐水镇的地方活动,更成为全台甚至世界知名的传统特色文化。

“哪里人?”“盐水。”“哇,盐水蜂炮。”

蜂炮早已成了盐水的代名词,“盐水蜂炮”更是盐水人的骄傲。平日沉默保守的小镇,会在一夜之间,让你感受到它的狂妄不羁。元宵夜是属于它的舞台,当一座座炮城,在神轿阵头经过时瞬间发射,游客连忙“抱头鼠窜”,惊叫连连,全副武装的人反而趋近,享受被鞭炮炸射的快感。夜空如同白昼,尽管蜂炮不断在身上蜇人,大伙都只有一个“爽”字形容,有人直接将它当做嘉年华会,各种奇装异服出笼,一起同欢。可让人遗憾的,现在似乎热闹有余、庄严不足。游客争相挤在炮城前,享受刺激,射出的炮被人墙挡下,蜂炮的主角“神轿”,反被抛在人后变成配角。殊不知,整个典礼中最重要的精神,是炮城与神轿之间的互动,放蜂炮更是敬神的表现,如今,却成了神明在看着人们娱乐,搞得祭典像是一场party。

百余年来,生意人迷信,炮愈放愈发愈赚钱。年复一年坚定此信仰,一次活动花费上千万,燃放出的火树银花,在众人的赞叹声中稍纵即逝,但遗留下来的垃圾往往达到数万吨,甚至夸张到了必须动用军队来协助处理。加上游客受伤事件,以及没有内涵的仪式等,也有些人对此活动颇有微词,觉得劳民伤财。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别忘了,在刺激与喧嚣的背后,感恩和信仰才是蜂炮文化流传久远的本质。若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再结合庙会活动、小镇风情,提升文化层次,盐水蜂炮将是十分值得肯定与鼓励的文化之旅。

台北平溪天灯

关于天灯,在台湾有几个传说。

天灯又名“孔明灯”,相传三国时,由诸葛亮所发明,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传递军情,供军事通信之用;也有人认为,天灯因形似孔明帽而得名。

另有个说法是:早期平溪、十分寮一带地处山区,处于无政府状态,便常常有游民因饥寒而起盗心,来此开垦的先民,往往成为他们的目标。一旦遭遇土匪,民众只能扶老携幼避走山中,等这些土匪走后,再由留守村里的壮丁施放天灯以报平安。后代子孙将其应用于民间,逐渐演变为老百姓向神明请愿的媒介。在上元节(元宵节)时放天灯,更有取其上达天庭之意。如今万象升平,天灯文化被保留,成为平溪特有的民俗,更是台湾元宵节重要的庆典活动之一。

平溪位于群山环绕的山谷中,平日里游人三三两两,一到假日就熙熙囔囔。元宵节夜晚却很特别,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来祈福,却没有一丝喧闹,只有此起彼落的惊叹声。男男女女个个仰望写着心愿的纸灯,冉冉升空。上千只的天灯,浩浩荡荡地航向天际,夫妻希望阖家平安,情侣期望永不分离,男孩想有变形金刚,女孩盼着芭比娃娃,每个人心里都带着希望往上飞,只愿老天能收到,美梦成真。这天,宁静的平溪夜空,由于天灯的点缀,分外灿烂美丽。有幸参与过一次天灯节,记得有个许久不见的好友,一直联络不上,我将他名字写在灯上,看着天灯竖着升起,愿望经过我的手,心里默念着、期待着能上达天庭,那是一种迷人的、无法言语的幸福感;第二天下午,接到那好友打来电话问好……真的没法解释,只能谢谢老天爷。

放天灯是几个民俗文化中,民众最容易参与,也是最让人幸福的盛会。放天灯其实和寄圣诞卡给圣诞公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必在意愿望是否成真,只要心存希望。

希望,天灯让两岸都亮起来。

台中妈祖绕境

源自福建的海神妈祖,原是守护渔民的祖灵,其信仰在台湾落地生根,并开枝散叶,成为广受信徒崇拜的四大神祗之一。妈祖庙遍布全台,深度了解台湾的人,一定会碰到关于她的事迹。

每年春节到妈祖农历生日期间,是祭祀妈祖的高峰期,所有进香活动中,以台中大甲镇澜宫的妈祖绕境为最,这是台湾最大的宗教盛事。绕境就是妈祖回娘家之意。相传大甲妈祖是福建湄州妈祖请过来的分灵,在台立庙奉祀后,原本每年都回福建湄州祖庙还乡谒祖,直到国共内战后,两岸阻隔才不得不作罢。

TIPS:妈祖绕境

举办时间:以农历妈祖生日为准,公历大约每年3-4月间。

举办地点:以台中县大甲镇为起点。

妈祖绕境起驾时间,多半在凌晨,从出发前一天起,各地涌入的香客、SNG现场转播车,早已将整个大甲镇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吉时一到,号角一响,刹那间锣鼓喧腾、爆竹齐发,庞大的进香团浩浩荡荡启程。信徒们夹道相送,摸摸神轿,或钻过轿底,或拿个压轿金,虔诚地祈求妈祖保佑。

旅程是漫长而又艰苦的。绕境过程中,有很多人会不辞劳苦,坚持走完全程,晚上在庙埕窝着睡,更有不少人从外地特地回来参加,其间相互照顾、相互扶持,展现人性的光明面。欢乐的氛围,直到八天七夜后,神轿返回镇澜宫,才会慢慢平息。

综观妈祖绕境活动,可发现,在台湾,妈祖不仅是渔民的守护神,更是守护台湾人的神祇,与台湾历史和民众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建议想去感受妈祖绕境的朋友,至少跟着走上一天一夜,和身旁不认识的人聊聊,相信会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屏东东港王船祭

东港王船祭,是台湾一种较为特殊的年俗节庆,又被称为“烧王船”。此祭典为祈求王爷驱邪魔、保平安,每三年举办一次,为期一周左右,祭典时间长、规模大,仪式极其繁复、讲究,非短时间内所能参透,我只记得仪式过程大约是请王—活动—送王。

“请王”又称“请水”,是此祭典的开场。所有参与者会提前到镇海公园恭迎圣驾。如何知道王爷驾临呢?当庙方宣布(一般讲闽南语)时,全场会欢声雷动,敲锣打鼓。

一直到“送王”之前,每晚在主祭的东隆宫前会有“入庙”的仪式。所谓入庙,就是每天王爷绕境(巡视)回来,请他入座休息,而各家阵头会在庙前比拼。

比拼什么呢?真的是各自的看家本领。

这些阵头多半由各地庙宇、祠堂自组而成,每个阵头有各家神将的造型与阵法,尤其是神将们的“脸谱”,代表着他们的元神和职位,脸上的图腾就像一件件美丽的艺术品,服饰配件亦有讲究,使看者犹如置身一座活的民俗博物馆。切记,千万不可闯阵,也就是从队伍中穿过去,这是大不敬,若需近距离拍照,要先征得阵头领队同意,这是尊重。阵头人员都经过严格训练,付出极大心血,表演完后,请一定给予热烈掌声鼓励。

TIPS:东港王船祭

举办时间:

上一次的举办时间为2009年的农历九月,下次会在2012年的农历九月举办,具体日期会请示“王爷”决定。

举办地点:屏东市东港镇海公园。

最后一天“送王”,是整个典礼的最高潮,也是闭幕式,一般选在凌晨。时辰一到,道长会象征性地辟水路,收锚鸣炮起航,请王爷驾归。事先做好的王船,瞬间被熊熊烈火包围,代表航向天庭,同时带走了瘟疫和鬼魅。王爷驾去后,三日内不可敲锣打鼓、鸣炮做戏,以免王爷误以为再有迎回之意,或者让鬼魅寻迹而回;人离去时也不可以回头,否则,会被“灵”跟上。

台湾民俗文化中,个人认为数这个内涵最深最广。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但无论是哪种人,东港王船祭都能满足你。